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安石的诗和他的熙宁变法

唐诗宋词,文学诗词在这一时期发展最为蓬勃,文人名士多出。他们在达济天下和独善其身之中,在入世和出世之中,与时代共同沉浮。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最朗朗上口的诗,莫过于那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他不同于历史上报国无门的佳人才子,他立于朝堂之上,开启了长达16年的变法。

王安石自幼聪颖,酷爱读书,跟随父亲游历各地,感受民间疾苦。庆历二年,王安石中了进士,自此踏入仕途,从一个县令做起。

后来,他名声渐大,有好几次可以回到京城的机会,他都放弃了,选择继续在地方为官,调查民情,做出了很多显著的政绩。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

写这首诗时,王安石刚刚30岁,正是而立之年,积攒多了治理的经验后,变革的想法也越发强烈。他卸任鄞县知县,归途路上攀登了杭州的飞来峰,豪情壮志之下便挥笔作诗。那时的宋代,辉煌和繁荣之下已经有各种弊病,荫封失控,国库空虚,边境不宁。国中的有志之士,心中满满也都是忧国忧民。

变法早有人尝试过,在宋仁宗时期,范仲淹、富弼、韩琦等人就发动了宋朝的首次政治变革,称为庆历新政,但也只是昙花一现,仅一年多就受到多方反对而失败了。

王安石更幸运些,他的变革之心得到了宋神宗的全心支持。熙宁三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宰相,开始全面主持变法。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王安石的这个新年是在喜悦和期待中度过的,他期待新法能造福万民,缓解朝廷的窘迫和危机。

熙宁变法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针对士农兵商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有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茶盐专卖、改革科举等等。

新的体系顶住了众人的声讨,疾风骤雨般推行下去,轰动了所有的阶层,保守派和变法派的分立进一步剧烈。

积贫积弱下的变法,终将不会是理想主义的结果,王安石受到阻力越来越大。新法带动了朝廷的税收,也一定程度上帮扶了百姓,但随之而来的官吏腐败,压迫贫苦等现象开始频发,一时间,怨声载道。

熙宁七年,王安石被罢免宰相一职,后再次起用,不久又被罢免。他退居江宁,在那里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九年,再未回京。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

一派秋声入寥廓。

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

楚台风,庚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

可惜风流总闲却。

当初谩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

梦阑时,酒醒后,思量著。

——王安石《千秋岁引·秋景》

田园生活抚慰着王安石的落寞和忧愁,一代名相开始寻找自己灵魂的归处,梦阑时,酒醒后,也曾回顾往昔,但一切自己已经再也做不了主。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

王安石爱梅花,欣赏它的坚毅与高洁,寒冬腊月,冰冷刺骨,梅花洁白无暇,不退缩,不畏惧,终是散发出清香。

王安石也像梅花,不顾耳畔的反对和埋怨之声,坚定地战斗在变法前沿,他相信变法的成功会让所有人都能看得见。

熙宁十年,宋神宗改年号为元丰。元丰八年,宋神宗逝世,其子宋哲宗继位,年号元祜。

新皇登基,保守派立即得势,熙宁新法陆续被废,甚至其中最得民心的免疫法也被废除。消息传到江宁,已退隐山林的王安石不禁老泪纵横,悲愤道“亦罢至此乎”?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

茅屋数间窗窈窕。

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

忽忆故人今总老。

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王安石《渔家傲》

水自流,山长在,青山褪去还复来。贪恋在这怡然闲适当中,茫茫然然间,仿佛能够忘记那虚幻的仕途之路。

未来多虚妄,昨日已作古,往事从来不曾烟消云散,前路也还是不知平凹。

王安石留下了众多诗歌词文,挑出来匆匆几首,仿佛就能明了他的一生,再细细品味,又觉得他的人生如此千思万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人的帝国——孤独的王安石
诗评500帝 (99~100) 
春节诗歌中最出名的一首,全篇气象万千,更是吹响了时代的号角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的命运谶言
王安石的孤勇之路
王安石其人其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