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战定乾坤——黑斯廷斯战役 | 追寻黑暗时代
如果没有诺曼人,一切将会怎样?贪吃的朱特人和盎格鲁人不会融洽地结合在一起。他们仍然步态蹒跚,大腹便便,懒散冷漠,从来不会想到英雄主义的辛苦劳作、沉默或忍耐,这些把人引向宇宙更高境界的品质。
 
——托马斯·卡莱尔《腓特烈大帝》

1066年的诺曼征服算得上是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事件了,当然,也没有其他事件比它更让人莫衷一是的了。人们既把诺曼征服看作是英格兰历史上最让人扼腕叹息的失败,也把它视作英格兰日后强大的奠基之举。

 
 
黑斯廷斯战役
 
10 月 14 日早上 9 时许,威廉在骑兵和弓箭手的掩护下,沿着洼地中的阿森小河(Ashen Brook)北岸,在英军阵地下方布置好了军队,战役正式开始。我们无法知晓诺曼军队的确切人数,但有理由相信应该有 7000 —— 8000 人之众。
 
法军和佛兰德斯军团组成了右翼,布列塔尼军团在左翼,而中军是由威廉亲自率领的诺曼军团,其人数超过了左翼与右翼的总和。
 
我们同样也无法知道英军的人数,《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和弗洛伦斯的《编年史》都记载了在战争开始阶段,哈罗德处境十分危急,如果事实确实如此的话,那么说英军在人数上不及法军也不无可能——至少在开始阶段。
 

(哈罗德· 戈德温森伯爵加冕成为国王,佩带着礼仪佩剑,手持权杖、王权宝球,头戴王冠,出自贝叶挂毯,下同)

诺曼弓箭手率先发起了进攻,战斗打响。他们前移至英军防线约 91 米之内,短弓齐射,试图打乱英军的队形,消灭英军士气。但是此轮弓箭攻势没有奏效,大多数的箭都被英军近卫军的盾牌挡住了。诺曼弓箭手用光了备用箭,只好撤退,接下来上阵的是全副武装的步兵。
 
此轮步兵进攻的目的是撕开英军防线,一旦奏效的话,骑兵将趁机长驱直入,击溃英军。诺曼步兵与英军正面交锋了,英军向他们投来各种投掷物,其物之重、其势之猛让诺曼人大惊失色。
 
当英军防线合拢时,英格兰人与丹麦的专业雇佣兵对诺曼人发起了一轮猛攻,而诺曼人的盔甲和盾牌抵挡不住威力强大的丹麦长斧。在诺曼军队西侧的左翼战场,也就是斜坡最为平缓的地方,也许最先与英军交火的布列塔尼军团受到了强烈抵抗,惊恐溃退至沼泽洼地,也打乱了跟在他们后面的左翼骑兵的阵线。

 
(黑斯廷斯战场示意图)

这时,哈罗德军队的右翼看到敌人的退缩,那些装备粗劣的民兵武装就奔出阵列,乘胜追击——贝叶挂毯上就描述了这个场景。
 
诺曼军队见状纷纷溃逃,恐惧在战场上蔓延开来。在此关头,威廉出现在队伍前方,带领骑兵截断了那股追击的英军的去路,大多数英军都被砍倒在沼泽地和英军大帐之间的开阔地上,这片空地表现在了贝叶挂毯上,今天在古战场遗址上也可以看到。有些被困的民兵爬上了小山丘,又抵抗了一番,最终都被歼灭,这个细节也表现在了挂毯上。
 
其实,挂毯之所以表现这个情节,是因为这一事件对哈罗德战局的影响,远远大于其整个右翼军队遭受的严重削弱,就是这场混战导致了哈罗德的兄弟格斯和莱奥温的双双阵亡——他们在地面混战时,死于诺曼骑兵的刀下。损失了格斯和莱奥温以及他们的家兵,对哈罗德来说是个灾难性的打击。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跛了足的英军只好按兵不动,等待增援部队的到来,开小差的士兵逃进了浓密的森林里。
 
 (诺曼公爵威廉要求哈罗德发誓,支持他索取英格兰继承权)

同归于尽的骑兵进攻
 
对诺曼人来说,战局的发展并非如其所愿。威廉必须当机立断,决定下一步战略,而他的决定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特别是那些身经百战的雇佣兵首领——他决定启用诺曼主要的骑兵力量,发起一次全面进攻,来冲破还在顽固防守的英军防线。
 
骑士中队纵马奔上山丘,他们咬紧牙关,狠命地抽打着惊恐的坐骑。他们一旦进入英军的投掷射程内,迎面袭来的是冰雹一样的标枪、投斧和绑着石头的击棍。威廉的骑兵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骑兵,而是骑在马上的标枪手,他们手中的标枪是用来刺捅投掷的,而不是当作长矛来用。
 
最终的结果是,英方借助于有利的倾斜地势、投掷器的威力和近卫军的长剑与斧头,打消了诺曼人撕破防线的企图。诺曼人经过一番拼死搏斗,想要靠近英方防线,但最终仓皇溃退,人员与马匹损失惨重。
 

(诺曼人建造入侵英格兰的大型船队)

然而,英军见到诺曼人逃跑,部分防线的士兵又擅离位置,赶上去追杀逃跑的敌人。威廉公爵见状,就又带领一支骑兵小分队,攻其侧翼,将追赶的英军士兵消灭殆尽。
 
经过几次这种不明智的追击,英军防线已经变得十分脆弱,无法再坚守整个山脊,于是英军以军旗为中心向山头集合。
 

最后的抵抗
 
战斗的胶着状态持续到了下午,威廉调动了弓箭手、骑兵和步行的所有军队,协同行动。
 
此时,诺曼军队也许已经强行占领了山脊侧翼,英军阵地已经缩小到了今天修道院所在的位置。英军近卫军纪律严明,作战勇猛,诺曼作家们对他们的战斗技巧和勇猛顽强十分钦佩。

下午时,威廉已经能够调动弓箭手来助攻了,因为贝叶挂毯上显示出有载重马车将弓箭手的补给箭运送到了战场上。现在,他们调整了发射角度,向空中射箭,箭矢纷纷飞过诺曼骑兵的头顶,落到了英军的头上。很显然,这对已经精疲力竭的防守英军来讲,无异于雪上加霜,最终成了致命性的打击。

(黑斯廷斯战役中,诺曼骑兵遭遇到防御严密的英格兰“盾墙”)

贝叶挂毯在反映战争的这个阶段时,画面上满是向前冲锋的诺曼弓箭手,个个满弓扣箭。在挂毯的主画面上,还重点反映了几个面部受伤的英方军人,一个逃跑民兵的脖颈和眼睛上插着长箭。
 
根据一个至今无法撼动的故事的记载,哈罗德就是这些被射中眼睛的人之一。这个故事依据的可能是贝叶挂毯中的一个著名场景:一个人抓住一枚射入眼睛的长箭,图画上方配有解说文字“哈罗德国王死于此”。
 
10 月中旬,天色早早就暗了下来。英军大营遭到两面夹击,虽然近卫军仍然严防死守,保卫国王,但最终力竭。
 
一部分诺曼军人终于冲破防线,来到哈罗德国王身边。当时,哈罗德国王因为受伤,正躺在或蹲伏在军旗之间,诺曼骑士们冲到他跟前,将他砍成碎块。一个人把剑刺入他的胸部,另一个人砍掉了他的脑袋,第三个人将他开膛破肚,最后一个人砍下他的大腿并拎走。
 


傍晚5点钟左右,太阳落山了,英军近卫军虽然兵力不足,但仍进行着有组织的抵抗。根据普瓦捷的威廉的记载,战场上有些地方尸体垒叠过多,以至于死去的人都无法倒下去。
 
哈罗德受伤并死亡的消息一经传播开来,很多士兵都逃跑了,“有人骑马,有人步行,也有人走主路,大多数都是沿小路逃走了”。当时战场上夜幕已经降临,在这种极端情况下,英军余部的英雄末路令人感叹。部分英军在后防线上重新集结在一起。
 
在傍晚 —— 6 点之时,诺曼骑兵试图消灭这一部分英军,他们向沟中发起猛攻,但是遭到了顽强的抵抗,付出更多死伤之后,才最终控制了这个据点。该地点后来被称作“马尔福斯沟”(Malfosse)、“罪恶之沟”。
 
威廉效仿法兰克国王查理曼惯常的做法,下令修建了一个堆石标来纪念这次战斗。这个石堆一定是建在了卡德贝克山的制高点那棵老苹果树的位置上,因为这个地点常被称为“石堆”。
 
根据诺曼习俗,哈罗德国王的遗体,或者说尸体碎块,经他的情妇确认得以收回。据载,他的遗体最初被埋葬在海边,如果此说属实,那么他的遗体后来确实再经迁移,安葬在了沃尔瑟姆(Waltham)自己的坟墓里,该坟墓至今犹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决定英国历史走向的命运之战
诺曼征服——维京扩张系列三
征服者威廉的“诺曼舰队”的英格兰“登陆”
欧洲版“清明上河图”,记录了这场让英国诞生的战斗|文史宴
不列颠的那点事(二)之为什么英格兰说法语?(下)
简明英国全史(三):法国来的的诺曼人征服了不列颠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