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乌梅丸治疗慢性结肠炎治验

冯某,男,57岁。

初诊:2013817日。主诉:每到凌晨五更天的时候即出现泄泻,特别怕风,胸口感到疼痛,食纳可,大小便正常,舌质淡而瘀暗,脉沉细弱。

诊断:泄泻

辨证:寒热错杂,肾气亏损证。

治法:温脏补虚、涩肠止泻。

方药:予以乌梅丸加味。

乌梅30g附子15g肉桂3g党参30g当归10g白芍10g陈皮15g炒白术15g茯苓30g炮姜15g黄连10g黄芩15g黄柏15g法半夏30g砂仁10g肉豆蔻12g炙甘草10g

煎服方法:上方6剂,每剂水煎取汁共600ml,分三次空腹温服,每日一剂。

二诊:2013821日。患者自诉服药后症状有所缓解,唯天将明时仍有泄泻,次数已大减,全身不再无力,食纳大增。继续在原方上加减。

乌梅30g附子15g肉桂3g党参30g当归10g白芍10g陈皮15g炮姜15g陈皮15g炒白术15g法半夏30g砂仁10g肉豆蔻12g五味子12g补骨脂15g黄连10g桂枝15g

上方6剂,每剂水煎取汁共600ml,分三次空腹温服,每日一剂。

后追访,病已基本痊愈。

按:此为老年男性,病程较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患者凌晨出现泄泻,为肾中元气清冷,膀胱固摄无权;肾中阳气亏损,故怕风;“不通则痛,不荣则痛”阳气亏虚则痛;舌质淡而瘀暗,脉沉细弱,皆为寒热错杂、肾元不固之象。故本病病位在肾与大肠,病机为寒热错杂、肾元不固。属标本两虚。

方中乌梅清热生津,黄连、黄柏、黄芩性味苦寒,黄芩上清寒热,黄连清中焦湿热,黄柏下清湿热,泻肾中相火;炒白术培土制水;附子大辛大热,通行十二经脉;肉桂温补命门,引火归原;陈皮化脾胃之湿浊;白芍柔肝缓急;当归活血通经;炮姜、肉豆蔻温中散寒、涩肠止泻;法半夏燥湿化痰;砂仁纳五脏之气归于肾中;五味子敛肺涩肠;补骨脂补肾中骨髓;党参补益脾肺之气。诸药合用,共奏温脏补虚、涩肠止泻之功。得效后章法不变,续服以巩固疗效。

临证备要:慢性肠炎属祖国医学“泄泻”范畴,各家主张皆有不同,有因寒而致者,有因热而致者,有虚证,有实证,但若病久,则容易形成寒热错杂、虚实相兼之症候,治疗比较棘手,应补中有功,功中有补。仲景乌梅丸原治蛔厥证,今移治久泻久利,收效甚捷。初看本方寒药热药融于一炉,恐非仲景本意,然细看则发现本方实为的对之方。一切寒热错杂之证,投以本方略作加减,均能收到效若桴鼓、覆杯而愈之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乌梅丸治疗泄泻(慢性肠炎)
腹泻验案一则
泄泻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慢性腹泻医案、配方
【《陈潮祖医案精解》迁延痢:乌梅丸加减】
[转载]活用乌梅丸梅丸辨证还是以脉为主,左关为主,左关弦,沉取无力(肝阳虚)。应用指征:1、左关脉弦弱,一定是沉取无力;2、肝阳虚的症状:阳虚以后寒热错杂明显,在上则口干口苦,在中则腹胀胃痛,在下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