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朝有位著名诗人人品太差,灭亲害友泡女皇上,最终被赐死

做人莫做宋之问 当官莫学李商隐

袁冰洁/文

提到唐代诗坛,宋之问和李商隐都是值得大书一笔的人物。二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在唐代诗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要轮到做人和当官,无论是宋之问还是李商隐,都是失败和悲剧的代名词,他们不仅仕途坎坷,而且还都英年早逝,留给世人无尽的喟叹。

心机男宋之问:灭亲害友泡女皇

先对宋之问做个简单的介绍。他是初唐诗人,对律诗有过重要贡献。“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是他的名句。

按说,拥有这样的才华,宋之问应该混得很好才对,但最终为什么会落得个被皇帝流放、赐死的下场呢?原因就在于他低劣的人品。灭亲、害友、泡女皇,一般人干不出来的事情,我们的小宋同志全干了。

先说灭亲。宋之问有一外甥刘希夷,也是一位诗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句诗,就是他写出来的。因为宋之问在诗才方面出名较早,刘希夷对这位大诗人舅舅颇为崇拜。有一天,刘希夷拿着自己写的一首诗《悲白头翁》,请宋之问帮忙修改,想不到却招来杀身之祸。宋之问是一位标准的心机男,当他看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句时,喜欢得不得了,就想着将他据为己有。爱诗如命的刘希夷当然不肯。商量不成,宋之问竟起了杀机,用装土的袋子将刘希夷压死。

敢灭亲,当然也就敢害友。神龙元年二月,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政变”,逼武则天退位,迎中宗复位,诛杀二张。宋之问因媚附二张,也被贬往泷州。他难以忍受岭南蛮荒之地的生活,偷偷逃回洛阳。因为害怕被告发,宋之问没敢回家,而是藏在了好朋友张仲之家中。张仲之冒着杀头的危险,收留了宋之问。谁知等待他的,却是宋之问的恩将仇报。有天晚上,宋之问无意中听到,张仲之在家中与驸马都尉王同皎,密谋杀掉宰相武三思。第二天,宋之问偷偷离开张仲之家,跑到武三思那里告密。结果,张仲之全家被杀,宋之问则因告密有功,不仅没被追究私逃之罪,还被提拔为鸿胪主簿,后又升为考功员外郎。

宋之问一心想往上爬,为了高位甚至动起了泡老女人的心思。他要泡的这个老女人不是别人,正是武则天。宋之问敢于泡武则天,需要一定的胆量,当然也有自己的底气。第一是才华横溢,武则天对他的诗才分外欣赏;第二他还是风度翩翩的帅哥一枚。而武则天呢,偏偏好男色,她宠信的大臣张易之、张宗昌兄弟,其实都是他的男宠。看到武则天好这口,咱们的小宋就想着主动“献身”了。为了有机会接近武则天,他甚至给武则天的两位男宠张易之、张宗昌洗脚。想不到,本以为凭自己“伟仪貌、雄才辩”的条件,爬上武则天的龙床很容易。想不到他忽视了自己的一个弱点,那就是有口臭。武则天这样的女人,好男色自然不假,但毕竟是皇帝,啥样的好男人她弄不到?对口臭的宋之问,当然就不会那么饥渴了。武则天对人说:“吾非不知之问,以其有口过耳”。

有句话叫“正义只会迟到,不会缺席。”宋之问如此一个心机男,做了这么多坏事,上天当然不会绕过他。唐玄宗李隆基当了皇帝后,把宋之问流放到钦州,还嫌不够,之后又下诏书赐死。至此,宋之问结束了自己不光彩的一生,年仅56岁。

多情男李商隐:两头都想要两头不落好

和宋之问相比,李商隐的命运更加悲剧。李商隐出生时,大唐已陷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晚唐时代,宦官干政、藩镇割据、朋党斗争愈演愈烈,早没有了初唐的万千气象。

晚唐“朋党之争”,主要指的是“牛党”和“李党”,两党都竭力培植嫡系,打击对方,身处其中的官员,不得不选择性站队,非黑即白。李商隐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小官僚家庭,虽然家道不在,但好在受到了良好教育。再加上他才华横溢,十五六岁就赢得了不错的诗名。按照大唐体制,李商隐要想将来在仕途上有大作为,必须要有高官赏识。机会很快来了,公元830年,17岁的李商隐由于文才出众,被“牛党”重要人物令狐楚闻招为幕府巡官。令狐楚对李商隐青睐有加,视为干儿子。令狐楚的儿子令狐陶,也视李商隐为亲兄弟,并保荐他中了进士。据说,李商隐考进士时屡考不第,最后一次考试时,主考官问当时很有声望的令狐陶:“你觉得这批考官中谁最有才?”令狐陶毫不犹豫地说出李商隐的名字,就这样,李商隐中了进士。

得到高官欣赏又中了进士,李商隐并没迎来开挂的人生,反而为以后的悲剧埋下伏笔。李商隐有才情,相貌也不错,这样的人往往都有一个弱点,那就是多情。根据史料的记载,李商隐可谓是多情男,他先后和令狐楚府上的丫鬟、寺庙的尼姑眉目传情,并且为他们写出了不少情诗。不过,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感情最终都没有变成爱情,更没有转化为婚姻,直到他遇到了王茂元的女儿王小姐。

就在李商隐中进士不久,濮阳节度使王茂元看上了李商隐的才貌,不但将他拉入自己麾下当了书记官,而且还将女儿许配给他。当了高官的女婿本来是好事,但对李商隐来说却是灾难。王茂元恰恰是“李党”的重要人物,也就是说,义父的死对头成了岳父。稍微有些情商的人,或者稍微懂点官场潜规则的人,就知道这桩婚姻万万不能答应。但李商隐见到王茂元的女儿后,却陷入了情网,并为了爱情破坏了官场潜规则。犯了官场大忌的李商隐,别说令狐家族气得七窍生烟,就连很多官场人士,也都把他看成是见利忘义、背主求荣的“白眼狼”,这样的人谁还敢用?这样的人谁还愿帮?随着李党失势、王茂元受到排挤,众叛亲离的李商隐在仕途上自然就没了什么指望,一生只能做个小官。郁郁不得志的李商隐,在46时含悲而去,让人嘘唏不已。

宋之问犯了做人大忌,李商隐犯了做官大忌

小宋和小李,两位才华横溢又相貌出众的诗人,本应拥有开挂的人生,最终却郁郁不得志,留下无尽的遗憾。尤其是宋之问,几乎成了唐代诗人中人品低劣的代名词。

千年之后,回过头来看两人的人生,可以说都犯了大忌。其中,宋之问的问题在做人上,李商隐的问题在做官上。

先说宋之问,他可以说是为名为利不择手段的人。自己本来很有诗才,但看到外甥的好诗,竟然杀了外甥也要将其据为己有,宋之问的心不是一般的黑。为了投机钻营,他不惜出卖收留自己的朋友,不惜给武则天的男宠洗脚,不惜献出自己的身体。想一想,这样的人,在任何时代是不是都有呢?尤其在今天,现实中多的是宋之问这样的人,笑里藏刀,为了一己之私,说不定在什么时候冷不丁捅人一刀。但中国也有句俗语送给那些道德败坏的人,那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宋之问在56岁时被皇帝赐死,也算是得到了应有的下场,今天的我们,可要好好做个大写的人。

再说李商隐。俗话说不作不会死,李商隐的人生悲剧,固然有时代原因,但又何尝不是他自己作死的呢。本来,“牛党”代表人物令狐楚对他很好,中了进士的他,什么样的女孩找不到?并且应该好好报答令狐楚才对。但他偏要去选择“李党”代表人物王茂元家的女儿,这不是等于是主动投敌吗?不知道李商隐当时作出这样选择时,到底出于何种目的。凭他的聪明才智,应该能明白其中利害。

今天我们在职场上,同样会面临这样的选择。很多单位,一把手和二把手之间面和心不合,都在想着培植自己的势力,你甚至可能意识不到,自己在啥时候一不小心就进入了某一位的“势力范围”。此时,如果你还想两边都讨好,两边都落好,只会让自己落得个里外不是人的下场。记住恩情,忠于恩情,不要见到好处就左右摇摆,是我们这样的屌丝群体在官场的生存原则。当发现单位领导班子不和睦,都在暗中培植自己“势力范围”时,如果你选择站队,就要死心塌地地站在一边;如果你选择两边都不站,那就远离利益,做一个不问世事的局外人。总之,一定不要这边站了站那边,结果只会哪边都没你的地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书上为什么说李商隐人品低劣?
李商隐:我像是一颗棋,进退全不由自己
昨夜星辰昨夜风:一生官场失意的李商隐是否情场得意?
李商隐:我们就是爱这个“傻傻”的你啊
李商隐“忘恩负义”:做恩人死敌的女婿成“污点”
官场失意诗场得意,错失仕途的他,却成为唐朝的一代情圣诗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