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王治國
《史記·周本紀》記載:文王能“遵后稷、公劉之業,則古公亶父、公季之法,篤仁、敬老、慈少,禮下賢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歸之”。
文王姬昌能繼承后稷、公劉開創的事業,仿效祖父古公亶父和父親王季制定的法度,實行仁政,敬老愛幼,禮賢下士,治理周國。在治國期間,對內奉行德治,提倡“懷保小民”,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採用“九一而助”的政策,即劃分田地,讓百姓助耕公田,納九分之一的稅。商人往來不收關稅,有人犯罪,妻子不連坐等,並實行裕民政策,就是減輕稅賦,讓百姓能夠富裕。對外招賢納士,許多外部落的人才,以及從商王朝來投奔的賢士,他都以禮相待,予以任用。如伯夷、叔齊、太顛、閎夭、散宜生等人,都先後投奔姬昌。姬昌自己生活勤儉,穿普通人的衣服,還到田間親自勞作,對鰥寡孤獨,姬昌都親自贍養他們,兢兢業業治理自己的國家,岐周在他的治理下,國力日漸強大。
文王賢德 澤及枯骨
文王懷念先祖,繼承了先人的德行與仁愛,謹遵先人的教誨,勤勉治國,不敢怠慢。周代史書上記載:文王有一次在野外行走,見到一些枯骨散落于田野間,未被掩埋,便叫左右隨行人員去把枯骨埋掉。隨行的人說:“這也不知是誰家的屍骨,大概已經無主了。”周文王說道:“天子有天下,就是天下的主;諸侯有一國,就是一國的主。這些枯骨暴露於我周國之野,我是周王,當然是這枯骨的家主,自然應該由我負責掩埋。”左右聽此一說,便趕緊去將枯骨掩埋了。天下的諸侯聞聽周文王能行如此仁德,都說:“西伯對於死人屍骨尚且如此恩德普施,更何況對於活着的人了。”文王發政施仁,不僅僅對於活着的人,而且“澤及枯骨”。
文王治理諸侯國,即使是自己的宗族兄弟違反了法令,也一樣按照律法處罰。文王在宮室里溫和恭謹,對待長者尊敬有禮。在廟堂祭祀時,謙卑恭敬,肅穆嚴整。在公眾場合,總保持着威儀與和善;自己獨處時,也不忘反省自修,時刻檢點自己的德行是否有所疏漏,不敢稍稍懈怠。文王聽到有利於百姓的話,就依從去實行;聽到有人諍諫,一定會採納信從。在文王以身垂範的影響下,周國的成年人都有着高尚的品行,少年子弟們也有美好的品德。文王謙恭的對待兄弟,挑選賢良人才,教化子孫後代,因此周國在文王的治理下,政通人和、百業俱興、民風純樸、國泰民安。
帝乙歸妹 天作之合
西元前1182年,帝乙十年,周文王47歲,商王朝東南的夷方也先後同孟方、林方等國勢力壯大,發動對商朝的戰爭。帝乙為了避免東西兩方同時受敵,也為了修好因其父王文丁殺害文王的父親王季而緊張的商周間的關係,採用了和親的辦法來緩和與西部周人的矛盾。
帝乙有兩個胞妹,生得端莊秀麗,為人賢德。為了與周人和親,帝乙先派遣使臣到周,先向姬昌表示歉意,表示雙方父輩所做之事業已過去,商王現在想將自己的兩個妹妹嫁與周侯姬昌為妻,以效仿一千年前帝堯將愛女嫁給帝舜之德,使雙方結為親家,化解上一世的仇恨。
姬昌聽說帝乙王要將自己的兩個妹妹嫁給他,而且其中的姐姐名叫太姒,正是姬昌朝思暮想的女子,再說目前西岐與殷商勢力懸殊太大,於是姬昌將計就計,答應了這門親事。
說起姬昌和太姒的婚事,讓我們不得不想起《詩經·關雎》這篇膾炙人口的詩歌,據說這首詩歌為文王所作,描寫了當年文王姬昌對太姒的愛情故事。
當姬昌親自到商朝考察地形時,在河邊偶遇一位女子,高貴典雅、美麗溫柔,經過短暫的交往,彼此心生愛慕之情,依依惜別,於是作了這首浪漫的詩歌,表達對這位女子的愛慕之情,這位女子就是後來嫁給文王姬昌的太姒。
姬昌此行終於找到了自己心愛的女子,希望能娶到這樣的女子為妻,但後來聽太姒說她是自己的殺父仇人文丁王的女兒,也就是當今的公主,帝乙王的妹妹,於是思前想後,漸漸打消了娶她為妻的念頭,心中甚為遺憾。如今帝乙王親自派使者前來和親,而且所嫁之女正是他所愛慕的太姒姐妹,畢竟上一世的怨恨沒有必要世代相傳,帝乙王有如此誠意化解恩怨,對商周百姓有百利而無一害,這難道不是“天作之合”嗎?
周國的臣民都支持文王和親一事,因此文王順應民意,精心置辦了聘禮,派遣使臣入商朝見商王帝乙,擇定吉日迎娶帝乙之妹。帝乙當然更加高興,不但親自選定迎親之日,還命姬昌繼其父為西伯侯,特意準備了十分豐厚的陪嫁財物,派自己的親軍衛隊護送其妹到周成親。姬昌也儘力將婚事辦得盛大隆重,親自去渭水相迎,周國的百姓將很多條漁船相連並排在渭水河上搭成浮橋,軍民排列起的迎親隊伍綿延數里,周人舉國歡慶來迎接這兩位來自大商的公主。眾人都認為這場婚姻是“天作之合”,商周雙方皆大歡喜。
太姒嫁給姬昌后,仰慕長輩之德,效法文王的祖母太姜和母親太任的德行,從早到晚勤勞的打理家務,以盡婦道。太姒被稱為“文母”,文王在外治理國事,文母在內治理家事。太姒為文王生了十個兒子:長伯邑考、次武王發、次管叔鮮、次周公旦、次蔡叔度、次曹叔振鐸、次成叔武、次霍叔處、次康叔封、次聃季載。太姒親自教導十個兒子,從小到大,未曾見他們做過品行不端的事情。等他們長大后,文王姬昌繼續教導他們,並培養了兩位有聖德的兒子周武王和周公旦。
帝乙嫁妹與周,使惡化了的商周關係得以恢復。帝乙王可以專心征伐夷方和東南方的叛軍,而周人在西部的勢力也日益增強。
雖然這是一場政治婚姻,但婚姻的結果是美滿幸福的,商周的關係從此變得融洽,有效地避免了戰爭,他們的婚姻成為“天作之合”的千古美談,這種政治聯姻的模式對於國家的統一和穩定有着極好的作用,因此為後來的帝王們紛紛效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代明君周文王真的有百子吗?为什么死后没封神
周思王姬叔
姬叔
周哀王
《易经》中提到的历史事件
她生10个儿子,其中1个开国明君、1个千古名臣、5个姓氏的始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