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部编语文教材指定阅读名著|孩子,愿你埋头苦读之余,也记得抬头看路

经常会有家长问:

我家孩子该读什么样的书呢?

这世界上的好书是无穷无尽的,但如果要选一本能陪伴孩子一生的书,那非《儒林外史》莫属。它被列入部编版语文教材指定的初中生必读名著,是一本老少皆宜、永远都不会过时的好书!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五十六回,约四万字,描写了一群生活在封建社会后期,在科举选官制度的大潮中沉浮的封建文人形象,是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与《十日谈》、《堂吉诃德》、《人间喜剧》等一起被誉为世界讽刺文学的杰作。

鲁迅先生也曾给予《儒林外史》很高的评价,他认为:

“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感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这样的一本经典好书,约读书房当然不会错过,约读书房核心教师——高传立老师通过双师课堂,与全国各地的孩子们一起品读了吴敬梓笔下的儒林世界。

▲高传立老师

纵使人间失格,我自有我活法

《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是当时的一大传奇人物。

1

出身显贵,年少成名

吴敬梓出生于“科第仕宦多显者”的一个官僚家庭,家族世代显贵,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共有六名进士,其中榜眼、探花各一名。

吴敬梓小时候便聪颖过人,据说他“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在一次宴会上,他曾当众作了一首五律《观海》,其诗曰:“浩荡天无极,潮声动地来。鹏溟流陇域,蜃市作楼台。齐鲁金泥没,乾坤玉阙开。少年多意气,高阁坐衔杯。”引得满座惊叹。从此之后,吴敬梓便成为了小有名气的风流才子。

2

遭夺产之变,看透世间冷暖

凭借他的才学家世,吴敬梓之后的人生道路应该是顺畅无比,但命运似乎和他开了个大大的玩笑。他的父亲辞世后,族人们倚仗着人多势众,想方设法抢夺他的财产。这让吴敬梓看尽了宗门家庭的黑暗,劣绅近亲的贪婪,让他充分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从此吴敬梓渐渐叛逆,常采用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愤慨和不满:你们视财如命,我就挥金如土;你们虚伪狡诈,我就任达放诞。为了和族人赌气,这位富二代将家产全部挥霍散尽,也正是因此事,他被族人诟病为“败家子”。

3

放弃科考,专注于写书

吴敬梓从小就受家族氛围熏陶,试图走科举之路、重振家业、光宗耀祖,但是他屡试不中。

官场的腐败黑暗与生活中所遭受的种种不公正待遇,使得吴敬梓灰心失望。于是他放弃了参加科考这一念头,索性变卖全部家产,携妻搬到南京秦淮河畔,纵情山水,日日买醉,过着放荡不羁、穷困潦倒的生活。

正是因为出身于科举世家,再加上吴敬梓本人坎坷的人生经历,他对于士人苦苦揣摩八股文、追求功名富贵的心境了如指掌,他从自身经历中看到了整个社会的教育危机:八股教育禁锢思想,扼杀人性;读书人思想空虚,知识贫乏,学无所用;社会道德败坏,世风日下。这些目之所见的种种促使他耗十年心血写成这本《儒林外史》,用深刻的笔触道尽了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世情百态!

科举制度下的儒林众生相

《大学》中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国古代的文人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看做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但是科举制度自隋朝创立,又经唐宋进一步完善,发展至明清时期已渐渐僵化。当时的文人只顾着追名逐利、蝇营狗苟,全无半点文人风骨。

就拿我们最熟悉的范进来说吧,相信很多人都通过语文课本了解过《范进中举》的故事。

范进是个考过二十多次试的老童生,如今已经五十四岁了却还是一事无成,因此他的老丈人胡屠户很瞧不起他,连科考的盘缠也不愿借给他。可范进中举之后胡屠户却是一反常态,改口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如此前倨后恭,可见在世人心中,功名利禄要远比家庭亲情重要得多。

至于范进本人更是丑态毕露,在得知自己高中之后竟然欢喜疯了,像是个跳梁小丑一般,散着头发、满脸污泥地在街上跑来跑去,逢人便说:“中了!我中了!”最后让胡屠户重重打了两巴掌才恢复正常,读来令人哭笑不得!

▲范进中举

像范进这样的人物,在《儒林外史》中还很多,例如学问不济却执着功名的的周进、梅玖;对八股文狂热的鲁编修、鲁小姐、马二先生;沽名钓誉者牛浦郎;名不副实者杨执中、权勿用;骗子张铁臂等。

他们幻想着飞黄腾达,他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攥在功名富贵的手中;他们的精神被科举考试弄得神魂颠倒,失去了正常的人性。

科举本是为国选才,最终却沦落为功名利禄场,那些学子寒窗苦读十数年,最后即便披上了梦想中的官衣,却也失去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初心,这是整个时代的悲哀!

但是,在《儒林外史》中也不乏一些闪闪发光的正面形象。同样是读书人的王冕,虽然出身贫寒,却性格孤傲、鄙视权贵,连朱元璋想请他出去做官,他也不改初心,选择了归隐山林。

▲王冕学画

以吴敬梓自身为原型的杜少卿,仗义疏财、反对纳妾、轻视礼数,颇有几分魏晋风流气质。作者赋予杜少卿一生的逍遥自在,通过他来完成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永远无法企及的梦。

对于一个时代来说,个人的力量是那么微小,但这些有志之士还是在黑暗中点燃了莹莹之火,让世人在叹息之余还能看到一丝希望。

你为什么而读书?

自古以来,读书就是大多数寒门学子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今天也不例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重点大学,出人头地,但是很多孩子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努力学习,为什么要考取大学。最终,孩子按照父母所规划的人生道路,庸庸碌碌、浑浑噩噩地过完了这一生。

一味地读死书、死读书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反而是让这世界上又多了一个麻木的灵魂罢了!

当你的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要努力的时候,你可以把龙应台的这段话说给孩子听: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读书固然重要,但不要为了读书而读书,更不要让名利绑架了自我。

孩子,愿你埋头苦读之余,也懂得抬头看路,不要被这世间的灯红酒绿迷了双眼。

也许你做不到“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的豪迈之举,但是希望你的心中能装有他人,自立自强却不自私自利。

也许你这辈子会一生平凡,成不了叱咤风云的英雄,无法做出一番惊天伟业,但希望你能够真诚善良、独立自信,不趋炎附势、拜高踩低,简单纯粹地活在这世间。

书里有广阔的世界、有复杂的人性,一本好书能带给你的不是一时的心潮澎湃,而是历经岁月磨砺之后沉淀下来的生活智慧。

也许你曾听过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但那个爱读书、会读书的孩子,一定不会过得太差,他们内心的充实与丰盈,让他们有足够的底气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去守护自己的那份初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建国之后,为何要把六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被淘汰的两部人人皆知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知识梳理
中考语文《儒林外史》名著阅读真题汇编(2018-2019)
转:为何要把六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
范进中举背后的,《儒林外史》惨遭埋没,只因这本书过于现实
我读《儒林外史》零:语戚而能谐,气婉而多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