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把话讲明白?让逻辑成为一种自觉


1


我之前招人的时候,常常会问一个投资领域非常粗浅的问题:


你如何确定要不要投资某家公司?


不少面试者,接到这个问题都两眼放光,因为听起来是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问题了。任何一个有志于在金融行业里谋得一份工作的筒子,有谁没有准备过这样的面试问题呢?


当他们喜出望外地确认过问题后,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分析。通常说来,他们的分析会包括这个公司的:


市场、行业、上下游价值链、竞争、定价、营销、产品、团队、历史财务……


稍微用心准备的同学,还会套用一些管理学教过的「思维框架」,比如波特五力模型或是SWOT分析。


但是每次我听完,很少有人的答案让我满意。不是因为他们分析得不够深入或是翔实,而是因为


很多同学的分析,讲了半个小时甚至一个钟头,都让我觉得像是散落在地上的一堆毛线,理不出任何头绪。


2


简单来说,大家的问题,就出在没有逻辑上。


小筒子们可能分析了很多因素,也可能提出了很多图表,还可能用了刚刚提到的经典的分析框架,但是从大逻辑上,仍然是不够清晰明确的,或者不够完备的。更有甚者,基本就没有大逻辑,东一句,西一句的人也不少。


分析一个公司值不值得投资,首先你得从最底层的逻辑出发,构建起这个问题求解的大逻辑框架;第二步才是逐步展开大逻辑下的小逻辑,直到最具体的数据和案例等。


比如,一个公司值不值得投资这个问题,大逻辑一定不能少了如下四个要素:


第一、公司未来发展是否向好,它是不是一家好公司。量化来看,就是未来值多少钱。这是你做一笔投资的退出价格。


第二、公司现在的卖价,是否足够有吸引力。即使一家未来非常向好的公司,如果现在估值已经足够高,那显然也不是一个值得投资的标的。


第三、时间维度。从现在到未来,需要多久,这最后表现为投资的IRR,这才是一个通行可比的标准。


第四、犯错概率。也就是你所有的分析,到底有多少把握是准确的。如果不准确,有没有办法通过敏感度分析来降低犯错的可能性。


要回答好我提出的那个「简单」问题,这四方面的论述,都必不可少。最差,你也不能少了前两个部分,因为任何一项投资,都必须涉及成本和目标价两个维度。


然而你会发现,我们的小筒子,绝大部分的分析,都围绕在第一个维度上了。即花了很大力气去论证,这个公司到底是不是一个好公司,未来能不能在竞争中胜出,等等。


可是如果你有大逻辑的概念,你就知道,如果这个公司现在没有合理的有吸引力的价格,哪怕它再好,从投资这个生意上,它也不是一个好的对象。


3


事实上,除了面试当中,我们需要运用逻辑化的思维,让面试官快速了解我们的思维过程和思维质量,哪怕在日常生活当中,逻辑的运用,也是随时随地发生的。


比如我身边一些同样在写公众号的朋友,不少人的文章,都有这种情况:


读一遍觉得文章特别牛逼,写得特别好,但是读完之后,发现很难描述清楚对方文章表达的是什么,脑子里也很难留下清晰的印象。


除了写文章,有时你和别人聊天,也一定会遇到这种情况:


你和对方聊了两三个小时,对方讲的每句话,你都觉得超厉害,随口就是金句,但是讲完之后,你去回想,你不知道对方表达了什么,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在脑子里留下来。


这些问题还广泛存在于:


我们在写工作报告时,在写项目计划时,甚至在学校里写一门课程作业时。


人们习惯想到什么写什么,说什么,去表达什么。人们并不习惯把信息有组织有条理地先在脑子里做预处理之后,再输出出来。


这即是所谓的逻辑。


因为缺乏逻辑,所以表达的东西才会显得没有条理,不清楚。因为不清晰,没有结构化的层次感,信息的接收方,就会很难留下具体印象。


4


我常常和身边的朋友说,有效的沟通,一定是富有逻辑的。无论是这种沟通是基于书面的形式,还是口头表达的形式,皆是如此。


有逻辑是什么意思呢?包括两层很基本的含义:


第一,逻辑的展开应该要有完整的逻辑过程,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有些时候论证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但是论点和论据通常必不可少。


第二,逻辑的组织,要有框架性,意思是你整个表达,必须要能统一在一个大框架下面。


比如我刚刚提到的,如何论述一家公司是否值得投资?


第一,完整的逻辑展开过程,包括了你认为这家公司是个好公司,这是第一个大的论点。


之后你就得找论据来支撑它,比如好在哪里?产品还是定价还是市场还是竞争策略还是团队?如果你的论据本身又可以单独构成一个论点,那你就还得继续深入找到更具体的论据来支撑。


比如你认为它是一个好公司的论据之一是产品好。那产品好本来又是一个二级论点,那么它的论据又是什么?可能你就得去考察它和竞争对手的产品对比,一些消费者反馈数据,等等。


一个完整逻辑展开的过程,其实就是分析问题,不断深入的过程。很多筒子说分析问题深入不下去,其实根本上,也就是不知道逻辑如何展开。


第二,组织逻辑的框架。前面我已经提到了,就是你要用投资涉及到的四个大方面,去组织你的所有分析。


事实上,这一框架,又来源于一个最朴素的计算投资收益的公式:


卖出价(未来公司值多少钱)/买入价(投资的成本)-1


5


表达没有逻辑是病,得治。


好消息是,逻辑思维的能力,完全是可以通过练习培养出来的。


只会表达观点,不会寻找展开论据来论证,是很多同学的表达最后变得贫瘠匮乏最根本的原因。


比如你问他为什么买这只股票,他说会涨。你问他为什么,他大概能扯几句,但是没办法很深入地用不同论据来支撑这个观点。


一个行之有效又方便操作的练习逻辑表达能力的方式是:


凡事逼着自己说出个一二三四来。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拥有任何一个观点,你都能说出几个不同的论据来支撑它,不要说完观点就结束了。


比如我自己,回想起来,就是当年准备托福考试口语部分的题目时,疯狂练习了一个礼拜的答题模式,自此以后,就对这种逻辑化的思考问题的模式上瘾。


考过托福的同学都知道,托福的口语题目,经常是这种形式,问你一个问题,然后让你在60秒之内用口语作答,回答中还必须包括例子来支撑你的观点。


比如一道典型的托福口语题目:


What’s your favorite city?why?


Use details and examples to support your answer. 


这里的details和examples其实就是评分的关键,很多考托福的同学并没意识到这一点,以为是发音是关键,其实并不是。托福口语考核的核心是,你能不能用有逻辑有条理的方式去表达你的观点。


所谓的细节和案例,其实就是我刚刚说的论据,因为这样的问题,论点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就是你喜欢哪个城市。如果你不能找到几个好的论据来支撑,那么你的表达就显得无效,就拿不到高分。


当年我为了准备口语考试,就花了一个礼拜疯狂逼自己在一分钟之内快速思考出至少三个「论据」来支撑我的任何一个观点。


比如,我最喜欢的城市是杭州。为什么? 因为


1)它非常漂亮,有举世闻名的西湖。


2)这里可以感受到最时尚最先进的理念,因为它位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上海仅相距200多公里。


3)它有悠久的历史,有非常丰富的传统文化,如有南宋御街,有建校1897年的浙大。


仔细去看答案,你就会发现,这三个论据各不相同,每个论据第一句话又是一个二级论点。回答既有细节,又有例子,还有数据。这就非常符合「有逻辑」这个要求,也可以让听者非常容易抓到你表达的要点。


换个答题方式,我喜欢杭州,因为


它很美,它有西湖,它有浙大,它很漂亮,它文化丰富……


你听完就会觉得毫无层次和逻辑感,觉得这是一个每句话都在理,但是整体却很糟糕的答案。


第二种方式,恰恰是人们更习惯的表达和说法方式。因为逻辑这种东西,并不是生来就有的,尤其是在中文这种语言环境里,人们更喜欢「意会」而不是「言传」,这进一步削弱了逻辑在语言中的地位。


6


毫无疑问,一个有效的沟通和表达,逻辑的力量是不言而喻的


要让别人更好地理解到你的意思,要让你的表达,在最短时间内,最大程度上传递给听者或者读者,要让他们尽可能地不歪曲误解你的愿意,逻辑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人们常常说,自己心里知道,但就是讲不出来。或者说,一讲出来,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再或者说,一讲出来,别人理解到的,就不是表达者本身的意思了。


这一切,都是因为表达(无论是说还是写)缺乏了应该有的逻辑。


只有当逻辑成为了一种自觉,你的表达才能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想要的效果。


而这,也就是包括马云爸爸在内的所有演讲大师最根本的秘密。



末尾放一首马云爸爸最新单曲,好听坏了,已经单曲循环一整天,为爸爸打Call!


风清扬-马云&王菲 来自秦小明 03:46


  赞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托福口语中的逻辑问题,你知道吗?
如何有逻辑的思考和表达?
麦肯锡咨询总监分享:金字塔原理的解读与运用(分析问题的逻辑)
50个论点论据的英汉互译,作文口语肯定用...
[转载]嘟嘟的托福备战心得
【津味儿托福】托福独立写作中的“金木水火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