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熔古铸今绘河山——陈大章绘画观感
陈大章作品集 

陈大章简历

    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书画世家,从幼小向家叔陈林斋学习中国画。几十年不断努力学习,继承和发展达到一定艺术水平,以画山水、松、竹、梅著称于画坛。

    曾任职中国历史博物馆美术部美术总体设计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北京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会长,中央文化部老艺术家书画社社长,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

    其作品多次在美国、日本、韩国,新家坡、马来西亚等国,以及国内各省市和台湾举办过画展。

    作品被国内外多家博物馆、纪念堂、纪念馆收藏陈列。一些作品选为国家礼品赠送给世界各因。传略先后被收入多种辞海名鉴等。出版有《陈大章画册》、《陈大章画集》。绘制出版有《信阳楚墓图录》、《望都汉壁画墓》、《邓县彩色画像砖图录》、《中国历代服饰资料研究》等大型画册。

 熔古铸今绘河山——陈大章绘画观感

    乙酉夏臼,笔者造访当代画坛名家陈大章先生的画室,细细观赏他那一幅幅山水、梅花作品。那股翰墨清香,那种幽情雅韵,令人如品芳茗,如饮醇醪,陶醉于诗的意境。

    意境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灵魂。中国古典诗词、绘画,书法以至音乐,舞蹈,大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意境。笔者历来也常以意境的有无或深浅,评论作品的品位高低。陈大章先生极其重视绘画作品的格调立意。他认为调高、格高都是由于意高;调低、格低往往都是意低。所以,他的绘画格调高雅脱俗、意境深邃。与他对意境的自觉追求密切相关。从事绘画创作的人要做到自成一家、格调高雅,必须有修养、有悟性、有胆识。所谓修养,就是既有“画内功”,也有“画外功”。“画内功”包括绘画知识、技巧、笔墨功力等;“画外功”包括对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观察体验,以及其他艺术门类的修养。所谓悟性,是对绘画本质和创造原理的体悟,既有长期实践经验积累所形成的“渐悟”,也有与艺术家个人灵性关系更为密切的“顿悟”。至于胆识,是指艺术家的创造勇气与革新精神,那是艺术家不可或缺的品格。我之所以说陈大章在水墨山水画艺术领域有独特的风格面貌,是因为他具备这三方面的素质。他是修养较为全面的艺术家,有扎实的传统功力和文化知识的储备,对传统山水画的艺术和奥秘有较深的领会,更善于从大自然中吸收养料,进行有个性的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风格是个性的自然流露,是长期实践积累的结果。陈大章出生在北京,他自幼受家教及中华文化的熏陶,尤其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多年中,备受许多名家巨匠、先人前贤的影响。他从这些前辈大师的作品中得到的重要启示是,水墨画创作要讲究品位的纯正。也就是说,从笔墨、章法等技巧到意境创造,要浸润传统文化的精神。同时他也深知,传统又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模式,而是变化着、流动着和发展着的结构。他在研究传统的同时,很狠抓住两个环节强化自己的艺术面貌:一是师造化,即认真地观察和研究自然;二是珍惜和发扬自己的个性。他崇尚自然,讲究朴实、率真,追求阳刚之气。这两者的结合形成他风格的基础。

    在当今画坛,大家都深知陈大章是绘画界的“通才”。他的山水、花鸟、人物画无一不精,具有时代感。其精到之处:可以诗入画,可以吟诵,可以浮想联翩,可以神与物游。这就是他的美术魅力之所在。著名老画家董辰生对陈大章先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画家陈大章之所以有如此的绘画成就,大体上源于三个方面:一是他生于书画世家,生于斯,长于斯,长年浸润于书画的海洋里,自然近朱者赤;二是能大量接触古今名画真迹。观于剑而后识器,眼高手也不凡;三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不停顿地进行艺术实践,惨淡经营,是画家的基本功夫。如能做到以苦为乐,必然是进入了较高的艺术法门。可以说笔墨的功力,皆由此而出。笔墨,不仅是笔墨技巧,它应具有动人的震撼力,能艺术地传达出画家的宏伟器识。我们从陈大章的绘画里,不难看出以上的品质。”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他的作品就是对自身灵魂的剖白。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一幅优秀作品都是有灵魂的。这是陈大章在艺术实践中的切身体会。在他的作品中,每一幅都凝结着他对生命的感悟,以及他用中国画为载体,对老子“天人合一、大道无形”这样的哲学命题的思索。

    中国画不仅仅是图画,更是画家人生观、世界观的一种自我反映,是哲学的一种载体。陈大章对中国古典哲学用功很深,尤其是儒道两家的思想,直接影响了他的艺术思想。他很欣赏老子所说的:“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他认为中国画的技法固然重要,但那只是外在的附属,其功用就像老子说的“辐”、“埏埴”,而真正的核心是画作本身所蕴含的思想和理趣。中国画讲“意境”,其实所谓“意境”就是艺术家在哲学层面上的一种观照。

    纵观陈大章绘画艺术的特征,笔者认为:首先他视野深广。陈先生不断坚持与时俱进,讲究作品内涵的精神性,总是以昂扬的激情关注社会人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他以诗人的情怀去感悟生活,为祖国河山传神造境,一层胸中诗情。其次,借古开今。他曾沉潜干中国文化传统海洋之中,历代山水画大师的经典之作,他都曾手摩心追。而且对花鸟画和书法艺术,他都下过苦功。由此,他继承了传统笔墨的高雅品格,同时,他又深受华夏文化及民间艺术的熏陶,孕育了阳刚大气,雄风激情。在借古开今、铸造自我的探索中,创造了雄秀兼备、雅俗共赏的新格局。其三,开拓创新。陈先生在锻铸艺术个性的历程中,眼光也投向了国外。由于他对中西绘画语言都有自己的理解,因而能够将西画的光、彩、点、画等意趣引入到中国画笔墨系列中,从而形成新的语式。泼墨时,“大处着笔,整中求奇”,讲究节奏韵律;泼彩上,他主张“以彩壮墨,不失本色”,“彩墨交融,千变万化”。其四,修养广博。陈先生的绘画语式之所以独具风神,实是出于全面的修养和敏悟的卓识。就绘画而言,他擅长山水、兼花鸟、人物。因此,他能在山水画创作中自如地揉合各种画法,不仅将花鸟构图法则引入其中,使画面虚实相生,繁而不乱,而且使作品更为耐品耐读,具有很强的冲击力。

    陈大章先生为人忠厚,心胸开阔,性情豪放,人品画品俱佳。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他喜画大山大水,更喜欢泰山、黄山,不管画幅是小是大都景繁而不乱,大气磅礴,他七上黄山,五上泰山,四游漓江……。他的代表作《黄山长卷图》,描绘氤氲缥缈的云海之中,嶙峋山石上有数株老皮苍松、房舍、瀑布等。画之理,笔之法,纵横吞吐,阴阳浓淡,皆能列山川之形式于笔端。此图是画家登临黄山后在写生的基础上创作出的,与“搜尽奇峰打草稿”相吻合,把黄山许多特点浓缩到自己的画幅中,提炼出的意象使观者如入其境,心旷神怡。他的这幅长卷用笔灵活苍劲,深沉而洒脱,墨色淋漓而多变,勾皴点染,干湿浓淡一齐来。苍苍莽莽,大气磅礴。看似破碎的墨迹,实则增加了画面的灵动之感。此图以写意手法绘黄山巨岩云海的奇观妙景。此长卷长达20米,高一米,横扫数百里,把黄山大自然四季的烟云晦月、各种变化尽收画中,向观者展示了一个辽阔无垠的世界。长卷中的《春》,描绘春季万物萌生,大自然经过风寒料峭的冬季之后恢复生机。图以高山峻岭为主体,近处杂树丛生,一片宁静沉默之中孕育着新的生命,潜在的力量将会使大地披上绿装。重峦叠嶂,土坡危石,处处都有一丝绿意,柴篱小扉紧闭的人家会再次开门迎客,我们会再次听到主人的轻声吟唱。

    冬季万籁俱寂,一切都处在休整恢复阶段。长卷中的《冬》,远山白茫茫,天空灰苍苍,近景平远缓坡,画面辽阔,大雪纷飞,银装素裹。画家把冬季的特征运用绘画语言呈现给观者,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天空,瀑布颜色要比山峦、平原略微深些,形成对比,突出寒意,把大自然画面更深一步的升华,使艺术语汇更凝炼、精纯,达到画家所要表达的意境。

    老子云:“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总之,陈大章的绘画艺术,大气磅礴,凝炼厚重,深得此中三昧。始终遵循着“丹青妙笔颂中华。真善美情献人民”的精神,在中国画创作道路上孜孜不倦的探索,在传统与现代、内容与形式之间寻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实践证明他是当今画坛成功的巨匠,令世人赞叹不己!

作者张本平 :《中原书画家》总编

分享到:
  最后修改于 2010-04-04 14:39   阅读(71)评论(0)编辑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杂谈】中国画---诗、书、画、印的统一体
【中国画 传统的艺术美 】
传承翰墨·融古绘今——张复生中国画艺术
探析李可染山水画之“师”
国画山水重意,塑造意境困顿难行?不妨品品这个画派
中国画的三大境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