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暗香》的解析与写作

《暗香》的解析与写作要点导引

一、词牌渊源

我们都知道,“暗香”之典故来自于北宋诗人林逋咏梅的名句: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隐居西湖孤山,不娶不仕,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

南宋文学家、音乐家、著名词人姜夔也酷爱梅花。他一生中曾多次到西湖孤山,寻访林逋踪迹,观赏梅花,如他的一阕《卜算子》中就提到对林的这种情感,忆别庾郎时,又过林逋处。万古西湖寂寞春,惆怅谁能赋。”而词牌的“暗香”正是由姜夔作的一组自度曲《暗香》《疏影》之一。

从姜虁在词的小序中我们能看到他创作《暗香》《疏影》的缘由:“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范成大)。止既月,(石湖)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到后来南宋词人张炎用以咏荷花荷叶,分别更名为《暗香》----《红情》、《疏影》----《绿意》。

 二、词牌释义:

这两阕词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咏梅词,是姜夔的代表作之一。白石咏梅词共有十七阕,占其全词的六分之一,此二阕最为精绝。

《暗香》与《疏影》皆为咏梅之作,而此二词则为最工。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咏物词,曾被誉为姜夔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近人郑文焯《郑校白石道人歌曲》誉之为"千古词人咏梅绝调"

古代咏梅的诗词很多。但是张炎对林逋的《山园小梅》和姜夔《暗香》、《疏影》的评价是很高的。《词源》说:诗之赋梅,唯和靖(林逋)一联(指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而已,世非无诗,无能与之齐驱耳。词之赋梅,唯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姜夔这两阕词并不一定有什么重大社会价值,但它却能从现实的官感中引起诗兴,摘林逋著名诗句为词牌名,加以适当地提炼、以及化用某些与梅花有关的典故,并由此生发宕开去,立意超拔,另创新机,构思绵密。错综回环。而且能自度新曲,叮当成韵,铸词造句,意到语工,丽而不淫,雅而不涩,其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对这两阕词扬之太高固然不当,抑之太下,恐亦非是。

张炎《词源》以骚雅推许姜夔的词作,实在是独具慧眼。清人宋翔凤在《乐府余论》中曾说:“盖意愈切,则辞愈微,屈宋之心,谁能见之。乃长短句中,复有白石道人也。”可见对姜夔词作的评价。

三、词牌意像规范:

1、从以上词牌的渊源、释义中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提示:《暗香》《疏影》是姜夔应范成大之命而作的自度曲,曲谱和歌词均为姜夔所作。

但是,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就其词作创制目的以及创作方式而言,《暗香》《疏影》和一般的“倚声填词”就完全不一样了,它们不是为了填某个曲子而写的歌词,而是在限定了词牌的【主题】立意范围——梅花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也就是说作者的曲谱和歌词都是为【咏梅花】这个主题来创作的。这也就限定了这两个词牌的写作【立意】规范——咏梅。

2、在众多词牌中有较多专门咏梅的词牌,如《一剪梅》、《梅花引》、《雪梅香》、《腊梅香》、《早梅芳》、《落梅花》等。

而姜白石用暗香”“疏影命名自己创制的歌曲,对于梅的意像体现更加直截了当。不仅标示了歌曲的主题,同时还把林逋原诗对梅花清幽高洁之美和对人格精神境界的赞颂,赋予了词调。因此《暗香》《疏影》的命名,并不是单指曲调或单指文词的主题,而是对音乐主题和文词主题统一的完整作品的命名。这和一般选取一个词调倚声填词写成的作品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我们可得出一个结论:这个词牌的特殊立意规范以及特定意像是:梅花

四、词牌体格:

该词牌【钦定词谱】仅列有两个体格,以姜夔97字(旧时月色)为正格体,另列张炎97字(无边香色)为变格体,调与姜词同,惟后段第七句作折腰句法异。我们今天只学习姜夔正格体,变体大家下去自学。

1、词谱(钦定词谱):

正格:姜夔《暗香》双调九十七字,前段九句五仄韵,后段十句七仄韵,例用入声韵部。

旧时月,算几番照我,梅边吹

中平中仄韵仄中平中仄句中平平仄韵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

仄仄中平句中仄平平仄平仄韵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

中仄中平仄仄句中中中读中平平仄韵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

中中中读中仄平平句中仄仄平仄韵

,正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

中仄韵 仄中仄韵  仄仄中中平句中中平仄韵

翠尊易,红萼无言耿相

仄平仄仄韵平仄中平仄平仄韵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

中仄平平中仄句中中中读中平平仄韵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

仄仄仄读平仄仄句仄平仄仄韵

变格:张炎《红情》(暗香)

双调九十七字,前段九句五仄韵,后段十句七仄韵

无边香,记涉江自采,锦机云

平平平仄韵仄仄平仄仄句仄平平仄韵

剪剪红衣,学舞波心旧曾

仄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一见依然似语,流水远、几回空

仄仄平平仄仄句平仄仄读仄平平仄韵

看亭亭、倒影窥妆,玉润露痕湿

仄平平读仄仄平平句仄仄仄平仄韵

,翠屏。爱向人弄芳,背酣斜

平仄韵仄平仄韵仄仄平仄平句仄平平仄韵

料应太液,三十六宫土花

仄平仄仄韵平仄仄平仄平仄韵

清兴后、风更爽,无数满、汀洲如

平仄仄读平仄仄句平仄仄读平平平仄韵

泛片叶、烟浪里,卧横紫

仄仄仄读平仄仄句仄平仄仄韵

2、句序: 上片九句 454 47 6775

下片十句 23 54 47 67 64

3、句式:

二字句:1句;

三字句:1句,1/2结构;(句读4个,1/22/1

四字句:6句,2/2

五字句:3句,1/4两句,2/3一句;

六字句:3句,2/4一句、2/1/3一句、3/3一句;

七字句:5句,4/3两句、3/4三句。

4、体格规范:

①该谱双调,九十七字,十九句。前片九句,五仄韵,后片十句,七仄韵。

词谱中多有平仄不拘处,皆因收集其他词人作品时此位置平仄不同,故参校入谱。但有三处三字逗词谱中标注为【中中中】,通过我对前人作品的校对,这里的平仄不拘可以根据词意需要填成“三仄”,但不能填为“三平”。(看词谱)

②上片第二句【\\几番照我】、下片第三句【\\寄与路遥】的五字句属领字格,均为上一下四句法,领格字算、叹宜用去声。

③上片第五句(七字)【不管清寒与攀摘】,后三字必定要用【仄平仄】拗式;下片第九句(五字)【香冷入瑶席】,最后三字也应拗,必作【仄平仄】。

④上片第七句【都忘却、春风词笔】、第八句【但怪得、竹外疏花】,下片第八句【千树压、西湖寒碧】的七字句,皆为上三下四句法。

⑤下片第一句(二字)【江国】第二字必用仄,且这里增一暗韵(句中韵)。

⑥下片第九句【又片片、吹尽也】的六字句,为3/3结构的逗句。

⑦本词牌只有上下片一字领格句两处满足对偶的条件(一拍之内相邻两句字数相等、句式结构相同):

【算】几番照我 梅边吹笛。

【叹】寄与路遥 夜雪初积。

13首宋人作品中,只有陈允平、赵以夫两人在词的下阙使用了对偶,其他作品均未使用对偶;而清人96首作品中同样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未使用对偶,因此我们在填制过程中不作对偶要求,学员可以根据词意酌情使用。

五、例词解析:

暗香(宋·姜夔)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算几番照我,梅边吹。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

,正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翠尊易,红萼无言耿相。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

1、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光宗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与词人《长亭怨慢·渐吹尽》为同年之作。是年冬,姜夔载雪访范成大于石湖。他在石湖住了一个多月,自度《暗香》、《疏影》二曲咏梅,使人神观飞越耳目一新,又深蕴忧国之思、寄托个人生活的不幸。、

2、注释:

1)辛亥:光宗绍熙二年。

2)石湖:在苏州西南,与太湖通。范成大居此,因号石湖居士。

3)止既月:指住满一月。

4)简: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或木片,竹片称这里代指写文章诗词用的纸张。

5)征新声:征求新的词调。

6)工伎:乐工、歌妓。隶习:学习。

7)何逊:南朝梁诗人,早年曾任南平王萧伟的记室。任扬州法曹时,廨舍有梅花一株,常吟咏其下。后居洛思之,请再往。抵扬州,花方盛片,逊对树彷徨终日。杜甫诗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8)但怪得:惊异。

9)翠尊:翠绿酒杯,这里指酒。

10)红萼:指梅花。

11)耿:耿然于心,不能忘怀。

12)千树:杭州西湖孤山的梅花成林。

3、译文

辛亥年冬天,我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居士要求我创作新曲,于是我创作了这两首词曲。石湖居士吟赏不已,教乐工歌妓练习演唱,音调节律悦耳婉转。于是将其命名为《暗香》、《疏影》。

昔日皎洁的月色,曾经多少次映照着我,对着梅花吹得玉笛声韵谐和。笛声唤起了美丽的佳人,跟我一道攀折梅花,不顾清冷寒瑟。而今我像何逊已渐渐衰老,往日春风般绚丽的辞采和文笔,全都已经忘记。但是令我惊异,竹林外稀疏的梅花,谒将清冷的幽香散入华丽的宴席。

江南水乡,正是一片静寂。想折枝梅花寄托相思情意,可叹路途遥遥,夜晚一声积雪又遮断了大地。手捧起翠玉酒杯,禁不住洒下伤心的泪滴,面对着红梅默默无语。昔日折梅的美人便浮上我的记忆。总记得曾经携手游赏之地,千株梅林压满了绽放的红梅,西湖上泛着寒波一片澄碧。此刻梅林压满了飘离,被风吹得凋落无余,何时才能重见梅花的幽丽?

4、赏析:

《暗香》、《疏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咏物词,曾被誉为姜夔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关于这两首词的题旨,过去有许多说法,但都难以指实。实际上,这两首词只不过是借物咏怀、即景言情的抒情诗,写的是作者所见所感,寄寓个人身世飘零和昔盛今衰的慨叹。

全词以梅花为线索,通过回忆对比,抒写作者今昔之变和盛衰之感。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月光清美,梅花溢香,词人吹起一曲笛韵悠然的《梅花落》。当时的词人之心是恬淡安闲,怡然自适,或是心有幽怀,黯然神伤,还是柔情蜜意?令人遐想,含有韵味。

“算几番照我”,回忆并勾勒往事。“几番”约言其多,不止一次。唯“当时只道是寻常”,才有今日的追忆与幽思。

“算”字送出一种回忆往事的凝神静思的状态,而这种回忆从根本上是缘于内心生发的感情,这是一种怀旧的情绪,于是引起下句对往事的追述。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在月下、梅边、笛里复加一玉人,则美人梅花互衬,俨然有春日里人面桃花相映红之美。著一字则静中有动,静止的美丽图景变得立体而鲜活,出现了情趣。

不管清寒与攀摘,冒着清寒,攀折梅花,则内心感情之热烈可知。这里清而不凄,清而非冷,清寒而不刺骨。本是极普通的字,作者信笔写来,则天气之清寒,月色之清美,梅花之清香,都可融而为一,这里似乎凝含着往日的幸福之感与甜蜜之情。

回视起句清空,它既可能是在玉人身旁的吹笛,也可能是孤身一人,因思念而吹笛,更可能是兼而有之,以几番二字囊括。和次句意脉似断非断,似连非连。这三个分句以寻常的字眼包蕴了广阔的时空,构造了悠远的意境,暗含了凄婉的感情,可谓很有笔力的开篇。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陡转,以何逊自比,而着意在于渐老的衰飒。而今和开篇旧时相对,扩大了时间的厚重感。这里不仅有对往日恋人的怀念,还含有对逝去的美好岁月、青春风华的怀念和惋惜,正与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的嗟悼悲慨暗合。

忘却春风词笔,却隐约含有往事不胜悲的意味,正如那位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伤心人,欲寄彩笺却又说无尺素一样。春风词笔如何忘却?否则,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何以入眼,又何以之?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转入现时,竹外疏花萧瑟,冷香吹入瑶席,引人幽思,勾起回忆。正是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梅花与人两相思。这里见花思人,生出怪得之心,必是至深之情。”“烘托凄凉,瑶席反衬哀苦,用字可见匠心。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叙写独处异乡,空前冷清寂寞,内心情感波澜起伏:想折梅投赠,却又怕水远山遥,风雪隔阻,难以寄到;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又想借酒浇愁,但面对盈盈翠盏,反而是酒未到,先成泪;最后,作者想从窗外红梅身上来寻求寄托并据以排遣胸中的别恨,然而引起的却是更加使人难以忘情的回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这两句说明词人最难忘情的是西湖孤山的红梅,它傲雪迎霜,幽香袭人,压倒了凛冽的冬寒,似乎带来了春天的信息。携手共游,何等惬意!词脉发展至此,终于形成高潮。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笔顿时跌落,终于又出现了万花纷谢的肃杀景象。几时见得一句埋伏下许多情思,引起无限悬念。

 5、脉络分析:

《暗香》一词,以梅花之咏为【主题】、以【梅之喻我】为情感线索,通过回忆对比,抒写作者今昔之变和盛衰之感。全词可分为六层。

第一层:开篇至“不管清寒与攀摘”五句为第一层,从月下梅边吹笛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第二层:“何逊而今渐老”两句,笔锋陡转,境界突变,作者年华已逝,诗情锐减,面对红梅,再雉有当年那种春风得意的词笔了。

第三层:从“但怪得”至上片结尾为第三层。这两句点题,写花木无知,多情依旧,把清冷的幽香照例送入词人的室内,浸透着周围的一切, 尽管你“忘却春风词笔”,却仍免不了撩起深长的情思,引起词人的诗兴。

第四层:从“江国”到“红萼无言耿相忆”是第四层,感情曲折细腻而又富于变化。

第五层:长忆曾携手处"”两句,是第五层。境界幽美,词语精工,冷峻之中透露出热烈的气氛。这是前句“忆”字的具体发挥。词脉发展至此,终于形成高潮。

第六层:结尾两句又是一层,词笔顿时跌落,终于又出现了万花纷谢的肃杀景象。

6、写作艺术手法:

姜夔这阕词织进了个人身世盛衰之感。但写法上却不即不离,看上去,似咏梅而实际并非咏梅,非咏梅而又句句与梅密切相关。正如张炎《词源》所说:所咏了然在目,且不留滞于物。姜夔词的清空也正表现在这里。

其次是,对比照应,似纵旋收。作者本来以梅花为线索来抒写个人身世之感,但他善于把今昔盛衰之情捏在一起,在对比中交替进行,给人以强烈印象。如第一层写的是昔盛,第二层便接写今衰;第五层写昔盛,六层又以今衰作结。这二者形成强烈对照,境况十分鲜明。

再次是,抒情写意,曲折尽致。这是一首抒情词,侧重于叙写词人激烈起伏的内心活动。以第四层为例,短短六句,却有三次转折,感情上的波澜回荡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是音节谐婉,字句精工。

这两阕词经过歌伎演唱的实际检验,作者自认为音节谐婉。当时曲谱,今已不传,但读起来仍能琅琅上口,叮当成韵。如前所说,作者是很注意研辞炼句的。这阕词,词句秀美,用字精工,的准确鲜明,虚字的恰当适度,都有益于【词境】诗意的韵味,从而使其作品【立意】升华点进一步的增强。

五、作业

依姜夔正格体【旧时月色】填制一阕《暗香》作业:

第一周:以【咏物】为主题范围,题目自拟;

步韵、依韵、用韵均可;也可以自选韵部,但必须注明韵部!

第二周:主体范围、题目自选。

要求:自行校验作业的词牌格律,不得出现句式、押韵等错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诗、宋词、元曲10大巅峰之作
浅述《暗香》写作技法与规范
诗词格律(AB)
《学词百法》(4)刘坡公
​暗香词牌格律及名篇集锦
疏 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