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认识一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髓芯减压术
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2017年02月28日 · 来自专栏 医学科普

2017-02-28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张文彬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N|)是一种进展性疾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股骨头血供受损或中断,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进一步缺血、坏死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骨小梁断裂、股骨头塌陷、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自1888年世界医学界首次认识这一疾病,已成为骨科领域常见的难治性疾病。目前全世界患此病约为3000万,我国约为400万,一般在30~50岁发病。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张文彬

病因

本病可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创伤性主要是由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等髋部外伤引起,非创伤性在我国的主要原因为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及酗酒。

临床表现

股骨头坏死早期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外展髋关节引起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有些患者早期可以没有症状,而最先出现的症状是膝关节前内侧疼痛,疼痛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股骨头塌陷后,可出现髋关节外展、内旋受限,步态改变。检查局部深压痛,内收肌止点压痛,部分患者轴向叩击痛可呈阳性,Thomas征、4字试验阳性;晚期由于股骨头塌陷、髋关节半脱位,Allis征及单腿独立试验征可呈阳性,患肢可以缩短,肌肉萎缩。

ARCO分期

1992年,国际骨微循环研究协会(ARCO)在X线、MRI、骨扫描等检察基础上提出了更系统、更全面的ARCO分期,此分期考虑到了股骨头坏死的部位在分期中的作用,在阅历了数次改良后这一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中。很多学者以为这是最有用的分期法,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很高的价值。

0期骨活检结果表示有缺血坏死,其他检查正常。

Ⅰ期骨扫描阳性或MRI阳性或两者均阳性。病变根据部位划分为内侧、中心、外侧。

A病变范围小于股骨头的15%

B病变范围占股骨头的15-30%

C病变范围大于股骨头的30%

Ⅱ期X线片异常:股骨头斑点状表现,骨硬化,囊性变,骨质稀少。X线检察及CT扫描无股骨头塌陷,骨扫描及MRI呈阳性,髋臼无改变。病变根据部位划分为内侧、中心、外侧。

A病变范围小于股骨头的15%

B病变范围占股骨头的15-30%

C病变范围大于股骨头的30%

Ⅲ期X线片上可见新月征。病变根据部位划分为内侧、中心、外侧。

A病变范围小于股骨头的15%或股骨头塌陷小于2㎜。

B病变范围占股骨头的15-30%或股骨头塌陷2-4㎜。

C病变范围大于股骨头的30%或股骨头塌陷大于4㎜。

Ⅳ期X线片上见股骨头关节面变扁,关节间隙变窄,髋臼骨硬化,囊性变,边沿骨赘形成

辅助检查

1、X线摄片

对早期(0、Ⅰ期)诊断困难,股骨头血液供应中断后12小时骨细胞即坏死,但在X线片上看到股骨头密度改变,至少需2个月或更长时间,对Ⅱ期以上的病变则可显示阳性改变,如硬化带、透X线的囊性变、斑点状硬化、软骨下骨折及股骨头塌陷等。

2、磁共振(MRI)扫描

近年来,应用磁共振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已受到人们的重视,实践证明磁共振是一种有效的非创伤性的早期诊断方法。典型的T1加权像改变为股骨头残存骨骺线,临近或穿越骨骺线的蜿蜒带状低信号区,以及低信号带包绕高信号区或混合信号区,T2加权像可出现双线征。

3、CT检查

对于Ⅱ、Ⅲ期病变,可清楚显示坏死灶的边界、面积、硬化带、病灶自行修复及软骨下骨等情况,CT显示软骨下骨折的清晰度与阳性率优于MRIX线片,加用二维重建可显示股骨头冠状位整体情况,CT扫描有助于确定病灶及选择治疗方法。

4、核素扫描

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敏感性高而特异性低,采用99m锝二磷酸盐扫描若出现热区中有冷区即可确诊,但单纯核素浓度(热区)则应与其他髋关节疾病鉴别。此检查可用于筛查病变及寻找多部位坏死灶。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SPECT)可增强敏感性,但特异性仍不高。

诊断

1.主要标准

(1)临床症状、体征和病史:以腹股沟和臀部、大腿部位为主关节痛,髋关节内旋活动受限,有髋部外伤史、皮质激素应用史、酗酒史。

(2)X线片显示股骨头塌陷,不伴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内有分界的硬化带;软骨下骨有透X线带(新月征,软骨下骨折)。

(3)核素扫描示股骨头内热区中有冷区。

(4)股骨头磁共振的T1加权像呈带状低信号(带状类型)或T2加权像有双线征。

(5)骨活检显示骨小梁的骨细胞空陷窝多于50%,且累及邻近多根骨小梁,有骨髓坏死。

2.次要标准

(1)X线片示股骨头塌陷伴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内有囊性变或斑点状硬化,股骨头外上部变扁。

(2)核素骨扫描示冷区或热区。

(3)磁共振显示等质或异质低信号强度而无T1像的带状类型。

符合两条或两条以上主要标准可确诊。符合一条主要标准,或次要标准阳性数≥4(至少包括一种X线片阳性改变),则可能诊断。

治疗

目前尚无一种方法能治愈不同类型、不同分期及不同坏死体积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应综合考虑分期、坏死体积、关节功能以及患者年龄、职业等。

1. 保护性负重

学术界对于该方法能否减少股骨头塌陷仍有争论,使用双拐减轻负重可有效减少疼痛,但不提倡使用轮椅。

2. 药物治疗

适用于早期(0、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采用非类固醇消炎止痛剂,针对高凝低纤溶状态可用低分子肝素及相应中药治疗,阿仑磷酸钠等可防止股骨头塌陷,扩血管药物介入也有一定疗效。

3. 物理治疗

包括体外震波、高频电场、高压氧、磁疗等,对缓解疼痛、促进骨修复有益。

4. 手术治疗

多数患者会面临手术治疗,手术包括保留患者自身股骨头手术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两大类。保留股骨头手术包括髓芯减压术、植骨术、截骨术等,适用于ARCOI、Ⅱ、Ⅲ期早期,坏死体积在15%以上的患者。如果方法适当,可避免或推迟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1)股骨头髓芯减压术   建议采用直径约3mm左右细针,在透视引导下多处钻孔。可配合进行自体骨髓细胞移植、骨形态蛋白(BMP)植入等。此疗法不应在晚期(Ⅲ、Ⅳ期)使用。

(2)带血管自体骨移植    应用较多的有带血管腓骨移植、带血管髂骨移植等,适用于Ⅱ、Ⅲ期AVN,如应用恰当,疗效较好。但此类手术可能导致供区并发症,并且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疗效差别大。

(3)不带血管骨移植   应用较多的有经股骨转子减压植骨术、经股骨头颈灯泡状减压植骨术等。植骨方法包括压紧植骨、支撑植骨等。应用的植骨材料包括自体皮松质骨、异体骨、骨替代材料。此类手术适用于II期和III期早期的AVN,如果应用恰当,中期疗效较好。

(4)截骨术   将坏死区移出股骨头负重区,将未坏死区移出负重区。应用于临床的截骨术包括股骨近端内翻或外翻截骨、经股骨转子旋转截骨术等。该方法适用于坏死体积中等的Ⅱ期或Ⅲ期早、中期的AVN。此术式会为以后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带来较大技术难度。

(5)人工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一旦塌陷较重(Ⅲ期晚、Ⅳ期),出现关节功能或疼痛较重,应选择人工关节置换术。对50岁以下患者,可选用表面置换,此类手术能为日后翻修术保留更多的骨质,但各有其适应证、技术要求和并发症,应慎重选择。

  人工关节置换术对晚期AVN有肯定疗效,一般认为,非骨水泥型或混合型假体的中、长期疗效优于骨水泥型假体。股骨头坏死的人工关节置换有别于其他疾病的关节置换术,要注意一些相关问题:①患者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或有基础病需继续治疗,故感染率升高;②长期不负重、骨质疏松等原因导致假体易穿入髋臼;③曾行保留股骨头手术,会带来各种技术困难。另外,学术界对无症状的AVN治疗存在争议,有研究认为对坏死体积大(>30%)、坏死位于负重区的AVN应积极治疗,不应等待症状出现。

5.不同分期股骨头坏死的治疗选择

对于0期非创伤性AVN,如果一侧确诊,对侧高度怀疑0期,宜严密观察,建议每6个月进行磁共振随访。Ⅰ、Ⅱ期AVN如果属于无症状、非负重区、病灶面积15%者,应积极进行保留关节手术或药物等治疗。ⅢA、ⅢBAVN可采用各种植骨术、截骨术、有限表面置换术治疗,症状轻者也可保守治疗。ⅢC、Ⅳ期AVN患者中,如果症状轻、年龄小,可选择保留关节手术,其他患者可选择表面置换、全髋关节置换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髋关节缺血性坏死磁共振诊断要点
详解髋关节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
早读 | 一文读懂: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髋关节] “髋关节股骨头坏死”的症状体征、影像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建议收藏)
综述: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诊断
发育性髋脱位闭合复位3种石膏固定方式术后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率的比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