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研究高考是每一位教师的必修课

2020年高考全国卷在传承与连贯的基础上,又呈现新的特性,加强了高考综合改革和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协同,在更高水平上推进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质量的提升。

2021年我省将进入新高考,因而可以理解,高考命题方向仍然会紧扣时代脉搏,着眼于弘扬中国精神,引导当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奋斗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加注重核心素养考察,选材上将更为丰富多样,在题型设计上会大胆创新,考题可能更加灵活多变,能力考察越发突显,更加注重检测学生综合素养和品德修养。

首先,认清高考功能。教师要认识到新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高考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已经转变为“高考引导教学”。所以,认真研究高考应成为新高考背景下每一位教师的必修课。

其次,明确改革方向。从今年的高考试题中,我们也能够感受高考考试内容的改革方向,即以核心价值为引导,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学科关键能力为重点,以必备知识为基础。

第三,关注学科特质。比如政治高考试题中文化学试题可以有哲学方法论答案要求,经济学试题可以有党的领导、制度自信等政治学答案要求等。地理是文理兼备的学科,且大学相关专业多属于理(工)科。在新高考不分文理,只有学科选择的大背景下,高考地理从侧重文科逻辑向侧重理科思维过渡。

因此,在教学方面,中学教学要以学科基础知识为载体,以促进学生学科素养为目标,基于情境的教学和考试命题已经成为落实核心素养和测试学科能力的重要手段和实现形式。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重在有序思维训练。充分挖掘设问方式,培养学生合理运用学科思维方式方法,有效整合相关知识,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多维度发展学生学科素养。

在备考方面,要改变过去只重视“知识点的灌输与记忆”的误区,帮助学生完善“问题解决”的整个思维过程。重点关注常被忽略的两个节点:一是获取和解读信息时,不能停留在提醒学生认真审题,还要让学生形成对“试题情境”、“信息结构关系”、“类似问题”等试题表征进行归纳的能力,这样才能顺利分类问题、关联相关问题图示进行解题。二是加强学生评估问题解决效果的能力与意图。指导他们在解题全过程中进行自我监测与调整,从而实现问题的最终解决。

2020年高考在守正中创新,在改革中稳进。2020年高考落下帷幕,留给我们前瞻2021的思索,对备战2021年福建新高考具有方向性与启发性的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遵化一中史文印:潜心教海与时进 杏坛放歌四十年
【评价】林江泽 齐腾达︱高考语文试题的情境化设计特征及启示
中国教育学会新课程“领航计划”第6天学习记实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新策略
【富中·教学】研真题,明得失——富平中学开展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真题说考卷活动
观评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必修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