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南苗族称谓对其参与经济文化交流的障碍

 

201666日至16日,我随同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贵权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就内陆瑶族与海南苗族“金璊”文化比较研究的调查,赴海南省保亭县响水镇什赤村,对该村语言、文化、习俗、社会结构等,进行了为期10天的调查,同时,还与附近几个县(市)的苗族文化传承人、民间组织负责人进行了交流。

 

什赤苗族村共有146户人口600余人,1954年由政府主导,把散居于附近山区的苗族统一搬迁至此,少数则从白沙、琼中、万宁等县(市)零星迁入,形成了现在的什赤苗族村,2012年列入“民族团结示范项目村”后,通村道路3千多米、入户道路4千多米已全部硬化,采取户均补助5万元+户主自筹资金的办法对民房进行改造, 全村99%的农户已住进砖混结构的新房。

 

通过实地调查、亲身体验和查阅资料,对海南苗族源流、民族称谓的形成,以及由此给海南苗族参与交流造成的障碍等,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本文就这些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一、 海南苗族的源流

海南苗族自称金第是他称。据史料记载,苗族(金璊)迁移海南岛始于明嘉靖至万历年间(约1522年至1573年间)。

 

对于海南苗族的源流,民间有多种版本,但是,比较一致的意见都认为,他们的祖先是“两广”地区瑶族中的“金璊”支系。据德国人类学家史图博所著的《海南民族志》记载:“明代,征讨罗活、抱由黎族,在乐定设置驻屯地,为了防御,从广西带来苗族(金璊)药弩手士兵,后来驻屯地废弛了,苗族的子孙就分住在山上和山谷之地。”由此可以推定,海南苗族来自于内陆的“两广”地区,一部分是从广西等地作为兵士被朝廷征调到海南,撤防后一些苗族士兵落籍海南;另一部分为内陆战乱,“两广”地区的瑶族生计危艰或因躲避战争,在与海南岛苗族(金璊)取得信息之后,经过艰辛跋涉而移居海南岛


 

不论是被征调为明朝士兵落籍海南,还是自行从内陆迁徙入岛,他们都是来自广西、广东瑶族中的“金璊”支系。至于迁到海南岛后被称为“苗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对此当地民间有两种传说:一是“隐藏民族”说,认为瑶族(金璊)是一个小民族,被朝廷征调入岛征讨黎族的士兵,担心自己和家里人会遭到报复,把自己的民族隐藏而改称为苗族;另一种是“他称”说,瑶族(金璊)落籍海南岛后,由于长期居住在山区,加之封建制度固有的民族歧视,对不明其来历的小民族都被冠予“苗”的称谓,历史上苗族的“苗”字还被冠以“豸”的字旁,由此落籍海南岛的“金璊”,就被其他民族以讹传讹称之为苗人。

 

海南苗族不仅自称为“金璊”,而且其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是同属于内陆瑶族的“金璊”语言。因为,海南苗族与内陆苗族是两个源流绝然不同的民族。从自称上看,海南苗族自称“金璊”或“金弟璊”,内陆苗族自称“蒙”或“古蒂蒙”, 其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他们在语言、文化、习俗、饮食、服饰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是两个源流绝然不同的支系。1952年至1958年在民族识别工作中,由于琼州海峡的阻隔,海南苗人(金璊)与内陆瑶族(金璊)少有来往,两地的文化交流一度中断,而海南岛有文化有主见的苗族人士(金璊)又不多,因此,受两地信息传递、文化交流的局限,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定名为苗族。 


 

、 海南苗族的梗概

 

苗族是海南岛的世居民族之一。现有人口7万余人,居海南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第二位。海南苗族有本民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全岛苗族语言统一,没有方言差异。海南苗族与内陆瑶族一样,用方体字记录本民族文化,单独用“金璊”读音朗诵,字意与汉语字意有所差异

 

海南苗族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的中南部山区,以农耕和种植业为主,也有走向市场,从事商业的苗族同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海南苗族没有固定的居住点,他们在深山密林中,过着一年一砍山,几年一搬家迁徙不定的游猎生活。他们居住分散,没有耕地,砍山为园,刀耕火种,狩猎与采集,生活十分苦。

 

19505月海南解放后,党和政府帮助苗族同胞搬迁下山定居并分给田地拨发耕牛和生产工具,出资建盖房屋,鼓励他们饲养家禽家畜,从事副业生产,增加经济收入,生活条件逐年改善,使其安居乐业。20世纪50年代以前,苗族住都是茅草屋。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田地等生产资料的逐步固定,国家加大对基础建设的投入,苗族的居住条件得到逐步改善,大多数人已住上宽敞明亮的砖木结构瓦房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进一步推进扶贫工作的力度,在苗族聚居的乡村实施“整村推进”、“团结示范”、“美丽乡村”等项目,采取国家补助+农户自筹的办法,大规模地进行农房改造,使苗族村寨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80%的苗族住进了平顶房或楼房。

 

海南苗族妇女头顶束发,包扎一块绣有图案的方巾,上身穿无领、右开襟、长及膝的长衣,腰间绑一条丝织带,下穿腊染短裙。男子穿无领右襟上衣,下穿长裤。苗族男性还接受“度戒”洗礼,分别起道、师法名,拜“三清宫”与“三元宫”为法主。苗族男女服饰均以湛蓝为主色,服饰有着极强的民族特色,织绣工艺讲究,花纹丰富,色彩艳丽,点腊染是海南苗族织绣特有的技艺。


 

海南苗族的传统婚姻,兼有女子出嫁与男子入赘两种形式,以男子入赘形式较为常见,但入赘女家的时间可长可短,一般以为期15年不等。

 

海南苗族宗教信仰主要为祖先崇拜,敬奉盘皇(也称盘王)始祖。每年二月初二和六月初六都做粽粑祭奠,同时信仰墓主仙公、墓主仙婆。自然崇拜也占有重要地位,信奉山神(鬼)、海龙公、土地公、灶王公等。每次砍山、狩猎都要祭告山神(鬼)保佑。1909年,基督教开始影响海南苗族社会,琼中地区部分苗族渐渐地信仰基督教,以上帝代替一切鬼神,凡遇一切不顺利的事情,祈祷上帝保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苗族村寨实行村老山甲制度。村老(也称“寨老”)苗语称洋戈,是苗族村寨里的核心人物、自然领袖、首领,深受人们尊敬。每个苗族村寨不管有多少个姓氏、家庭,大家都要推举村寨里最有威望的长者来担任村老。其职责是调解纠纷,处理村寨内外事务,维持社会秩序等等。当选村老的条件是识汉字、能讲黎语和汉语、生产经验丰富、家庭经济充裕、秉公办事、有号召力、兼道公身份。选村老的时间一般在农历六月六日(即神农节),由村内公选。公选程序是先将符合条件的人名写在2块木卜(阴阳木)板上,由上届村老将写有名字的2块木板丢在地上,谁的名字出现次数多谁就当选村老

 

山甲是清末封建王朝为加强对苗族人民的统治,给苗族村老委任的官职。20世纪30年代以后,国民党政府在苗族地区推行保甲制度,给村老委任以乡长、保长、甲长等职。这样山甲就由原来的社会首领逐渐演变为地方政权人物,具有双重身份。有些山甲还和统治阶级互相勾结,凭借权势霸占山林、土地,无故处罚苗人,成为苗族的统治者和剥削者。

 

历史上海南苗族比较封闭能识文断字的人也不多,很少有文献记载他们的经济社会生活。据清光绪《崖州志》记载:又有一种曰苗黎,凡数百家。常徙移于东西黎境......时出城市贸易......至今犹善用药弩。辫发衣履,与民人同。惟妇女孩子黎装.皆能升木如猱,不供赋税,不耕平土,仅伐岭为园,以种山稻。一年一徙,岭茂复归。死则火化,或悬树杪风化。善制药着弩末,射物,虽不见血亦死。……《感恩县志》记载:(苗人)不耕平土,仅伐山为园,以种山稻,一年一移,岭茂复归。可见,刀耕火种”是海南苗族传统的生产方式。


 

三、 经济文化交流的障碍

 

(一)苗族社会不认同。海南苗族说到底是瑶族“金璊”支系,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苗族,在海南岛这个弹丸之地的苗族圈内,他们的社会交流是有认同感的。但是,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全世界拥有人口1100多万人,散布在东南亚及欧美等世界各地2010人口普查中国苗族人口942.6, 在少数民族中居第四位。站在世界苗族的大家庭,海南苗族被认为是“假苗族”,一直没有得到苗族社会的认同,至今仍然是一个游离于世界苗族之外的苗族。

 

(二)文化传承中的“鸿沟”。语言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基础,也是民族识别的基本条件之一。海南苗族定居海南岛至今已有400多年,但是,在漫长的社会进程中,他们的瑶族“金璊”语言一直被顽固地传承下来,成为海南苗族社会中的主要交流工具,同时,他们还带去了瑶族“金璊”的婚姻歌书、丧葬经书和度戒经书,并在海南苗族中广泛流传,成为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海南苗族的文化是世界苗族文化的另类,已经固化于苗族脑海的语言、文化、习俗等,是与苗族社会极不相容的,是一条置于苗族内部不可逾越的“鸿沟”,也是无法得到世界苗族社会接受的。


 

(三)宗教信仰存在的差异。宗教信仰是横亘于人们脑海的精神枷锁,是顽固不化的心理信条。从史料记载看,海南苗族宗教信仰主要为祖先崇拜,敬奉盘皇(也称盘王)始祖。同时信仰墓主仙公、墓主仙婆。自然崇拜也占有重要地位,信奉山神(鬼)、海龙公、土地公、灶王公等。1909年,基督教开始影响海南苗族社会,尽管琼中地区部分苗族渐渐地信仰基督教,以上帝代替一切鬼神,祈祷上帝保佑。但是,信仰祖先崇拜敬奉盘皇(也称盘王)始祖,依旧是海南苗族的主流而从整体苗族社会看,信仰基督教才是他们的主流。

 

(四)文化认知上的缺位。197812月,中国政府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向世界宣布,对内实行改革、对外实行开放。从此,加速了国内国际的交流,全世界苗族纷纷回国寻根访祖,为苗族社会增添了新的文化元素。苗族也以举办“采花山”、过“闹兜节”等形式,迎接来自国内外的苗族同胞,以民间组织的名誉发出邀请,成为苗族民间交流的主要形式,被世界苗族社会所认同。但是,海南苗族却因为他们文化源流不同,而无法融入苗族社会,成为世界苗族的弃儿。当世界瑶族举办“三月三”、“盘王节”时,海南苗族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属,并且得到世界瑶族社会的认同,但却因苗族与瑶族的称谓差异,不被政府行政机构所认可,参加瑶族经济文化交流受到了阻碍。


 

四、几点对策与思考

 

(一)强化民间交流,促进民族认同。海南苗族已经成立了海南省苗族文化发展研究会,并且在苗族聚居的县(市)也成立了相应的民间组织,要充分发挥这些民间组织的作用,使海南苗族民间组织与内陆瑶族民间组织的对接,采取社会募集、个人出资等形式,组织不同规模、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观光团,规划好内陆瑶族“金璊”村寨的观光线路,到“两广”及云、贵、湘等省(区)开展经济文化联谊活动。同时,邀请内陆瑶族“金璊”赴海南岛对苗族村寨进行互访,形成良性的交流平台。要通过观光考察、驻村体验的方式,培养两地“金璊”的感情,促进民族心理的认同。

 

(二)加强文化互动,增进社会理解。海南苗族尽管已经与内陆隔海相望几百年,或多或少也受到当地民族文化的影响,但是,根深蒂固的“金璊”语言,是两地文化交流的基础,加之海南苗族民间还收藏有许多歌书、经书,以及民间寓言、故事、习俗等口碑文化,是海南苗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内陆瑶族(金璊)因历次政治运动使许多经书典籍遗失,需要学习借鉴海南的苗族文化,尤其是要学习借鉴现代先进的文化。要通过两地民间组织的交流,举办文化采风、青年论坛、课题调查等文化活动,搭建文化互动平台,培育本土文化新人,推进文化创新,增进“金璊”自身的认同,用健康向上、符合法理的造势,不断扩大社会影响。

 

(三)启动议案程序,变更民族称谓。有为才能有位,有位必须作为。海南省苗族文化发展研究会,要充分利用人才多、渠道广、人气旺的民间力量,通过著书立说、论坛宣讲、立项报告等形式,在主流媒体的平台上表达“金璊”的愿望,向各级党委政府提出变更民族称谓的要求,积极向社会呼吁变更民族称谓的主张,使之形成一股强劲的力量,进一步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重视。同时,要通过人大代表议案、政协委员提案的渠道,启动变更民族称谓的有效程序,叩开立法机关的大门,推动政府履行职能。


 

 

作者系云南省文山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会长、文山州瑶族研究会副会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陵水黎族文化类型
国外瑶族到中国(乳源)寻亲
海南苗族的历史三部曲
我在海南的家迎接国庆节(图)
省名由来·海南曾经有三个古称谓
那些年,光影中的海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