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能出米格1.44和su47的俄罗斯,竟然现在只能搞出t50?为什么?

哈,您在90年代就关注米格1.44还算军盲?太谦虚了,咱们探讨一下能出米格1.44和前掠翼的苏-47的俄罗斯(苏联)目前五代机仍未能服役这事儿。

上世纪80年代,美国开始研制新一代ATF先进技术战斗机,也就是现在的F-22隐身战机,苏联1986年也启动了新一代战机的研制,米格设计局正式启动代号Изделие 1.44验证机的研发,米格设计局在重型的米格-31和中型米格-29的研制经验基础上,更加强调重型战机的机动性,追求和苏-27同级别但更加先进的战机设计,从外形即可看出,米格1.44并未把隐身性能作为考虑因素。它强调使用相控阵雷达的远距离发现能力,多目标跟踪打击能力,大推力矢量发动机带来的超机动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1989年设计完成,但随着苏联解体,这架飞机一直到1993年底才生产完成,1994年底进行高速滑行试验,但经费严重缺乏,导致该机首飞推迟到2000年从得以进行,由于米格-29战机的出口受挫,米格设计局严重经费缺乏,加上俄罗斯经济正值困难时刻,米格根本无力进行多架原型机的生产和试验,导致该机虽然有很多成功之处,但最终研发失败下马。

在苏-27系列战机大获成功之后,苏霍伊设计局的日子比米格设计局好过得多,上世纪80年代末以S-37为代号,启动下一代战机研制,总设计师西莫诺夫大胆决定S-37的两个研制方案都采用前掠翼这种看上去无比别扭的结构,当然,前掠翼有一些很大的优点,比如可明显增大飞机的转弯角速度,阻力小增大升力,还可以明显减小正面雷达反射面积,但种种这些优点,都不能改变它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结构发散问题,看着别扭肯定有别扭的原因,所以到今天没有一架正式服役的飞机是采用前掠翼结构的。

S-37已经考虑了很多隐身设计因素,比如刚才说的前掠翼,还有内部弹仓设计,S-37验证机在1997年9月试飞,2002年,苏霍伊设计局被正式确定为第五代战机的主研制方,S-37也就被命名为苏-47,但今天大家看到的苏-57与苏-47有相当大的改变,说明前掠翼确实不好把握。

说了这么多,只是说明搞出米格1.44和苏-47验证机并不代表俄罗斯掌握了五代战机的核心技术,只是在很多分系统上达到了五代战机的要求,现在仍未服役的苏-57也表明是存在问题的五代机,经过如此多的研发试验,拥有极强研发能力的俄罗斯两大设计局,在隐身五代机上的受挫,只能归咎于苏联的解体造成巨大的经济困境和人才后继乏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雕传奇:苏-47的前身是“舰载机”?小金雕又是怎么回事
全球首款前掠翼五代机,展翅翱翔的金雕——苏47
梦幻般的前掠翼战斗机:苏47金雕到底是怀才不遇,还是空有其名?
深度解析苏-57(一)——苏霍伊姗姗来迟的五代机
俄罗斯媒体十大战机排名,F
俄罗斯的米格系列战斗机还有前途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