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妇科大起底



妇科大起底

(火神门讲座释文)


今天我们讲扶阳医学的妇科要诀,为什么要专门讲妇科呢?因为妇女与男人不同。妇女既有一个生理周期,也就是月经的问题;还有一个孕期,也就是怀孕生孩子的问题。在这两个特殊的时期和阶段,妇女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会出现很多与常人不一样的病症,所以呢我们针对妇科的问题专门讲一课。


妇科的立法基本可以分为带下法、月经法、气血法以及孕妇法。带下、月经、气血这三大法主要是针对没有怀孕的妇女,而孕妇法主要是针对已经怀孕的妇女,其中孕妇法又包括了十四个法中法。下面呢,我们开始讲无孕妇女的立法。没有怀孕的妇女,其治疗立法大概可以分为月经前阶段、月经期阶段、月经后阶段以及日常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月经前,也就是在月经快来的前几天。这个阶段呢,很多妇女会出现白带、红带、或白中带红、甚至还有异味等等症状,这时我们的立法呢,就是带下法。


第二个阶段是月经期,这一阶段也会出现很多很多的问题,比如痛经、或淋漓不尽、或经量太少、或者经量太多、或月经迟迟不来,或月经提前到来,或经期太短、或经期太长等等问题,这时我们的立法呢,就用月经法。月经法有很多类型,我们可以据症加减变法,不管月经期出现什么症状,我们只用一个月经法,通过加减变化就可以解决这一大类所有的问题。


第三个阶段是月经后,更确切地说就是月经后的四天,我们会让女性患者连续四天服用补气血法,这是扶阳医学治疗妇科的一大特点。男同志就没有这个月经,没有这个生理周期,所以男人就没有这么好命,就无法每个月都能服用一次气血方。而女人就可以,女人每月例假后都可以补一次气血。


第四个阶段也就是日常阶段,我们就用常法。什么叫日常阶段呢?日常阶段,就是每个月除了月经前的那几天(我们常用的是带下法);以及月经期间(我们常用的是月经法);和月经后的四天(我们常用的是气血法);就是每个月除了这三个阶段之外的时间,我们称之为日常阶段,就用常法。什么叫常法呢?用一句话可以概括:有外邪袪外邪,没有外邪就建中理中,这个就叫常法,下面我们还会细讲。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有的女性患者在月经前没有出现白带红带的情况,没有带下之症,那么我们就把这一阶段,也就是月经前的这几天,也同样归于日常阶段的常法范畴,也就是有外邪袪外邪,没有外邪就建中理中。因为,病人没有带下之症,你就不可能很死板地用带下法去给她治,那样就不对了。好,下面我们开始逐一讲解妇科立法。


我们讲立法呢,总体上还是分为大法、常法、法中法、法变法这几大类,妇科的治疗也同样遵循这一原则,妇科的治疗大法呢,还是遵循着桂枝法、附桂法、附子法、非附桂法这四个立法方向。也就是根据脉象来确定大法:一是切脉有表证且阳虚时,用桂枝法;二是切脉是里证且阳虚时,用附子法;三是切脉表里皆阳虚时,用附子桂枝法;四是其他情况时,用非桂附法。


常法呢,就是在上面四大立法的框架内再形成了妇科独有的法,我们称之为常法,即:带下法、月经法、气血法、外邪法和建中理中法。这几个妇科常法呢,是在四大立法的框架内建立起来的法,也是今天我们要着重讲解的法。


法中法呢,就是在上述大法和常法的基础上,我们再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加进一些适合患者病情特点的专药,我们叫法中法。比如,这个妇女是个乳腺癌患者,那么我们可能要在上面的法里加一些治乳腺癌的专药,这样就构成了法中法。


法变法呢,就是要掌握法与法之间的转换时机,该变法的时候要及时变法,这就是我们治疗妇科的一般规律。我们今天讲的妇科大起底,就属于常法的范畴,也就是在上面四大立法的框架内形成的妇科独有的法。下面我们开始讲第一个法~带下法。


第一节 带下法


组方:

制附片80g(先煎2小时)、茅术15g、茯神15g、法半夏20g、桂枝尖30g、茴香20g、乌贼骨15g、桑螵蛸15g、益智仁20g、青皮15g、白檀香15g、炙甘草15g、生姜80g。3付。

注:吃后若带证没解决,再加一味淫羊藿20g,再吃一付。


这个处方,大法的立法方向是附桂法,用制附片、炙甘草、姜,四逆立极于坎,说明病人肾脉或弱、或紧、或短、或小、或滞,总之肾脉不过关,所以处方里用了四逆。再有就是用了桂枝尖、术、草、小茴香、姜又组成了桂枝基本法,这个基本法没用楂肉而用了小茴香。没用楂肉说明什么?说明膀胱脉不紧,患者没有明显外邪,所以桂枝法里用了小茴香。没有外邪为什么还要用桂枝呢?说明轻取整体脉还是有微微紧,也就是说患者还是有一点太阳证的携带,但不严重,无症状,用附桂法扶正,吃三付就解决了,后面的处方就有可能去掉了桂枝。


上方在桂附基本法的立法框架内加了茯神,说明脾胃脉有湿滞或滑滞,用茯神安心志的同时引通水道,同时用法半夏降胃之逆归于海底。用法半夏不仅仅是化痰,主要是用于降胃,不管她是有痰还是没痰。当然,这位患者也可能有痰,因为用了茯神,说明湿还是有的,这个湿也可能已经形成了痰。


处方里用了青皮,说明患者的肝脉有逆象,也就是有隐忍之气的脉,女人来例假的前几天大都肝脉有逆象,有些女人还表现为乳房胀痛,这都与肝脉出现逆象有关,在这个处方里青皮与小茴香配合都可以调达肝气,因为小茴香也是走胃走肝的。


方子里用益智仁是加强纳下的作用,益智仁与砂仁的区别是,益智仁只下不上,砂仁是能下能上,砂仁既可以纳五脏之气归肾,又可以纳肾气归五脏。用益智仁也说明了这个患者没有外邪,否则就会引邪入里,把外邪也纳进去了。


这个处方最重要的是用了桑螵蛸、乌贼骨和白檀香这三味药,这三味药的使用就构成了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一个妇科常法,也就是带下法。乌贼骨加桑螵蛸就是治疗带下之病的,白檀香是除异味的,如果患者带下没有异味,则可以不用。我们现在再来看一下这个处方的组成:


四逆(附片姜)桂枝法(桂枝小茴茯神、法夏、青皮、益智)(桑蛸、乌贼骨、白檀香)


这就是我们讲的第一个常法,就是在附桂法前提下形成的带下法。


那么这个带下法可不可以在桂枝法或附子法条件下使用呢?当然可以。如果这个患者轻取整体脉紧,膀胱脉也紧,有明显外邪,那么这个带下法就应该在桂枝法的条件下使用了,也就是在本方基础上去掉附片和益智仁,把小茴香换成楂肉就可以了。如果肺脉紧,还可以加上石菖蒲;如果嗓子痒,还可以加上油厚朴或木蝴蝶;如果咳嗽,还可以加上广紫菀和浙贝母等等。


当然,如果患者没有外邪,轻取整体脉不浮不紧,那么本法也可以完全在四逆法条件下使用,也就是在本方基础上去掉桂枝就可以了。如果患者不适合使用桂附呢,也就是说患者不适合使用桂枝和附子的条件,那么我们带下法的首方也可以使用非桂附法,吃过这个首方之后再进行换法。比如:


首方:硃茯神15g、生白术15g、法夏20g、乌贼骨15g(降子宫浊气)、西砂仁15g、炒小茴香20g、青皮15g、白檀香15g、制香附15g、炙甘草15g、炮姜25g、生姜60g,3付。

二方:去炮姜,加炒陈艾15g,三付。


上面讲的都是属于大法和常法的内容,那么法中法呢?我们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再加进一些适合患者病情特点的专药,就叫作法中法。比如,如果这个患者是个乳腺癌病人,那么我们就要在常法里再加入治癌的专药,这个治癌专药也是根据患者的病情来选择的。假如乳腺癌患者当前最主要的症状是失眠,那么我们就要加上远志这味药,同时把茯神改为硃茯神,因为远志和硃茯神就是专门治疗乳腺癌病人失眠的专药,一用就有效,你用柏子仁或酸枣仁就没有效,甚至让病人吃的白天黑夜都犯困,就是睡不着。治疗乳腺癌的专药我们有20对,在以后的讲座中会逐步讲解。


再比如,如果这个患者是子宫内膜癌患者,而我们又正在进行脱落子宫内膜变异细胞的治疗,这时就可以加进天花粉和瞿麦,天花粉和瞿麦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专药,加上这两个专药这就构成了法中法。法中法非常重要,因为它都是治疗各种病的专药,虽然我们用大法和常法的治疗效果已经很好了,但如果我们加进专药再形成法中法,那么治疗效果就会立刻大效,就能起到吹糠见米、拨云见日的功效。下面,我们再来总结一下带下法的应用要点,总共有七条。


应用要点:

1有妇科炎症时加用制香附20g。

2分泌物有异味时加用白檀香20g。

3乌贼骨的主要功用是降子宫浊气,主治白带。

4有阴痒时加用蛇床子15g、花椒5g。

5一般用炮姜,就不用生蒲黄;患者有燥气(脉有劲象)不用炮姜,用生蒲黄。

6白带与脾有关,日常理中法不能少。

7湿重浊就重,阳气不够,清浊就不分;有带症就反应妇科有问题,比如炎症等;控制带症必须扶正气,分清别浊。


最后呢,我们为第一个妇科常法,也就是带下法做一个方解:

制附片大温坎水,使水化气上升,缘木而行,交于华盖。小茴香交通肝脾,土木不争,合桑螵蛸多子之质,达入子宫,化带生精。加益智仁更能借附子之力而化刚为柔,脾肾之精液源源而升。茯神安心志,引通水道,转输小肠,膀胱之气化得其宣通。白檀香洁坤土中之浊,茅术化土中之湿。乌贼骨助带任,镇肝胆而凝瘀可化,带下可解。青皮引离火交于皮毛,肌腠得畅,肾肺必然相通,引运化中之清浊归于大小二肠。法半夏降胃中之逆归于海底,得桂枝尖化膀胱之气从水道而出,交于肝脾。生姜通神明而夺造化,水火自然交攻。炙甘草崇脾土,合桂枝尖助化四旁,一切滞气污浊无不化焉。


示例:

脉诊左手轻取滞,沉取紧带滑,肾脉沉弱;

脉诊右手轻取微紧、滑,肺微紧,脾脉紧。

脉带有滑象提醒月经要来潮了,目前主要调理白带为主。

处方药用:

制附片80g(先煎2小时)、茅术15g、茯神15g、炮姜20g、桂枝尖30g、炒小茴香20g、乌贼骨15g、桑螵蛸15g、益智仁20g、青皮15g、白檀香15g、炙甘草15g、生姜80g。3付。

注1:加上法半夏20g、石菖蒲20g。再可吃1付。

注2:月经来后,去白檀香、乌贼骨、炮姜、桑蛸,加炒杜仲15g、生蒲黄15g(另包)、制续断20g、淫羊藿20g,吃到月经结束。


思考题一:

上面是彭师的一则医案,用的是带下法。为什么服用三付之后要加上法夏,菖蒲再吃一付?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治病次第?

思考题二:

月经来后,去掉了治白带的专药,白檀香、乌贼骨、桑蛸。那么,加入炒杜仲,说明病人有什么问题?去掉炮姜而加入了生蒲黄,说明病人有什么问题?为什么要加制续断和淫羊藿?


第二节 月经法


这一节我们讲月经法,顾名思义,月经法就是在妇女月经期的立法和处方。女性月经期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我们下面分三大类型讲解:


第一种类型:调理月经为主

组方:

制附片75g(先煎2小时)、茅术15g、茯神15g、炒益智仁20g、桂枝尖30g、炒小茴香20g、炮姜25g、吴茱萸15g、炒杜仲15g、青皮15g、炙甘草15g、淫羊藿20g、生姜75g。

备注:子脏脉紧,用炮姜化瘀;一般用了炮姜则就可以不用生蒲黄。


这个组方还是用了附桂法,也就是四逆(附片、草、姜)加上桂枝法。为什么要用附桂法?上面讲带下法的时候已经讲的很多了,制附片、草、姜,四逆立极。桂枝、术、草、茴香、姜是桂枝基本法,立太阴之轴。青皮与小茴香配合通达肝气,茯神宁心志通水道,益智仁纳下更加有力。在此基础上用了炮姜、吴萸、杜仲和淫羊藿,这就是月经法的基本组方。炮姜化瘀生新,吴萸大温肝血治经痛,杜仲主治腰酸背疼,淫羊藿引阳入阴(第二付再加)。下面我们总结一下这个法的应用要点,总共有九条。

应用要点:

1本组方是符合附桂法立法条件下的月经方,若病人有外邪或有其他情况,则需据证换法;

2如病人有燥气,脉劲,嗓子有不舒适,或痛或痒,则将炮姜改为生蒲黄;

3若病人月经量少,则用吴萸加上安桂20g,月经量多就不能用上安桂20g;

4若病人经期腰冷、小肚子凉,则要加上安桂20g;若月经拖拖拉拉,也要用上安桂20g;

5若月经量多,则加黄芪30g~50g固气,这时就不能用上安桂。

6炮姜加生蒲黄的作用是化瘀生新,若病人月经有污血块,炮姜和生蒲黄可以一起用;

7若月经拖拖拉拉七八天都不干净,则用炒杜仲加续断20g;桑蛸,黄芪可随证加减;

8若月经期发生崩漏,则要在月经方里酌情加陈艾20g;

9经期来几天就吃几天月经方,经期结束后马上连吃4天补气血方。


第二种类型:有外邪时的月经方

如果病人经期突受外邪,或者正值病人有外邪(感冒)阶段正好来了月经,若符合桂枝法的立法条件,就用桂枝法。

组方:

桂枝尖30g、生白术15g、茯神15g、西砂仁15g、炒小茴香20g、青皮15g、炙甘草15g、炮姜30g、生姜60g。

备注:随症加炒杜仲,淫羊藿。


因病人有外邪,所以在这个月经法里没用附片,用了桂枝法。用青皮配合小茴香舒达肝气,炮姜化瘀生新。用西砂仁而不用益智仁,因为益智仁是着重纳下的,有外邪用益智仁会引邪入里,所以不能用。下面我们总结一下这个法的应用要点,总共有两条。

应用要点:

1随症加炒杜仲15g、制香附15g、淫羊藿20g;

2若病人上吐下泻,则月经方要用高良姜加制吴萸,这两味药配合使用可以止吐止泻。


第三种类型:不适合用桂附的月经法首方

什么叫不适合用桂附的月经法呢?就是君药用桂枝的桂枝法,或君药用附子的附子法都不能用,也就是病人不符合桂枝法或附子法的应用原则,比如精神类疾病的患者,这时首方用下法。

组方:

淫羊藿20g、生白术15g、茯神15g、生蒲黄15g、西砂仁15g、炒杜仲15g、炮姜25g、炒小茴香20g、青皮15g、生姜60g。3付。

备注:吃完三付后,在上方基础上加桂枝尖30g至经期结束。


第三节 气血法


气血法是妇女月经后用的法,一般情况下是连服四天。大家看看下面这个补气血法的组成,与我们的夏至冬至方,以及我们的附片加黄芪党参填精法(也就是收功之法)都很相似,药物组成也差不多。因此呀,由于妇女有这么一个生理周期,所以妇女每月都可以服一次冬至夏至方,每月都可以服一次收功之法,这是妇女的特权呀。但要注意,服用气血法这四天,千万不能有外邪,否则就会引起身体不适,就会出问题。扶阳医学的治病次第是非常严谨的,有外邪的时候坚决不能补气血。下面我们看看气血方的药物组成、方解,以及应用要点。

组成:

制附片100g(先煎2小时)、生贡术(即白术)15g、秦归首(即当归)40g、黄芪40g、潞党参45g、补骨脂20g、上安桂20g、三七15g(整支)、淫羊藿20g、木蝴蝶30g、巴戟天20g、煨姜100g、生益智仁20g、韭菜25根。

方解:

上安桂大温命门,佐姜附通达于阴阳交会之地,引气血运行于全身内外荣卫之处。巴戟天,淫羊藿结伴而行,强壮肾气而扶阳填精。益智仁启肾志与坤土相协,中下可暖,大气得举。黄芪引坎阳之气上达于巅顶,携当归同行,一补气,一补血,使气血连成一气。用煨姜温戊己之土,起魂魄之门,清能升,浊能降。补骨脂,潞党参,一生肾精,一滋肺液,清液圆通,上下通调。韮菜起肾中之微阳归于脾肝,使阳气由土而木,由木而火,心肺受益,脾土得暖,气化大行。

应用要点:

1黄芪用量大于秦归用量,则用于补血;秦归用量大于黄芪用量,则用于补气。

2煨姜,将生姜放进微波炉里加热3~5分钟后,即为煨姜。

3三七整支使用功用为补气,三七粉主要功用为化瘀。

4经停当日连服四天补气血;外邪勿服。

5若经停后服用补气血方导致全身不适,如眼睛胀、嗓痛、全身紧等等,基本上是外邪引起的,应立即停服?气血方,改用日常阶段的常法,即:有外邪就袪外邪,然后建中理中,再之后呢就填精。


示例:

高某,女,40岁,职员。2009年1月20日复诊。患者月经后,服补气血方时,受外邪而自己不知道,导致全身性不适。现症见:眼睛胀,全身性胀紧不轻松,小腿绷紧,大便1天3次成型,小便如常,入睡困难易醒,睡的不沉不解困,约3~4小时。

脉诊:

右手~整体脉象轻取沉取都紧,分步取肺脉紧,脾胃脉湿滞带紧;

左手~整体脉沉取紧,重取至骨肾脉短,紧。

辨析:

从症状上分析,病人明显的已经受寒外感了,脉沉取紧提醒湿气重,这种情况也可能由外邪引起,也可能是脾运化能力差所致,肾脉紧而提示寒湿在腰部易引起腰腿疼痛。目前治疗首先祛外邪,再进行理中,最后填精,分步进行调理。

处方药用:

第一方(祛邪为主)

桂枝尖30g,茅术15g,茯神15g,法半夏20g,西砂仁15g,山楂肉20g,石菖蒲20g,香白芷20g,炙甘草15g,毛化红(即化橘红)15g,生姜60g。2付。

注1:去白芷,加淫羊藿20g,天麻15g,大麦芽20g。2付。

注2:去毛化红、法半夏、石菖蒲,加制附片75g(先煎2小时),黄芪25g。2付。

第二方(理中为主)

制附片80g(先煎2小时),生贡术(即白术)15g,上安桂20g,黄芪25g,补骨脂25g,西砂仁15g,老叩(即白豆蔻)15g,炙甘草15g,淫羊藿20g,生姜80g。2付。

第三方(填精为主)

在第二方基础上去老叩、黄芪;加巴戟天20g,葫芦巴20g。2付。

上面讲的就是月经后四天的补气血法,同时,我们通过最后这个示例的三个处方,把日常阶段的常法也顺带讲了,即,有外邪就袪外邪,没有外邪就建中理中,之后还可以填精,这个就叫常法。若妇女患者又快来月经了,又可以转入带下法、月经法和气血法的立法处方过程。下面我们开始讲孕妇法。


第四节 孕妇法


我们上面已经讲了,女性呢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无孕的女人,也就是没有怀孕的女人;另一类是有孕的女人,也就是已经怀孕的女人。上面我们已经讲过的带下法、月经法、补气血法是针对无孕也就是没有怀孕的女人而立的法。下面呢,我们讲第二类女人的立法,也就是对孕妇的立法。


女人怀孕的孕期大概在十个月左右,也就是俗话说的十月怀胎,在这十个月的孕期,孕妇会在不同的阶段而出现不同的反应及病状。因此呢,我们针对孕妇在不同的阶段,以及在各个阶段出现的不同反应,从而对孕妇就制定了不同的立法。下面呢,我们就分阶段详细讲解这些立法。


第一阶段:一月~三月

卢太师曰:“一月至三月,水木生成之时。假如有恶阻、咳嗽、反胃、吞酸之象,用化气和胃之法。又如腰痛腹疼,脐冷肢软,体倦之态,用温水扶阳之法。再如子嗽、胎漏,用纳气固元之法。更有胎动、子鸣、下坠,用奠安水火、交通上下之法” 。


就是说孕妇从怀孕的第一个月到第三个月,正值水木生成之际,假如有恶阻、咳嗽、反胃、吞酸,我们就用化气和胃之法。恶阻,就是妊娠呕吐,是妊娠早期的征象之一。多发生在怀孕一至三个月期间,轻者即妊娠反应,出现食欲减退、择食、清晨恶心及轻度呕吐等现象,一般症状轻微的不需要治疗。少数妇女反应严重,呈持续性呕吐,甚至不能进食进水,并伴有上腹饮闷不适,头晕乏力,或伴有反胃吞酸等现象,这种现象称之为妊娠呕吐,也就是恶阻,我们就用化气和胃之法。


如果在怀孕一月到三月出现腰痛腹疼,脐冷肢软,体倦之态,我们就用温水扶阳之法。


如果有咳嗽、胎漏,我们就用纳气固元之法。胎漏,就是妊娠期间出现的阴道少量出血,或时出时止,或淋漓不断,如果没有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的症状,中医就称之为“胎漏”,也称之为“胞漏”或“漏胎”。胎漏多发生在妊娠早期,西医称就叫做“先兆流产”。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就用纳气固元之法。


如果出现异常胎动、子鸣、下坠,我们就用奠安水火之法来交通上下。胎动,是指胎儿在子宫腔里的活动冲击到子宫壁的动作。胎儿在子宫内伸手、踢腿、冲击子宫壁,这就是胎动。怀孕满4个月后,可明显感到胎儿的活动。胎动的次数多少、快慢强弱等表示胎儿的安危。如果12小时胎动少于20次,就叫异常胎动;少于10次,就表明胎儿在子宫内有缺氧现象。如果在一段时间内胎动频繁,或无间歇地躁动,也是宫内缺氧的表现。胎动次数明显减少直至停止,是胎儿在宫内重度窒息的信号。异常胎动是因病理情况和功能障碍,如脐带绕颈较紧、胎盘功能障碍,或孕妇不正常用药及外界的不良刺激等,导致胎儿在子宫内缺氧。当胎儿的生命受到威胁时,胎儿便出现异常的胎动,不仅表现在次数上,而且还体现在性质上,如强烈的、持续不停的推扭样的胎动或踢动,甚或是微弱的胎动,这些都是不祥之兆。在妊娠28周后,胎动部位多在中上腹,很少出现小腹下部。如果小腹下部经常出现胎动,则可视为异常,表明胎位不正常,我们同样用奠安水火之法。


子鸣又是什么意思呢?朱丹溪老人家在《产宝百问》说:“妊娠腹内钟鸣或儿在腹哭,或鸣叫,名曰子鸣”。所以说,子鸣指的就是孩子在母亲的子宫里面哭泣。《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里面说:“孕妇腹内有钟声或婴儿在腹内啼哭者,名曰子啼”。清朝雍正年间的《女科指掌》中的描述也极为生动有趣:“一妇怀娠八月,因举手挂窗,遂致儿在腹中哭,众莫能治,一老稳婆教以大豆一升撒地,令孕妇拾之,果未及一半而愈”,同时还赋歌一首,说呀:“妊娠腹内似钟鸣,或有婴儿哭泣声,鼠窟黄连虽主治,要知育后不长生。”出现子鸣,我们扶阳医学呢,就用奠安水火之法。


下坠就是腹部感觉很沉重,像要大便的样子,这就是下坠。下面呢,我们就针对一至三个月怀孕的妇女可能会出现的不同病状,我们将其具体立法分述如下:


立法一:化气和胃

组成:制附子、桂枝尖、白术、大麦芽、老叩、茯苓、炙甘草、生姜,(酌情加淫羊藿20g)。

大家看看下面这个处方,这个方子用了附桂法,一是说明病人整体脉象轻取紧,也就是说病人有一点外邪,所以用了桂枝尖。二是说明病人脉象沉取也紧,或滞、或短、或小、或弱,或乏力乏神,所以用了附子。因为外邪未尽,所以用了建中法,即大麦芽加白叩,不想吃用大麦芽,吃不下用白叩。另外,脾胃脉有湿滞,故用茯苓。

方解:

化气和胃法是附子桂枝法加麦芽,老叩和茯苓组成,此法乃为建中宫而设的法。
用附子温烈之性,大启太阳之气机,使大气升举。

桂枝再开太阳,启少阴之微阳,随太阳布于三焦。

白术崇土制水,以伏火,使火能温水,气能上通,脾肾之精液,逐渐分化;随脾之运转,使清者归于清道,浊者归于浊路。

老叩(豆蔻)拨充胃囊,使廊廓开调,收纳可尽。

淫羊藿拨转阴阳,使阴阳互相助益,精也,质也,皆能有用。

麦芽调理肝脾,使血液常通。

云苓渗淡之品,平淡之性,利水渗湿。

甘草奠安中土,助脾之运化。

生姜通神明而交通更畅,两火互相照耀,是谓阴阳二气分合之意,化浊为清,黜邪崇正,脾胃畅达,中宫无阻,胎元得其养,故为化气和胃之法也。


立法二:温水扶阳

组成:制附子、桂枝尖、白术、砂仁、北耆、益智仁、炙甘草、生姜。

温水扶阳法主要是用制附子、西砂仁温肾水;肾水温暖之后再与北芪相合,就可以把气升起来扶上焦肺气,也就是温水扶阳(脾阳和肺阳)。肺阳肺气升起之后再遇茯神、生姜通达神明,同时用西砂仁、白术、炙甘草固护脾胃,杜仲通经络,从而达到肝舒肾强,经络调畅,胎元得固的目的。


本法以附桂法为例,用附子说明肾脉不过关,用桂枝说明轻取脉有表证,比如脉有紧象。用砂仁,益智说明紧象并不重,因为砂仁,益智都是收纳的,若有明显外感,轻取脉紧则是不能用的,否则会引邪入里。用黄芪说明湿不重,舌苔和脉象符合黄芪的应用指征(湿重时要慎用黄芪,否则会把湿邪引到全身各处;若脉洪大,高血压的病人,使用黄芪要注意剂量)。

方解:

用附子大壮水主,强生化,升大气,阳得其正,阴得其养,一切污秽,自然有路可分。

白术与北耆(黄芪)相合,纳于气血阴阳之中,三焦之能使,自然畅通,八脉之流行亦自然交达无阻。

砂仁纳五脏之气,益智温脾益肾,桂枝再开太阳,大气随机而升,无往不利。

生姜通达神明,心君朗照,脏腑自然分明,气血随之运转,一切凝瘀渐化为乌有,其阳亦布满全身,经络骨节无不调畅矣。

炙草奠中宫,安四旁,火土自然交纳,是谓益火温水之意,使阳输而阴运,肝疏而肾强,于是经络调畅,胎元得固矣。是为温水扶阳之法也。


立法三:纳气固元

组成:西砂仁18g、生贡术15g、北芪15g、上安桂15g、生杜仲15g、补骨脂15g、茯神15g、炙甘草12g、生姜45g。2~3付。

纳气固元法,是针对肾不纳气以及肾气不固而立的法。肺主气司呼吸,肺为气之主,肺的呼吸要保持一定深度,须赖肾的纳气作用,才能防止呼吸表浅,故称肾为气之根。生理状态下,肺的呼吸功能和肾的纳气功能协调配合,则呼吸通畅。


《医碥》里面讲到:“气根于肾,亦归于肾,故曰肾纳气,其息深深。肺司呼吸,气之出入于是乎主之,且气上升至肺而极,升极则降,由肺而降,故曰肺为气主。肾主纳气,故丹田为下气海,肺为气主,故胸中为上气海” 。


《仁斋直指》也说呀:“肺出气也,肾纳气也。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本”。若肾气虚衰则摄纳无权,下焦元气的根本就不能固,气不归元,肺失清肃,气逆于上,从而导致咳喘气急,不足以息。


肾气不固与肾不纳气,就其临床症状而言呢,肾气不固主要表现是精关不固,冲任带脉失于固摄为特点。男子精关不固,早泄遗精;女子冲任带脉失于固摄,胎动易滑。气虚,是肾气不固与肾不纳气的共同表现。肾不纳气,是以肾元不固而不纳肺气,气逆上奔和肺肾气虚证为病机特点。下面,我们为纳气固元法做一个方解,并归纳一下纳气固元法的应用要点。

方解:

用西砂仁纳内薄膜中之微阳,交于肾中之微阳,连袂而升,是气血双举。

贡术奠安脾土,挟黄耆迎水精达于四旁,化精为气,气成于上,化源于润下,滴滴归根。

安桂温血暖气,气血交流,三焦之通,交会之处,都成自然。固脂强肾脾之精液,使以濡润胎儿,母之气血,亦渐渐丰富。

杜仲缓筋束骨,起阴维阳维循行常常连续无间。

炙草奠安中宫,使土气活跃四旁。

生姜宣君火之神明,与相火相接,诚为上下交蒸,五脏得其暖和,正气乃可伏藏,是谓金木相调之意。夫人之气生于肾而藏于肺,凡孕妊咳嗽不已,胎漏不止,必为水冷金寒,更宜暖水藏而化上升,益肺源而乾金清。是为纳气固元之法也。

应用要点:

1此法是卢铸之妇科法之一。常人(即使不是妇女)气虚,下元(小腹,腰)冷也可用此法。

2凡孕妇咳嗽不已,胎漏不止,必为水(肾、子脏)冷金寒,宜暖水脏而气化上升,益肺源而乾金清,以纳气固元法为止。

3要解决水冷金寒的问题,五脏都要解决,而非某一两脏的问题。

4孕妇咳嗽,若切脉紧象不重,无明显外邪,最好不用桂枝法,可用此法。

5此法主要是用西砂仁、上安桂温肾水;肾水温暖之后再与北芪相合,就可以把气升起来扶上焦肺气,也就是温水扶阳(脾阳和肺阳)。肺阳肺气升起之后就可以止咳,再遇茯神、生姜通达神明,同时用西砂仁、白术、炙甘草固护脾胃,杜仲通经络。


立法四:奠安水火

组成:桂枝尖、贡术、西茴香、陈皮、炙甘草、生姜。固脂、杜仲、灶心土。

本法乃桂枝法,加固脂、杜仲、灶心土。卢铸之认为:当水火交攻之际,火土合德之时,正子壮健之秋也,稍有感动,子气鸣于内,母气散于外,瓜未熟似有待落之态,急宜奠定中宫,调和百脉,内外交合,则无损也。本法主要是针对妊娠后期,胎动不安有早产之迹象者选择运用。

方解:

用桂枝迎太阳之气,透达于上下内外,是阳长而阴消。

西茴交合肝脾,使脾畅而木润。陈皮开腠理,通皮毛。

杜仲引五脏之精气都归于筋络薄膜之中。

贡术镇中宫而四方有用。

固脂(补骨脂)温固脾土,调摄心肝,使脉络缓和,攸放自然。

生姜宣通神明,通心阳下归于脾,又得甘草以奠之安之,心脾上下相照,而五行大运,处处皆春,一切凝结不通之瘀,自然渐渐而清。

伏龙肝(灶心土)镇定魂魄,肝脾双调,养小儿之魄,安孕妇之魂,是使阴阳合璧,是谓镇脾土而火长水清之意。并为奠安水火之大法也。


第二阶段:四月~六月

卢太师曰:“四月至六月,火土合德之际,长之候也。假有不食、少眠、神昏、眼花,用扶元守正之法。再有口干、舌燥、伤及生冷,用化津益气之法。再有四肢浮肿,腹胀身重,用化气行水之法。更有气满心烦,用清宫宁志之法” 。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孕妇从怀孕的第四个月到第六个月,胎儿正处于火土合德之际。为什么说是火土合德之际呢?火土合德的问题我们在“硃茯神法阐释”的章节里讨论过,如果大家没有印象了,可以回过头来再看看关于硃茯神法的讲解。这个“四月至六月,火土合德之际”在十二卦系统里指的是乾卦,姤卦和遁卦这三个卦。乾卦,主四(巳)月;姤卦,主五(午)月;遁卦,主六(未)月。乾、姤、遁这三个卦,相配的就是四月、五月和六月。




在乾、姤、遁这三个卦里,姤卦主五月,也叫做午月,正值夏至一阴生之际。午月的“午”是什么意思呢?午的第一层意思是交,《玉篇午部》曰:“午,交也。”交什么呢?姤与十二地支的午相配,它是阳气由释放状态转入收藏状态的交界点,这个交,就是阳气由释放转入收藏的交界,这是午的第一层意思。


午的第二层意思正如《说文》所云:“午,五月阴气午逆阳,冒地而出”也就是说,午有逆向而下之意,我们从上面十二消息卦上也可以看出来,从姤卦开始阳爻渐少,阴爻渐多,说明阳气由释放转入收藏,开始逆向而下运动,也就是十二消息卦的右降过程,这是午的第二层意思。


总之,午的意思一为交,二为逆向而下。也就是说与姤相配的午,逆向而下,交于与遁相配的未。午与姤相配为手少阴心,为火;未与遁相配为手太阴,为土。所以午的这个交,这个逆而向下,当然指的就是午火交于未土,所以卢太老师说“火土合徳之际,长之候也” 。


为什么又说“长之候”呢?因为从姤卦开始夏至一阴生,这个时候阳爻渐少,阴爻渐多,表面上看上去是阴盛阳衰,但实际上根本就不是那种情况。因为它实际上是阳气开始收藏,阴爻越多说明收藏的阳气越多,这跟表面上的阴盛阳衰正好相反,所以才叫“长之候”,也就是阳气转入收藏状态的这个时候叫做长,是长阳气的季节。


假如,阳气一旦不能正常地进行收藏,那就会出现“不食、少眠、神昏、眼花”的诸多问题,这时呢,我们就用扶元守正之法;如果出现“有口干、舌燥、伤及生冷”呢,我们就用化津益气之法;如果又出现“四肢浮肿,腹胀身重”呢,我们就用化气行水之法;如果再出现“气满心烦。”那么呢,我们就用清宫宁志之法。下面我们就把这些立法分述如下:


立法五:扶元守正

组成:硃茯神、北芪、潞党参、白术、淫羊藿、炙甘草、生姜、杜仲。

方解:

用硃茯神镇守君主之官,神明得出,离宫之火时时照明下土,土湿可分,后天易长。

淫羊藿九九之数,交通阴阳内外上下,六合之机借以探导阴阳变通。

用北耆(黄芪)引泉水达于巅顶,生脑生髓,脑髓充分,神明之变化都成玄妙之态。

用潞参滋化源,下达于运化,使脾肺相合,天地相通转否为泰,一切滞塞皆化为乌有。

杜仲导经络,使精血容易到达,经络得其柔润,任带收启自如。

白术奠安脾土,四方有用。

甘草温脾养肝,生死有分。

生姜拨通离火照明于下,火明而水暖,是谓先后无颓废之意。斯时也,先天以主后天正生之时也,应宜绝欲为贵,调神养息为佳,内无杂念,外无邪侵,更必与之消阴而助长,使百骸刚健无偏至中,至中之全躯也。是为扶元守正之法也。


立法六:化津益气

组成:硃茯神、贡术、安桂、砂仁、杜仲、秦归、泡参、淫羊藿、炙甘草、生姜。

本法乃硃茯神法。卢太老师认为:大凡胎妊至此,子气壮旺,母气稍减,母之精血,供给子长,其母必有口干舌燥,或吞酸饮冷,稍过即伤津液,应宜温水藏生五液,与是精液布满五洲,子得其养,母亦安舒矣。是谓化精化气之大法也。

方解:

茯神行水宁心,心包之传达活跃。

泡参(西洋参)益气生精,化源时时濡润,薄膜肌腠均得活跃,气何能阻,阴何能凝?

淫羊藿续接阴阳交合之机,使燥阳易化,清阳易升,使上下内外养成泰和之春。

安桂温脾暖肝,木调土和,火土更能合德,水火易与既济。

用贡术奠中,化机永无停滞。

砂仁纳五脏之气,归于百骸之中,气血之交流,阴阳之燮理,自然健顺,上下之照永无相格。

秦归引气血濡润于经络,肝脾更治润泽,烦躁皆解。

杜仲导率辛甘之性交于三焦网油之中,膻中膀胱、胆都得受益,运化乃行,上下无不通焉。

炙草建安中宫,生机不息。

姜通神明,迎接二火相交,上明而下位,中宫得一团温暖之气与辛温合化,气血可能循环,是调化气化精之意。


立法七:化气行水

组成:桂枝尖、茯苓、贡术、炙甘草、酸枣仁、灶心土。

此法乃仲景苓桂术甘汤,加枣仁、灶心土而组成。此法乃针对妊娠期水气上犯而设,比如湿重、腿肿,小便不利,均可据症运用此法。

方解:

用桂枝开太阳之气,使气化宣通。

茯苓通入水泉,使水精之气上升于离宫,离火得助,相火安位,小便得利。

用贡术奠安坤元,金木相合,克成乃济。

借枣仁通心脾,生化有用,瘀消而正凝。

伏龙肝(灶心土)、炙草,火土相合,上下相通,坤正而乾归位,气血自然畅旺,是调通三焦,气化乃行,四旁运转,中宫安位,于是子安而母健。为化气行水之大法也。


立法八:清宫宁志

组成:硃茯神、贡术、炙甘草、生姜。炒枣仁、益智仁、砂仁、桂元肉、当归、黄耆。

本法主要针对妊娠期妇女,当情绪不稳而影响胎儿的时候选择运用。

方解:

用硃茯神镇心宁神,使心安而火旺,心可照明下土,相火得其安位,助成上下交蒸,阴霾必然能散,气机必然宣朗,生化自然。

砂仁纳五脏之气归于下元,后通天宫,使清浊各行其道,而升降自然无阻。

借北耆引水,阴中之真阳透达于华盖,使雾露大行,化源降下。

借益智仁,温肾益脾,使水温而气升,肾脾之津液随气机逐渐上升,使上行后而下达,精气源源不断之意。

枣仁、益智仁宁心,使火土合德,上下刻刻相通,天气得其清朗。

秦归滋润风木,木火土通匀。

贡术崇土温脾,运化活泼。

桂元肉敛安神志,生姜通神明,上下调达。

炙甘草崇土制水、伏火,使脾肾肝都得其生化之能,是谓益气生津,心莹而肺清,母安而胎纯,使内外协和,母子相依,全真定矣。是为清宫宁志之法也。


第三阶段:七月~九月

卢太师曰:“七月至九月,金火煅炼之秋,收杀之机在焉。假有欲火妄动之态,用神武镇元之法。又有似疟便利之象,用调和脾胃之法,以安子母。再有起坐不常,隐痛不时,用安胎摄魂之法。设有试痛试产,心悸心慌,用平心束气之法,可也” 。


立法九:神武镇元

组成:制附片、白术、炙甘草、生姜。石菖蒲、灶心土。

方解:

用附子辛温之性,雄壮之资,大益火源,大壮水主,交纳于二五之气中,使气机能内能外,循五行八方,内达网膜三焦,外达四肢皮毛。

用菖蒲上通包络,下引膀胱与水泉之气机交合。

借白术崇土,中宫巩固,四旁安谧。

生姜辛温,导附子刚中之柔归于娇嫩之脏。

灶心土,使木土相协,必得其养,神魂自守,是谓坎离体全、坎离既济,使天清而地宁矣。

炙甘草,温脾土,安四旁,使正元来复,为阳正阴守之旨圭。故为神武镇元之法。


立法十:调和脾胃

组成:桂枝尖、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制附子。

此法乃《伤寒论》中小建中汤加附子,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称之为建中汤,卢铸之原原本本地继承了下来。同时,他还认为:是谓子成而体全,瓜熟而蒂落,应宜健运四旁,大气升举,使其生生不息之意也。


假如有似疟便利之象,用调和脾胃之法,以安子母。什么叫似疟便利之象呢?疟,也叫疟疾,是一种按时发冷发烧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疟原虫,由疟蚊传染到人体血液里。《素问·疟论》曰:“疟者,风寒之气不常也。《说文》热寒休作。《玉篇》或寒或热病。《礼·月令》孟秋之月,寒热不节,民多疟疾。《周礼·天官·疾医》秋时有疟寒疾。《疏》秋时阳气渐消,阴气方盛,惟火沴金,兼寒兼热,故有疟寒之疾。

方解:

用附子火土之气最充者,助先天以强后天,扶后天而返回先天,使先后并茂。

桂枝尖,引气机由土而木,由木而心肺,仍降于土,为助五行之运化,交流于五脏六腑。

芍药通心肝,疏木郁,木旺而火明;且酸味与大枣、饴糖之甘而化阴,与附子形成刚柔相济,务使阴阳刻刻不离。

生姜,通达神明,宣君火之明,起相火之温,成为春生夏长之象。

炙甘草,奠中安四旁,强运化之能也,后天得以强健也。


立法十一:安胎摄魂

组成:硃茯神20g、桂枝尖15g、茅术15g、淫羊藿20g、炙甘草5g、生姜30g。秦归首30g、西砂仁15g、生杜仲15g、灶心土30g。

七月至九月,金火锻炼之秋,收杀之机再焉。假如有起坐不常,隐痛不时,用安胎摄魂之法。本法主要运用于妊娠期母病而养子症,乃为卢铸之养胎法之一。

方解:

用硃茯神安定心志,安神魂,母子灵魂得安,子之灵根易于萌芽。

茅术泄湿燥土,使脾土暖和,母子双保。

桂枝用阳化阴,阴尽为阳,阳助其生,母之坤元得健,子之内髓易长。

淫羊藿引阳附阴,借阴保阳,因母为阴之体,子为纯阳之质,是阴阳相互保抱,冀期子母双方安宁。

砂仁纳五脏之气,归于元会之处,母能保健,子可易育。

杜仲、秦归,引气血归于经络薄膜,冀期任带缓和,母能健,子亦无损。

伏龙肝(灶心土)调摄火土,使火能温土,土能护木,木土交养,子母之魂有寄。

生姜宣通神明,使火土合德,易长易生。

甘草调和坤土,扶助先后。是为保全母子,安胎摄魂之大法也。


立法十二:平心束气

组成:制附片75g、北芪25g、潞党参30g、桂枝尖30g、生白术15g、砂仁15g、炒益智仁20g、生杜仲15g、淫羊藿20g、炙甘草15g、生姜75g。

假如有似痛似产,心悸心慌,用平心束气之法来固气保胎。因妇人有孕,故需要阳正阴守,用附片(阳)+炙甘草(半阴半阳),阴阳相接能守正。用北芪、党参、白术使气血阴阳都能正常运转,再用生杜仲沟通任、带、冲三脉及经络。用西砂仁纳五脏之气归肾,用炒益智仁温肾补脾。砂仁+益智固气的前提下,再用桂枝尖拨动太阳透达少阴。

方解:

用制附片大温肾水,水暖而气行,气行而木畅。

黄芪迎水主之精华,达于巅顶而润上。

潞党参益肺气滋化源,归于水地而润下。

黄芪党参一升一降,一消一息,先后并茂,天地交泰。再借附片化水为气,气归于上,为云为雨,万物得其润泽;相火居下,湿化气机,用以上下相照,首尾相顾,母子全都皆得其养。


立法十三:孕妇外感

组成:桂枝尖30g、生白术15g、茯神15g、西砂仁15g、炒小茴香20g、灶心土45g(安神,孕妇必用)、毛化红15g(也可先用生陈皮,之后再用毛化红)、炙甘草15g、生姜60g。

应用要点:

孕妇怀孕期间若有外感,在符合桂枝法立法条件的前提下可用此法。

若妇人怀孕,开窍攻伐及破气药均不能用,如:石菖蒲、郁金、川芎、当归、油厚朴、楂肉等。

在使用此法时,如无灶心土,可用熟枣仁15g代替。

毛化红也可改为广皮2枚或生陈皮15g。

本法第二剂可酌情加淫羊藿20g,第三付再加附片。

本方也可加生杜仲,若白带多则加炒杜仲以及炮姜20g~25g。

灶心土是孕妇必用药,其作用主要是走肝,安定魂魄及镇惊。

法半夏不要轻易用,可以用姜半夏。


立法十四:产后炖鸡方

组成:制附片60g、黄芪40g、秦归40g、党参45g、生黄精40g、上安桂20g、白胡椒10g、生姜60g。乌鸡一只。

用此法切记外感勿服,先将制附片及乌鸡煮二小时,水要一次性放足,中途不能加生水,也不能停火,二小时后再将其他药放进去煮40分钟,喝汤。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涛老师微信群讲课分享(三)
附子法第一类型:四逆汤类;附子类第二类型:附子+桂枝类型
论怀孕妇女的扶阳理路---孕妇法
高血压 男 50
​我的扶阳之路3 “扶阳医学中的治病次递解析”
1.1,郑卢中医的用药经验分类(彭重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