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颈内静脉置管术后突发胸闷、气促!这个并发症百思不得其解

这个案例发生在 10 年前,每次想起都心有余悸,但又感到好幸运,因为最后病人救过来了。

现把案例的发生、发展及抢救经过分享如下。

案例再现

基本资料:患者,女,58 岁。

入院诊断:1、结肠癌 IV 期;2、高血压病。

辅助检查:

2010-05: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病理示:右半结肠中分化腺癌。

2010-12:复查胸部 CT 示:右侧胸腔积液,两侧胸膜增厚;腹部 B 超示:肝左叶偏强回声,肝右叶囊肿,腹盆腔积液。

发生经过:

2011-01-21,因治疗需要,患者在病房治疗室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置管过程顺利,整个穿刺历时约 5 min。穿刺结束,经中心静脉导管推注稀肝素封管液(浓度为 25U/ml)5 ml 后固定透明敷贴,这时患者突然感到胸闷、气促,随之立即出现呼吸困难,脸色潮红,全身皮肤出汗,伴有腹痛,有便意感。

一看情况不妙,笔者立即呼叫,同事们立即赶来抢救。由于治疗室没有吸氧设施等,立即用平车将患者转运至病房进行抢救,接上心电监护,测心率 126 次/ min,血压 68/40 mmHg。于此同时,又电话呼叫 ICU、麻醉科、心内科进行急会诊。

抢救经过:

将患者送至病房后,立即将患者处平卧位,心电监护,同时面罩吸氧 6L/min,静推地塞米松 10 mg,改一级告病危。

约 3 min 后,患者出现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脸色发绀,小便失禁。

查体:呼吸 30 次/min,血压 55/38 mmHg ,胸腹部皮肤片状潮红,两肺呼吸音尚清晰,可闻及散在哮鸣音,心率 140 次/分,律齐。

会诊意见:

一种可能是操作时压迫颈动脉窦,或者导管送入时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导致颈动脉窦综合征的发生;另一种可能,是由于利多卡因致过敏性休克。其中认为是刺激引起的专家建议立即将中心静脉导管拔除。

但笔者始终觉得整个操作过程顺利,并没有用力不当致按压力量过大或按压时间过长,送管过程也很顺利,如果将导管拔除,此时的静脉通道很难建立,因为患者的静脉条件很不好,不能满足快速输液和抢救用药的输注。最后还是保留了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同时再开通了另一路外周静脉进行输液。

后续处理:

予盐酸肾上腺素针 0.01 mg 静推,甲强龙针 80 mg 静滴,多巴胺针 32 mg/h 微泵维持,林格氏液 500 ml 快滴。

经上述处理,5 min 后神志转清,测血压 65/46 mmHg。

再次予盐酸肾上腺素针 0.1 mg 静推,10% 葡萄糖酸钙针 10 ml 静推,后又予 706 代血浆 500 ml 静滴。

经上述处理,血压逐渐上升,1 h 后测血压 135/85 mmHg,将多巴胺调整为 16 mg/h 维持。9 h 后多巴胺微泵维持结束,医嘱暂停多巴胺维持,夜班护士用肝素盐水进行封管,推注约 2 ml 时,患者又突发胸闷、气急、出汗,立即停止推注,观察约 30 min 后症状缓解。

检验检查:

患者在抢救过程中的各项检验及检查结果如下: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9.6×109/L ,淋巴细胞计数 6.87×109/L,嗜酸细胞计数 0.03×109/L,淋巴细胞百分比 71.6%,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24.6%,嗜酸细胞百分比 0.3%;

血生化:碱性磷酸酶 162U/L,谷氨酰转肽酶 57U/L,血钾 3.3 mmol/L,血钠 144 mmol/L,葡萄糖 7.3 mmol/L ,肌酸激酶同功酶 37 IU/L ;

血气分析:PH 7.32 ,二氧化碳分压 46.2 mmHg ,氧分压 179.0 mmHg ,二氧化碳总量 47 mmol/L,氧饱和度 99.3%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122.9 mmHg ,吸氧浓度 49 % ;

D-二聚体:741.96ng/ml。

床边 B 超:肝右叶低回声区,盆腔积液,胆胰双肾未见异常。

病情转归:

患者后续病情稳定,继续保留中心静脉导管,封管液改为生理盐水,未再出现上述症状。病情稳定后患者顺利完成化疗,于 2011-01-28 出院。

原因分析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在临床应用广泛,用于大量快速静脉补液、中心静脉压监测、血液透析、心血管介入治疗通路等。文献报道,深静脉穿刺导致严重并发症的概率为 0.4%~9.9%。其中包括局部血肿、气胸、血胸、胸腔积液、中心静脉血栓形成、空气栓塞、上腔静脉或右心穿孔等并发症,其中误穿动脉的发生率约占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 5%。

那么,该患者突发意外的原因何在?到底是过敏性休克还是神经反应性晕厥? 

在抢救结束后我们进行了病例讨论。

笔者作为操作者,虽然也会遇到穿刺过程不顺利,甚至穿刺不成功的病例,但该患者的置管过程顺利、操作规范,患者也无屏气动作,固定敷贴时并没有对颈动脉窦进行过度压迫的动作。

如果排除颈动脉窦压迫综合征,难道是利多卡因致严重过敏反应?

经了解,该患者无药物过敏史,整个置管过程用过利多卡因注射液、肝素盐水及生理盐水。但该患者之前也多次留置过颈内静脉导管,用过利多卡因、肝素封管液,并未发生过过敏反应。

最后的讨论结果,考虑为利多卡因致过敏性休克或神经反应性晕厥都有可能。

后续追踪:待患者病情稳定后,笔者让患者回忆发生过程,患者诉在穿刺置管时无特殊不适,只是在推注封管液后、固定敷贴时才突然感到胸闷、气促,当天晚上输液结束再次封管时,又出现了胸闷、气促,只是程度没那么严重。主管医生建议患者做过敏源测试,但患者拒绝。最后是否系肝素钠过敏或利多卡因过敏未明确。

警钟常鸣

该案例发生后,笔者不敢再在治疗室(没有抢救设施)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当然,现在对于需要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都是由置管室或麻醉科完成,不需要再在病房完成置管。

回顾该案例,以下几点值得大家借鉴:

1. 置管前务必详细告知相关并发症,签好知情同意书,不能避重就轻。注意询问置管史、药物过敏史,特别是对于过敏体质者。

2. 操作过程要避免对颈动脉窦造成刺激的任何细节,包括摸颈动脉搏动时、送导管时、固定敷帖时、拔除导管时。当患者突发意外情况,操作者能保证无相关刺激动作,可为协助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3. 当发生意外情况时,作为当事者务必要思路清晰,勇于承担责任。特别是会诊讨论时各位专家对是否保留中心静脉导管的意见有分歧,而该患者本来可供穿刺的血管就很难找,如果当时拔除了这根导管,很难保证抢救成功,这根导管为抢救成功保障了至关重要的给药途径。

4. 抢救时务必医护分工协作,尽快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措施得力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同时要注意稳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与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取得家属的配合和理解。


策划 | l静姝
投稿 | 503356829@qq.com

参考文献

1. 许靖熠,陈剑伟,等.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导致罕见并发症 2 例分析.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17,3(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脑梗死急性期的血管内介入诊疗
心肺复苏
围麻醉期突发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典型案例分享
心跳呼吸停止的患者应该如何抢救?
围术用药∣利多卡因天天用,发生过敏怎么办?
围术期发生高血压,应考虑哪些因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