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寻找被遗忘的晋城古村落
旅游最根本的作用在于创造幸福,智慧旅游就是依托现代科技创造出更高层次的幸福,国家旅游局将2014年定为“智慧旅游年”,推动旅游行业的一次深刻变革。关注[旅游上的0356]让旅游充满智慧!
贺:晋城市和谐旅行社首家开通网上电子平台!
百度<<晋城和谐旅行社>>进入旅行社网店,QQ客服在线咨询旅游线路,QQ邮箱上传旅游行程,只要您动下手指,即可安全出游。享受“智慧旅游”带给大家的方便和快捷!欢迎加入晋城爱尚旅游群:【115370131】
我市13村跻身全国首批传统村落名录,其中泽州2个、高平4个、阳城3个、陵川1个、沁水3个。日前,公布了第一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646个村落名单,我省共有48个村入围,我市13个村位列其中,占到了全省的四分之一以上。
泽州县晋庙铺拦车村
拦车村位于泽州县南端,距晋城市区37.5公里。东与范谷坨、艾河掌接壤,西与张虎街、大山河相连,南至河南省搭界,北与晋庙铺毗邻。碗周线(原太洛路)绕村而过,是晋豫两省的重要通道之一。 全村东西长约2.9公里,南北宽约3.05公里,总面积为7.91平方公里。相传春秋时,久负盛名的鲁国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为传道讲学,周游列国,他顺路来到我们晋城,惊叹道“好个雄伟晋国,真乃仙境。这里就是我们熟知的晋城古四景之一<孔子回车>>。 一千多年来,孔子回车一直是个谜,史书上没有留下什么记载,给后人酿造了一个扑朔迷离的悬疑,给太行古道上的雄关——天井关平添了几多异彩。这真是:
古镇悠悠轶事闻,流芳百世圣贤人。
神童足智传佳话,孔子高德载史文。
暗羡顽童多学问,惊疑孔圣博儒神。
周游列国回车去,屈拜孺师后世尊。
泽州县北义城镇西黄石村
山西省泽州县北义城镇西黄石村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北义城镇境内,丹河流域中段,距晋城市区36公里,距镇政? 全村共有520户,1960口人。西黄石是清代民居保存十分完好的古村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现存古院落? 村两委班子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以党建工作和历史文化名村建设为发展主线,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在继承中创新、在发展中开拓,在新农村建设主战场上体现党的先进性。先后获得“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并且年年都被上级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0年,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荣誉称号。关于公布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之一。
高平市河西镇苏庄村
苏庄村是晋东南的一个古村落,位于高平市河西镇北部的河谷平川区,距高平市约10.5公里,河西镇1.5公里,国家重点保护寺庙“游仙寺”0.5公里,交通便利,有207国道通过,村周边还有长晋高速公路,全村480户,人口1700人,耕地面积3300亩,6个村民小组辖2个自然村,2007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10年12月被国家住建部、文物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苏庄村历史悠久,相传初有苏姓建庄,但是创始年代仍不可考.此后不断有李姓等迁入,只是到明代中叶至清代初年,才分别有贾、杨两姓迁入使人口剧增,村庄扩大.
苏庄村是一个以清代晋商宅院为主要建筑的古村落贾、杨两大家族现存的大量宅院即可证明,这些大宅院,现存24座建筑面积20951平方米,反映了贾、杨两大商家的兴衰史,也集中体现了清代不同时期高平市地区古民居建筑的特色,风格和演变过程,同时也记载着苏庄村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发展的商贾密集,民居冠全县的大村落的发展历程
高平市原村乡良户村
良户村位于山西省高平市原村乡,距高平市区17公里,是我国现存明清两代最杰出的太行古村落之一,堪称我国古村落的活化石。良户村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有郭、田两姓家族在此建庄,始称“两户”。宋初,陆续有王、李、秦、赵、张等姓迁入,村落不断扩大,至元时已粗具规模,村名也由“两户”改称“良户”。 良户村北枕凤翅山,南耸双龙岭,西过章庄村和老马岭相连,村前里沟河和交河相汇流入原村河。整个村庄三面环山,一面绕水,堪称一块风水宝地。该村不仅历史悠久,风景秀丽,而且人才辈出,民居古建遗存十分丰富。良户村是清代高平号称“三阁老”之一的浙江巡抚田逢吉的故里。 村内主要建筑依地势择吉选址,东西较长,北高南低。主要街道有后街、西街、东街、太平街和蟠龙古寨,沙石铺砌,排水流畅,有利于防涝,对村庄起到保护作用。良户村最有名的建筑为蟠龙寨,为一组规模宏大的城堡式明清建筑群,城内空间布局和建筑风格融宫廷规制与地方特色为一体,既有北方的大气,又有江南的秀美,是整个晋城城堡式民居的缩影。侍郎府是蟠龙寨的主要建筑,为清康熙初户部右侍郎田逢吉的私邸,又称田府。府邸坐北朝南,一进四院,雄伟高大,在南北中轴线上次第排列门屋、厅房、内室,特别突出前厅的豪华庄严,体现出森严的封建等级秩序。良户村整个村落选址讲究,古街幽深,古屋鳞次栉比,门楼显赫,古匾斑驳,“三雕”精美。村内随处可见的窗台石、门槛石,无不雕有动物、花卉图案,可谓一绝。良户村民秉承“耕读传家”的祖训,注重文教,民风淳厚。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七为祭祀祖先神灵兼娱人娱己的闹社火节日,晚上还有散路灯、打铁花、八音会等娱乐活动,热闹非凡。 2007年6月,良户村入选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单。
高平市马村镇大周庄村
高平市马村镇大周村,位于距离高平西南40里处,南和泽州县大阳镇为邻,是个方圆百里内无一个村·镇·城可比拟的古民居·古庙宇最多的地方,它的建筑按照五行八卦方位排列,五行按照东南西北中五门楼排列,八卦按八门增修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门,表现了我们的祖先为大周的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宁·和谐费尽了心,大周古庙最多有全神庙村的美称(大小72神庙)。但是,由于地处偏僻,引不起各方的重视,许多古建筑·庙宇被人为破坏或者倒塌,不过剩下的也还不少,只是年久失修,抢救这些文物刻不容缓。大周的文化遗产及历史传说
大周村,古称周纂镇,相传是古代选修县城的地址之一,故修有城隍庙,称周纂镇果然是名不虚传,从他的现存遗址来看,正东:有城门楼,正被:有北门,连接一段古城墙,城墙下修有城隍庙。正西:修有七间阁门楼,门上刻有周纂镇三个大字,阁上修有祖师殿,门楼两侧修有古代防城兵躲箭的地方,七间阁外修有气势宏伟的石牌楼,正南:修有南门阁,门中刻有“朝阳”二字,接连着观音楼;东北修有门楼,连着三官庙,一进三院,想从正殿烧香必须登上三十八级台阶,心诚神则灵;西北修有门楼,连着大王庙,一进三院,庙内修有正殿,东西配殿,并且修有戏台;东南上修有门楼,上塑神像,离门楼百米修有高入云霄古塔相应,造型独特。西南修有门楼,门上刻有“澜环”二字。
离西南方大约百米远有朱家寨遗址,并流传一段故事:相传元朝中叶,朱家寨内有个朱元外,广有家产,娶妻胡氏,婚后生有一子,起名“朱贵”,在朱贵年满三岁时,朱元外不幸逝世,胡氏为死去的丈夫超度亡灵,请来和尚·道士·尼姑,设坛念经,其中有一个智明和尚年方二十有余,生的眉清目秀,一表人才,胡氏一眼看中,二人当时在场眉目传情,出丧后,众人相继离去,胡氏独留下智明和尚,朱贵年幼,二人有意,当晚成其好事.谁知胡氏和智明感情深厚,二人如胶似漆,无论天阴下雨总想办法相会。后来朱贵渐渐长大,胡氏离不开智明,但是每次相会必须过河,遇到下雨河涨,便无法相会,胡氏总是心急如焚,朱贵看在眼里,便修了一座桥让母亲风雨无阻,后人称为“孝母桥”。胡氏在五十三岁死后,朱贵便手持利刀将智明和尚杀死,曾言:“修桥者与母行孝,杀和尚与父报仇”。
高平市米山镇米西村
米西村位于广东省化州市杨梅镇。全村姓黄,米西村是一条历史悠久的村落,有“粤西蚕桑第一村”的声誉,其种植的蚕桑一直是供不应求,远销国内。凭借蚕桑,该村的平均人口收入达到了6500元左右。该村出产的山地“三黄”鸡更是远近闻名。产品远销国内。基础设施村内建有一大农贸市场,一灯光篮球场,文化中心舞台等等一批基础设施。
阳城县北留镇郭峪村
郭峪村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距阳城县城20余公里,是太行山麓一处城堡式村落,有“中国民居之瑰宝”之美誉。郭峪村离号称“皇城相府”的陈氏皇城村仅数百米之遥,两村原为一村。郭峪,为郭氏家族所建,以姓氏命村名。据相关记载,郭峪始建村当在唐初。明朝时,郭峪为里,到了清朝,又称镇。民国六年(1917年)实行编村制,郭峪里改为郭峪村。郭峪村依山傍水,“松山耸于前,庄岭倚于后,可乐雄峰踞其左,海会双塔矗其右,樊溪穿村而过”。全村南北长约2.7公里,东西宽约2.5公里。村中有明代古城墙,修建于明末崇祯年间。城墙高20米,宽5米,长1400余米,为中国罕见的蜂窝城墙。在内墙上分三层用砖石修砌了628眼窑洞,以备战时贮存军械、粮食、药材和藏兵之用。村中保存较好的明清古宅近40座。院落大多坐北朝南,由三栋或四栋三开间的单体房屋合成三合院或四合院,分主宅院、附属院、花园或菜园三部分。 四合院是郭峪村运用最多的一种住宅空间形制,俗称“四大八小”,即中间为院落,四面有四个大房子,四角还有八个小房子,其中厢房两边的小房子被楼梯占用,只在二层搭成出厦。村中名胜古迹众多,汤帝庙、豫楼、申明亭、钟家大院、老狮院、无考古院、王家十三院等均特色鲜明,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汤帝庙修建于元代,尚存20米高的挑角戏楼及罕见的九开间大殿,气势恢宏。 郭峪城堡坐落在山水之间,城墙雄伟壮观,城头雉堞林立。城内豫楼高耸、古庙森严、官宅豪华、民居典雅,是中国乡村独具特色的古代建筑群。郭峪村具有“山上山、庙中庙”的奇特景观。著名文物专家罗哲文先生曾为郭峪题词:“中国民居之瑰宝,雉堞高城郭峪村”。 郭峪村文化底蕴深厚,明清两代,该村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共走出过15名进士、18位举人、50余名贡生,“官侍郎、巡抚、翰林、台省、监司、守令者尝不绝于时”。清康熙朝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裁官陈廷敬就出生在该村。 郭峪村民风淳厚,纺花车、织布机、碾磨、车驾、犁耙等传统物件在居民生活中仍有使用。此外,部分居民还保留着烧香拜佛、求神祭祖的传统习俗。2007年6月,郭峪村入选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单。
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
皇城村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北4公里处樊山脚下,枕山临水,依山而筑,城墙雄伟,雉堞林立,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是一组别具特色的古代建筑群。皇城相府分内外城建筑。内城为陈廷敬伯父陈昌于明崇祯壬午年(1642年)年建,外城为陈廷敬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所建,城门正中石匾刻“中道庄”三字。该村在明清里甲制时代,一直属于郭峪里。民国年间及解放后致1960年,该村属郭峪乡或郭峪管理区。1961年成为独立大队,1984年成为行政村。上世纪80年代地名普查时称黄城村,但该村印章打破禁区刻为“皇城”村。
阳城县润城镇上庄村
上庄村位于阳城县东北的可乐山脚下,是明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吏部尚书王国光的故乡,全村共有居民378户,978口人,耕种着500亩土地。上庄村在上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自身实际出发,坚持“扶持民营企业,优化煤炭产业,开发旅游事业”三大战略方针,通过理清发展思路,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文明和谐。在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分别被上级政府授予“宽裕型小康村”、“文明和谐村”、“生态园林村”。等荣誉称号。
上庄村自古以来就有文化之乡的美誉,从明代中叶至清初的百余年里,只有百十来户的村庄共涌现出了五位进士,六位举人,贡、监生员等有数百人之多。历史上令阳城人引以为荣的“十凤齐鸣中,就有两位上庄人。天官王府古建筑群是以王国光及其后人数代相承建成的大型官居建筑群,现存保存基本的古宅院四十余处,体现了明、清、民国等不同时期的建筑风貌。被古建专家称为古村落保护的杰出典范。2008年,上庄村以其独特的古建人文优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评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沁水县嘉峰镇窦庄村
窦庄村位于山西省沁水县嘉峰镇境内,是晋东南地区著名的大型古堡建筑群,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村之一。窦氏家族于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迁居于此开始建设庄园,从此窦氏在这里延续了一千多年。明代中期以后朝政混乱,曾官居大理寺正卿的张五典告老还乡后开始构筑窦庄城堡,至明代崇祯二年(1629年)才最终建设完成。窦庄村西依榼山,其余三面环水,不仅景色优美,而且易守难攻,具有极强的军事防御功能。窦庄村曾在窦氏儿媳张氏的组织领导下抵御明末流寇的数次进攻,窦庄村后来被称为“夫人城”。 窦庄村平面大致呈正方形,东西、南北各长500米,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村庄内的建筑基本保持完整,除了城墙以及大量民宅外,还有庙宇、楼阁、祠堂、书房、校场、法庭、地牢、城墙、城门楼、牌坊、店铺和大量的碑刻等。窦庄村的城墙高约12米,墙头宽约1.5米,周长约2000米,现存500余米。城墙修筑坚固,下为条石,上为青砖,城墙内部填有砖和土。城墙的防御功能健全,城门处建有门楼。城墙各拐角处还建有角楼,部分城段还修建有暗道与城内建筑及城外建筑相连通,便于防守、出入。窦庄村现存南城门一座,小北门一座。南门整体高三丈,下建拱顶门,门头镶嵌砖匾上刻“南门”二字,城楼顶建有炮台瞭望孔;小北门即内城门,为砖圈拱顶并装有铁门,开门出入方便,闭门无处可通。城门外建有护城河以及吊桥,巍峨耸立,甚为壮观。村内的民居建筑以窦氏宅院为主,其中尚书府总面积为3800平方米,是村内较大的一组建筑群。尚书府分为上下两座宅院,上宅总体布局为棋盘六院,府门朝东,高9米,宽5米,高大峻伟,门头以砖雕斗拱装饰,石匾阴刻“尚书府”。 下宅由三进院落组成,其中南院又包括前后两进院落。前院街口处设四柱三门式大门楼,门楼平面呈八字形,为牌坊式,由四根高大石柱支撑起。门楼前挂一竖匾,上部楷书“圣旨”,中部书“旌表”四字。此外,窦庄村内共有古代庙宇13处,现在尚存的有佛庙、财神庙、火星庙、观音堂等。这些建筑除了主殿及配殿为元代遗构,其它多为明、清建筑,被认为是当时北方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作。
沁水县土沃乡西文兴村
西文兴村位于山西省沁水县土沃乡境内,因“柳氏民居”出名。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后人曾在此聚居数百年。 该村目前仅有50多户人家、200余口人,村民多为柳姓,村民现仍存有“河东世泽”及“司马第”两块门匾,道出了与河东大诗人柳宗元的渊源。柳氏民居,原为河东解州镇(今运城永济县解州镇)唐代著名文学家、史称“永州司马”的柳宗元后裔的宅第。柳宗元参与革新被贬后,其亲属为逃避“灭绝九族”而分散躲避,其中一大支系自河东迁徙至沁水定居。 “柳氏民居”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坐北朝南,依山傍水,占地面积30余亩。起势“凤凰单展翅”,座落后湾为“二龙戏珠”,左靠东山名“三台左抱”,右倚西岭称“九岗右环”。青山绿野环抱,林木、花草清新吐芳,为典型的明清庄园古建筑。 “柳氏民居”至今仍保存有明代以来的六个完整府第。约划分为外府区、中部、内府区等三个部分。每院均为四大八小的四合院式建筑。内府区为全封闭建筑,仅有两门可通,院落四角有小戏台、观河亭、赏景亭、府门楼等,设有铁丝网、警铃、地道、防火墙等防护设施。外府第为半封闭式,西部敞开出入。 柳氏民居的建筑规模、艺术、工艺质量、建造技术均为上乘,布局精巧,砖木固实。建筑细部精美耐品,其观赏、研究价值极高。
沁水县郑村镇湘峪村
郑村镇湘峪村地处沁水县最东部,位于泽州、阳城、沁水三县交界处,辖湘峪村和东山村两个自然村,占地面积7.6平方公里。2012年,全村有420余户、1250口人,党员55名,耕地面积1380余亩,林地4000余亩。2011年底,全村经济实现收入9500元,人均年纯收入10222元。湘峪村中有明清古城堡——三都古城,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村以此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事业,造福一方百姓。
湘峪古城的历史。湘峪三都古城建于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竣工于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整个城堡由明朝户部尚书孙居相、御史都堂孙可相、四部首司孙鼎相三兄弟精心规划和严密组织,施工时间长达十年。湘峪古城亦为蜂窝式建筑,全部为砖石土木结构,城宽4米,城高12米,周长2300余米。建筑规模宏大,造型独特,雄伟壮观。主要特色为全国罕见的藏兵洞和中西合壁的状元楼、探花楼,有佛、儒、道三教寺庙冠院和固若金汤的城墙防御体系,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明代第一古城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时光沉淀的画卷,山西晋城十大古村落
晋城的村落之美
晋城市文化名村名镇
山西省晋城市盘活土地资源,推进农林等产业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太行深处的“改”与“变”...
晋城“关注乡村”第一批,看看有你们村吗?
山西不可错过的这40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