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早期打通堵塞血管是关键

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由无数的神经细胞组成。人体所有的运动、语言、感觉均受神经细胞支配。虽然神经细胞的功能很强大,但它们本身非常脆弱,每时每刻都需要血流为其提供营养。如果大脑的血管发生了堵塞,大脑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如果血流停止的时间过长,神经就像久旱的秧苗,失去了生机,甚至枯萎死亡,身体也会因此出现半身不遂、言语不清甚至昏迷等严重的症状。神经细胞一旦死亡就不可恢复。哈医大一院神经外科三病房主任史怀璋教授介绍说,早期打通堵塞的血管,使缺乏血供的神经细胞恢复生机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

黑龙江省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全国最高

记者:什么是缺血性脑卒中?

史怀璋:缺血性脑卒中就是人们常说的“脑中风”或者“脑血栓、脑梗死”,是由于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一种严重疾病。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死于脑卒中的患者约130万,平均每12秒就有一人发病,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该病。脑卒中患者往往会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给心理和生理造成巨大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由于气候、生活习惯、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因素的影响,黑龙江省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全国最高,脑卒中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记者:缺血性卒中有何症状表现?

史怀璋:不同部位的血管堵塞,引发的卒中症状不同,但急性缺血性卒中主要临床表现有:嘴歪向一侧,尤其笑的时候明显;一侧胳膊腿无法正常活动;说话有问题,说不清楚或者听不懂别人说什么。也有部分患者出现肢体麻木、双眼固定偏向一侧等症状,严重的可能陷入昏迷。

缺血性卒中发病6-8小时内适宜机械取栓

记者:如何治疗缺血性卒中?

史怀璋: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是血管堵塞,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发病急性期尽早开通堵塞的血管,恢复缺血区脑组织血流,避免神经细胞的进一步损伤。传统的治疗方法为静脉溶栓,适用于发病4.5小时内的患者。它对小的血管堵塞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是,约有40-50%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是由大的脑血管(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堵塞导致,而静脉溶栓对大血管堵塞,仅有30%左右的再通率。目前最先进的治疗大血管堵塞型脑卒中的方法为机械取栓联合静脉溶栓,机械取栓适用于发病6-8小时内的患者,对于基底动脉的堵塞,部分患者即使发病24小时治疗也会获得明显的效果。

记者:什么是机械取栓?机械取栓在治疗上有哪些优势?

史怀璋:机械取栓是利用一根很细的微导管作为输送管道,在透视监测下,将取栓支架从患者腿部送到脑血管的堵塞部位。取栓支架释放后,会自动弹开,与血管壁贴合,嵌入血栓。术者缓慢地将血栓同支架一起拽出体外,从而使堵塞血管彻底再通。整个取栓过程仅在腿部留有不足一公分的创口,属于一种微创的治疗方式,同时,不需要将支架留置在血管内,无异物植入。

2015年,国际著名的《新英格兰杂志》发表了荷兰、加拿大、美国等多个国家的临床研究结果,证实了机械性取栓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大血管闭塞患者预后,降低致残和死亡率。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取栓后能够生活自理的卒中患者比例相对增加了45%。此外,针对高龄患者,机械取栓同样有一定的优势。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尽早开通堵塞的血管

记者:脑卒中如何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呢?

史怀璋:尽管医学的发展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国内仍有很多百姓缺乏医学的科普常识,在自己或家人突发卒中的时候不知道如何正确救治,错失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后悔莫及。即使是先进的机械取栓治疗技术,目前国际公认的有效时间也仅仅为发病后6-8小时,所以,时间就是生命。一旦出现卒中症状:嘴角歪斜、肢体无力或麻木感、言语不清,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如判定为卒中症状,首选需要头部CT检查,鉴别是出血性卒中还是缺血性卒中。对于适合静脉溶栓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应首先接受药物溶栓治疗。大血管堵塞引起的急性卒中症状一般都比较严重,可能出现肢体彻底瘫痪,甚至昏迷。所以,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可以进一步做脑血管方面的检查,决定患者是否需要取栓治疗。脑卒中十分可怕,但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尽早开通堵塞的血管,就能多争取一分恢复的希望。

近些年,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且发病人群转向年轻化,与如今发达的科技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无关系:都市人通常性地久坐;年轻人中逐渐兴起的“御宅族”;饮食上的高脂肪,高蛋白的摄入;都增加了脑卒中的发病风险。治病不如防病,如果我们能每天多走几步,多吃果蔬,少烟少酒,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可能避免卒中的梦魇,给我们和家人幸福的生活。

名医简介

史怀璋,现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三病房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介入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副组长、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卒中学会理事会理事、黑龙江省医学会卒中学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曾赴美国Iowa大学及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进修学习。擅长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尤其专长于脑动脉瘤、脑动脉狭窄、脑动静脉畸形等疾病的综合治疗。2009年史怀璋教授就已开展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机械取栓治疗,对于颅内大血管闭塞引起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其技术水平和治疗理念更与国际接轨,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史怀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戴琳孙教授:脑静脉窦血栓的血管内治疗
预防脑梗死最有效的治疗
急诊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通路的建立(上)
[健康知识普及行动]重大疾病之如何早期识别脑卒中?
【指南解读】2022 AHA/ASA指南: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管理(一、前言)
缺血性脑卒中外科治疗新进展|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佟志勇教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