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由、权利与良知:三个值得深思的故事

自由、权利与良知:
三个值得深思的故事
文:网络丨编辑:Kuange、李强
 

自由是人的天性,但总有人愿意把自己关在笼子里;财产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但却常常被践踏;良知能够对抗暴力,但总是缺位。

自由:笼中鸟惧怕飞翔
著名学者刘军宁曾说:“自由来自于人性,来自于造物主。人性是不变的。从我们的祖先到现在,人性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我们现在爱自由,我们的祖先也一定是爱自由的
然而,这种爱自由的天性,常常被制度禁锢,被谎言遮蔽,以致“保卫剥夺他们自由的制度”竟然成了不自觉的习惯。
清末,法国使臣罗杰斯对清朝皇帝说:“清朝的太监制度将健康人变成残疾,很不人道。”
 
然而,没等皇帝回话,贴身太监姚勋抢嘴道:“这是陛下的恩赐,奴才们心甘情愿。怎可诋毁我大清国律,干涉我大清政务?”
 
故事的真实性待考,讲述的道理却耐人寻味。
笼中鸟认为飞翔是一种病。他们宁愿折断自己的羽翼,也不愿跟随自己的本能,逃离方寸,去追寻自由。
 
权利:财产权是第一权利
 
十八世纪时,德国皇帝威廉一世曾在波茨坦建了一座行宫。
 
一次,他在行宫里登高远眺波茨坦市的全景,却被一座磨坊挡住了视线。皇帝大为扫兴,认为这座磨坊“有碍观瞻”。他派人与磨坊主去协商,打算买下这座磨坊,以便拆除。
 
不想,磨坊主坚决不卖。皇帝大怒,派出卫队,强行拆除磨房。
 
倔犟的磨坊主向法院提起诉讼。让人惊讶的是,法院居然判皇帝败诉。并判决皇帝在原地按原貌重建磨坊,并赔偿磨坊主的经济损失。皇帝服从地执行了法院的判决,重建了这座磨坊。
 
数十年后,威廉一世与磨坊主都相继去世。磨坊主的儿子因经营不善而濒临破产。他写信给当时的皇帝威廉二世,自愿出卖磨坊。
 
威廉二世接到这封信后,感慨万千。他认为这座磨坊是德国司法独立和审判公正的象征,应当永远保留。
 
于是,威廉二世便亲笔回信给小磨坊主,劝其保留这座磨坊,以传子孙。并赠给了他6000马克,供其偿还所欠债务。小磨坊主收到回信后,十分感动。决定不再出售这座磨坊,以铭记这段往事。
 
十八世纪中叶英国首相威廉·皮特曾说:“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屋子可能很破旧,风能进,雨能进,但是国王不能进。
 
私有财产是其它一切权利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人类自由和尊严的根基。奥地利学派领军人物霍普,将财产权的重要性上升到伦理的高度。他说: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财产权对穷人的重要性和神圣性
德国:磨坊当道 (多图)
波茨坦市郊的磨坊
磨坊的故事(201902)
(158)司法公正的丰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