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策略(二) 中国古代史高考42开放性题突破
技巧1、开放性42题解法
高考开放探究型试题是考生最难驾驭的题型,对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较高。
1.命题思路
以一个或两三个性质相同而编撰或解释不同的历史案例作为切入点,用小切口纵向剖析或比较分析的方法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设问特点
该题型一般采用比较分析的设问角度,运用所学历史思维方法阐释两个或多个历史案例有哪些不同或相同的原因。
3.题型功能
有利于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用不同的视角来认识历史事物,是当今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
4.应试策略
步骤
答题策略
认知案例
①明确案例性质:史论、史料、教科书、新闻报道、考古发掘等
②看案例个数及设问方向:一个案例一般是让学生分析案例体现的历史信息并分析原因。两个以上的案例一般是从比较分析的角度设问
透析案例
明确设问方向后,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组织答案要素,在草稿纸上列出答案提纲
践行案例
依据答案提纲,写出细致的答案内容
[例1](2018·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12分)
【解题思路】
认知案例
案例选取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要求提取有关人物评价的相应等级,并予以说明
透析案例
《汉书·古今人表》对历史人物的等级划分未必客观公正,带有浓厚的思想倾向,但客观上反映了作者提倡的和那个时代普遍流行的思想观念
践行案例
解答本题时,考生要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围绕材料主旨——东汉史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拟定论题,可以从东汉史学受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或东汉史学所反映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等角度拟定论题;说明要围绕论题,以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为依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规范答案】 示例:
看法:东汉史学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说明:史学家把历史人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体现了儒家“礼”的思想,维护等级秩序;等级划分的依据体现了儒家“仁”、仁政的思想;尧、舜、周文王等都是被儒家称颂的统治者,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们等级最高;而秦始皇、夏桀、商纣王等是人们眼中的暴君,等级都排在后面。西汉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其影响深入社会各个方面,材料中的现象正是对此的反映。
2.(2020·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宋代历史,海内外学者著述颇丰,叙述各有侧重,如《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宋史:文治昌盛与武功弱势》等,这些书名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特征的理解。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12分)
[解析]题干材料展现了海内外学者关于宋代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著述,要求考生自拟一个能反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时代特征的书名,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论证时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即可。
[答案]示例:
书名:《中国古代文明的迟滞与彷徨:明清》
论证:明清两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这一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由辉煌逐渐走向衰落,逐渐落后于世界大势。
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明朝废除宰相制度,设内阁,强化了皇权。清朝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经济上,封建小农经济持续发展和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在江南一些地区和行业出现。
思想文化上,王阳明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反专制的民主启蒙思想出现。李贽是我国反封建礼教的先驱。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等进步思想家对理学进行反思批判,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但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传教士东来,出现西学东渐的现象。京剧形成并发展。
总结: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繁盛与危机并存,中国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处于劣势地位。
技巧2、熟悉开放性42题的技法
1.从能力要求上看
试题注重考查考生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项基本的能力要求。
2.从考查目标上看
近几年高考探究型试题以社会重大时事热点、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学术争论为载体,以学科知识为依托,突出历史学科的价值导向功能。
3.从考查内容上看
近几年高考探究型试题重视对历史主干知识的依托,选取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试题命制灵活,在覆盖面上属于小切口、深内涵,重视对背景、结果及影响的探究。
4.从开放角度上看
开放性试题是与传统问题中条件结论的“封闭性”相对而言的,它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有变通的能力,是否具有知识迁移的能力,是否具有创新能力。近几年设问的开放性日益增强、答案设计上也日益体现多元化。
[例3](2017·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中国
外国
14-15世纪
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
废除丞相制度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
16世纪
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
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
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
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
17世纪
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
茶叶大量输往欧洲
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郑成功收复台湾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
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上表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12分)
【解题思路】(1)本题列举了14-17世纪中西方若干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领域的重要史实,要求考生提取信息并形成论题,进行论述。该题考查的关键能力,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层级;考查的学科素养,囊括了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
(2)本题旨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探究和论证的能力。试题通过表格形式列出了14-17世纪中西方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的对比蕴含着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题目要求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可以提炼多种信息,如中西文化的交流、中西社会制度发展趋向等,只要言之有理,体现出“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即可,阐述时注意史论结合。
(3)解答本题的方法技巧
①审题: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②论题:中外对比,提取中外历史信息,写出论题。③阐述:论题、阐述具有开放性、多样性。
【规范答案】示例:
论题:全球化有利于文明的交流。
阐述:①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文明的交流。
②新航路开辟后,中国的茶叶、瓷器大量输往欧洲,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美洲的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有利于中国人口的增长;欧洲传教士东来,传播了天主教,也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同时传教士也把中国文化传播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的进步。
③新航路开启了全球化进程,加速了人类不同文明间的交流,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4.(2020·山东省高考等级考试)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东汉永和五年、唐天宝元年、明洪武二十六年)的人口密度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1   图2
图3
——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人口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12分)
[解析]本题设问是“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人口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根据设问要求,第一步要分别分析三幅图中的人口分布信息,找出图中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第二步是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等方面说明人口分布密度高低的原因,此时要注意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多是政治环境好,或者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第三步要明确指出三幅图分别对应的历史时期。
[答案]图1:南北人口密度差异明显,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最高,南方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这与东汉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南方经济欠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1为东汉(永和五年)。
图2: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在长江下游地区(江浙地区)。这与明初政治中心在南京,南方经济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2为明代(洪武二十六年)。
图3:黄河中下游、长江下游地区人口密度都相对较高。这与唐朝政治中心在北方,江南经济不断开发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3为唐代(天宝元年)。
wechat:15155824164
qq:714216171
点击“历史乐趣坛”,关注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4年高考历史考前10天做题方法总结:观点评述类大题
【名师专栏】历史开放型试题解题技巧
东北师大附中名师教你备战高考(历史篇)
【历史】2017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第42题的命题特点及解答思路
湖北省恩施州2018届高三一检文综历史阅卷分析报告
高考历史小论文解题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