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警惕公车“停开”引起的
从今年9月1日开始,山东省公务车按牌号尾数每周少开一天。到现在,这项规定已实施整整100天,效果怎样我们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据介绍,山东省直机关公务用车9300余辆,按照每个工作日停开约1/5,每天停开1800辆,基本可达到节约用油20%的目标。煤矿安监局有15辆公务用车,在规定实施3个多月期间,15部车少行驶13000公里,按平均每百公里10升油计算,节约近8000元,1800辆省的钱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从中我们可以公车改革的经济效益之大,更不要说节约能源、降低排放、改善环境的巨大社会效益,这也正是广大群众对此密切关注的根源所在。

  世界万物之间都有联系,而任何一种制度的实施都会有双重的影响,在我们得到共车改革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应警惕由此带来的“并发症”,那就是由公车“停开”造成的工作“停转”现象。没有公车该开的会不去开,该去办的事不去办,该下基层的也免了等等,这些现象应引起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由报道中看到有些干部由于公车的减少而减少了下基层的次数,试想,干部下基层不但可以密切党群关系,同时对百姓的疾苦,生产生活上碰到的困难以及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充分的认识,从而为自己今后的工作指明方向、找到切入点,而仅仅为了自己能多得一些用车补助而不愿下乡,从而关闭了与群众沟通的渠道,疏远了与群众的关系,不但违背了公车改革的初衷,更是一种懒政的表现,根本不是一名合格领导的为政之道。在当今,城市、乡村的公共交通四通八达,各种代步工具齐全的情况下,如果说没有公车坐就那里也去不了,打死也没人相信。况且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感受一下普通百姓的生活,对领导干部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它可以了解民情、倾听民意,和古代官员微服私访一样也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公车改革还处于实验阶段,各地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如何避免由此造成对工作的消极影响,我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不断完善公车改革的制度。公车改革涉及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从车的处理、人员的调整和再分配、领导干部的用车补贴如何发放等各种问题,它需要改革力度的加大和不断深入,通过各地的不断探索,逐步完善体制而最终达到改革的成功。

  其次,对公务用车要作到合理调度。实行科学管理,对公务用车要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统一安排,合理调度,保证该出的车一趟不能少,不该出的车决不多出一趟,实现人、车、工作的和谐。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提高官员的认识,转变公车使用观念。对工作安排作到心中有数,对出车作到提前安排,以便调节;转变公车使用观念,避免开公车办私事和无车不能出行的陋习,鼓励官员采用其它既经济又环保的出行方式,只有领导干部从思想上认识到公车改革的意义,才能从行动上身体力行,只有官员带了头,公车改革才会取得最终的成功。

  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型政府就必须进行公车改革,而由此引起的“并发症”,更应引起注意,没有公车不出门、不办事的态度是坚决要不得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公车,不是干部下基层的“独木桥”(原创首发)
破车改坚冰在于权力回归
车改取消专车接送,局级干部怎样上下班?
【私车公用存隐患】
山东科级公务员:领导拿车改补贴但仍有公车使用权
公务车改革方案启动: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