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没关系且懒,迟早是穷困潦倒蛋


致读者:

     老编(老A)曾作8篇付费文章,8文是老A根据16年官场体会,写出得最核心、最有用、最坦诚的助人在职场平步青云的大作,是本号精华之所在,可助君在职场早熟十年。有意阅读者请点击下方链接:


送礼应注意的七八事

职场被重用的最核心诀窍

什么样的性格最容易受重用

如何对付那些难缠的领导和同事

学好这八条保你是领导的掌上明珠

任何职场都有这39条潜规则

老A分析职场困惑二十条精选

老A83条叮嘱让你省五年磨刀功

老A推荐互联网地下产业赚钱门道(几百种)


我们和小A是同一批进入机关的,起点相同。但是,小A明显比我们进步快。我们是科员时,他是科员;我们还是科员时,他已经是科长;我们是科长时,他已经是副主任;我们还是科长时,他已经下去成为一个小地方的诸侯了。

没事大家坐在一起,谈及个人进步时候,总认为小A运气好,碰上了好领导,等等。但是,对这种说法,实事求是地说,是不准确的。小A可能运气好,但运气好的背后,你见过背后付出的艰辛吗?冰心说过,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通俗地说,只看见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打。就像科比所言,你见过凌晨四点钟的洛杉矶吗?同样,你见过小A辛苦的时候吗?作为与小A走得比较近的一个朋友,我对小A的成长进步还是比较了解的。

小A和我一样,考到这个单位后,分到了综合科。所谓综合科,就是“生老病死退、办公文件会”,很杂、很乱,整天马不停蹄,为别人作嫁衣。作了嫁衣,还不知道谁穿上去和新郎拜天地去了。也就是说,自认为劳苦功高,“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到了领导那里,就成了“你们怎么这么多人,不就是个迎来送往、抹抹擦擦?”小A一看势头不对。整天擦桌子、抹凳子、摆名签、接电话,琐碎不说,领导还看不见,什么时候能够当上科长?于是,主动请缨,要求服务主要领导。大家一听傻了。因为时任主要领导不好伺候,来我们这里之前换了司机就换了四五个,来到我们这里后,秘书换了2个,为他服务的人员没有一个不挨骂的。身边工作人整天都是胆战心惊,生怕一不小心招致电闪雷鸣,以致于找他汇报工作都你推我躲的。大家躲还躲不及,你主动往枪口上撞,“是不是脑子进水了?”后来证明,不是他脑子进水了,而是我们脑子进水了。现在想来,这个领导之所以发脾气、拍桌子、摔杯子,应该是不满意身边人跟不上他的节奏。小A去了之后,就在前两周挨过两次剋之后,以后基本没有被批评过。大家可以先看看小A的付出,早上8点上班,他7点不到就来了;晚上领导走了,他还没有走。这没啥技术含量,不值得大书特书的。难能可贵的是,小A比较用心。比如,呈送领导的文件,有紧急、非紧急两种,小A能够分门别类挑出来,这还不算,还主动设置成不同的颜色予以区分,让领导能够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哪些是急件、哪些是缓批件。领导基层调研、外出学习、安排会议,他能够设计一套流程,形成模版,以表格形式,明晰地展示给领导。这样,以后就可以照方抓药,不要来回在格式上折腾了。领导虽然挑剔,但对于这样一个刚来到身边就这么用心的小伙子,很快有了好感。最后,磨合时间长了,建立了感情。后来,不长时间,就顺理成章地成了科长。

但是,这个领导很快就走了。大家也都等着看小A的笑话,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朝不用那朝人”。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而且,这个领导和上一个领导不同,脾气比较温和,但比较喜欢舞文弄墨,喜欢秀才,说白了,就是重视文字材料,重视自己的讲话,重视自己的宣传形象,并声称“端茶倒水、扫地抹桌子谁不会?”大家一听这话,有人欢喜有人忧。想着小A也就到此为止,至少要坐一段冷板凳。这个时候,小A又一次发挥了他的主动性,找到领导提出要锻炼自己的文字工作,要去研究中心。大家颇不以为然,甚至认为小A太过功利。不过,写材料在任何单位、任何时候都是苦差事,没人抢、没人争。他一提出来,领导很高兴,马上同意了。秘书科因为有人占着,就让他到没人主持工作的研究中心去。去了之后,就小A一个人。小A从最简单的公文校阅开始(虽然是别的科室的工作),再到后来的讲话,再到后来的署名文章,逐渐成手。这里面,有两个事值得说道。一个是我们的最高首长下乡,一干人等随同,小A当时刚到研究中心,和秘书科、信息科一道,“得与荣焉”,也去了。去就去了,一般人都是狐假虎威,跟着领导坐坐主席台、站在身后露露脸、回来捎个纪念品,小A不同。调研中,他发现了一个问题,当然这个问题可能别人发现了,也可能没有发现;他发现问题,可能是因为跟随过主要领导,比较敏锐。问题发现了,一般人也就一闪而过。但小A不同,他主动拿出一个晚上的时间,撰写了一个调研报告,第二天呈报给主要领导。因为是急就章,质量不能算十分高,还背着越级汇报之嫌,毕竟上面还有个主任,但首长很高兴,算是记住了有小A这么个人,这么一个主动工作的人。后来,讨论材料,点名要求他列席,再到后来,起草讲话什么的工作,就由号称单位第一科的秘书科转为研究中心。有了这样一个天天和领导沟通的机会,进步空间自不待言。两三年的时间,小A解决了一个副主任的职务,成了我们的领导,又甩了我们一截儿。

又一次,就像书中说的那样,“无巧不成书”,这个领导又调离了。但是,大家已经对小A刮目相看了,知道他早晚外放任职一方。但没有想到会这么快。接任领导是个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干部,不喜欢舞文弄墨这一套,声称,不要那种花拳绣腿的干部,要实实在在干工作的人。而且,什么东西都有一套自己的主意和章法。所谓“你有你的千条计,我有我的好主意”,任何事让你说得天花乱坠,“我自岿然不动”。而且,让人不适应的是,这哥们喜欢到项目一线微服私访。了解到这一癖好后,小A又一次发挥了他的天才优势,主动应对。他怎么办的呢?利用自己当科长时候积累的人脉,多次和领导司机联系沟通,借“调研”项目的名义“埋伏”在项目现场“钓鱼”。一次两次,终于“偶遇”了领导。后来,“偶遇”的次数多了,也基本上摸准领导思路。再一次,以普通副主任的身份进入领导视野。进入领导视野之后,领导在常委会上推荐他负责一个重要产业项目的服务工作。项目落地后,干部调整时首长力推其外放任职。后来,成了!

小A的故事讲完了。回顾小A的成长路径,大家可能会以为小A怎样怎样。我始终觉得,追求进步,改善自己所处环境,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并且,小A所做的一切,都在合理合情范围,没有伤害到任何人,而且都是自己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任科长前,我们8点上班8点到、5点下班5点走,小A从来没有正常上下班过,孩子生下来就陪护了一个上午,晚上接着熬夜加班。科长位置巩固后,小A没有坐等提拔,而是从零开始进入写作这个“宁喝马尿、不写材料”的行当,这得有多大勇气,又得付出多少心血。就像小A说的,有时候急得自己憋不住直想哭,有几个知道这样的滋味。到了副主任这个岗位,其视野、能力已经远超我们,我们已经无法跟上他的节奏了。他往前走,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60doc网文摘手
回顾我在地市委办公室十年秘书岁月感悟
市委办的秘书们
从“市府办秘书科工作制度”揭秘书科日常运作【原创】
新版审核
马永钦:远离“语言贿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