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公车,不是干部下基层的“独木桥”(原创首发)

公车,不是干部下基层的“独木桥”

 

面对公车改革,各地行动不一,各方呼声各异。其中有这样一种观点:没有公车,干部下基层的积极性降低了,下基层的次数少了。隐含的意思很明显,少了公车,干部为百姓服务、给群众办事不方便了。

公车改革呼声己久,之所以被纳入改革的日程表,足以说明改革之必要。公车的存在已经超出了当量,公车改革不是一刀切下全部改掉,而是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公车。

对于公车会影响干部下基层积极性一说,理论上的确成立,但实际上却经不起推敲。干部下不下基层,和公车并无半毛钱关系。

干部下基层干什么?自然是指导基层工作,为广大群众服务。如果把公车当成减少下基层或不下基层的借口,这样的干部即使有了公车下得基层去,能真心工作和真情服务的又有几人?

公车,不是干部下基层的“独木桥”。心里装着事业、想着群众的干部,即便没有公车,他们也不会停止下基层的脚步,以火一般的热情投入到干事创业的实践中,投身到为民服务的奉献里。

相反,那些过去坐着公车下基层的干部,又有多少人是隔着窗户着风景,搞着形式下基层呢?心不在基层的干部,即便人在基层又有何意义,车轮上的腐败之痛留下的教训还少么?

公车改革,势在必行。但绝不能把公车改革改成了个别部门和干部的福利,绝不能偏离改出节约公务成本、改出办公高效、改出作风务实、改出为民服务更好这个根本。

公车改革,并不是一改了之,而是要久久为功,抓常抓细抓长。配套制度要健全,管理机制要完善,执行纪律要严明,否则公车改革只能让人激动一阵子,绝不会管用一辈子。

公车改革是干部转作风的一个载体,更是考验干部品行素质的一个平台。改革之后看干部,更能看得准、看得清。

2016年5月30日/随礼不吃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下基层莫“吓”基层
下基层挂职应提高三种能力
干部下基层三要
领导干部当“趁机而下”为基层添力
[视频]【干部下基层】福建:干部深入基层有“硬指标”
警惕公车“停开”引起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