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桃核承气汤及其临床应用
本方是由调胃承气汤加桃仁、桂枝所组成。可用以治疗下焦蓄血、小腹疼痛拒按、大便色黑、小便自利、至夜发热、甚则谵语如狂、脉沉实等证。

文/陈士奎

《伤寒论》的桃核承气汤是一首活血化瘀复方。后世医家宗本方之旨,加减变化,广泛应用临床各科,治疗多种急、慢性疾病,均获得较好疗效。

日本汉方医家对本方极为推崇,每见治验报道。现复习有关文献,结合个人临证治验探讨如下:

一、方剂组成及分析

原方组成:桃核五十个(去皮尖),大黄四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芒硝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现今常据其配伍比例折合常规用量,水煎分二次服。

本方由调胃承气汤加桃仁、桂枝所组成。张仲景用以治疗下焦蓄血、小腹疼痛拒按、大便色黑、小便自利、至夜发热、甚则谵语如狂、脉沉实等证。

方中以桃仁为主药,桃红有通降破血祛瘀、润燥通便的作用;辅以大黄,大黄苦寒沉降,以峻下实热,泻下通便,行瘀破积;芒硝咸寒软坚,同时可增强清热消瘀之功效。

尤其微妙的是合桂枝,一则桂枝味辛,辛则行,行气血,气血行,瘀则除;二则桂枝性温,血脉得以温通,血脉通行,瘀血则消;三则桂枝味甘,以矫大黄、芒硝之大苦大寒,防止苦寒伤胃;四则桂枝有降逆之功,以降瘀血,防其上冲之势。

复方中用甘草缓大黄、芒硝之峻,又顾护胃气,防苦寒泻下而伤正。

五药相配,严谨精当,共同起着破血下瘀的功效。

二、临床应用

(一)痛经、经闭

本方用于血瘀所致痛经和经闭,有较好疗效。

《柯氏方论》说:

“桃仁承气汤与女子月事不调,先期作痛,经闭不行者最佳”。

《方舆輗》指出:

“经血欲来,腹痛不可忍,甚则失心妄语者,以桃仁承气汤攻之,二、三帖痛失如神。此证经年不愈或患成宿疾者,宜每月经期时用桃仁承气汤二、三帖或四、五帖得以定痛,即停服,至下月经期之间缓服逐瘀丸散之类,至期时服桃仁承气汤,过期后复服缓攻药如前,如是回还四、五月,则数年之滞患亦得痊愈矣。”

《古方便览》曾记一血瘀经闭病案:

“一妇人,经水不通,已三月矣,小腹硬满,结痛如刺,叫号动邻,与此方五十余剂痊愈”。

可见,只要辨证准确,属瘀血之证,见经水色紫有块,小腹胀痛剧烈,块去痛减,舌有紫点,脉沉弦等。服本方可获疗效。

病案举例:经闭腹痛

赵某某,女,25岁,未婚,某机械厂话务员,于1975年7月21日就诊。

自述闭经伴小腹痛一年半,时觉乏力,睡眠欠佳,大便时干燥,经妇科检查未见异常。

其面色晦暗,口唇紫暗不润,舌质尚正常,舌苔白微腻,脉沉弦微滑。

证属胞宫瘀血兼气虚。

用桃仁承气汤加党参、香附,水煎服。

服三剂后经水来潮。复诊时嘱25天后再服上方三刘。

追访得悉,按上方服后月经又来潮,继后月经正常。

(二)产后腹痛

产后腹痛见于产后恶露不下(胎盘残留),产后感染等,属瘀血者当用桃仁承气汤治疗。

如《总病论》说:

“桃仁承气汤治产后恶露不下,喘胀欲死,服之十有十效。”

《方机论》也说:

“小腹急结如狂,胞衣不下,气急迫息者,产后小腹坚痛,恶露不尽或不大便而烦躁或谵语者用桃仁承气汤。”

病案举例:产后发热腹痛

邢某某,女,40岁,已婚,某商店营业员。

因流产后感染、发热住院,经用抗菌素治疗热退。现两侧小腹胀痛,左侧小腹时有针刺样疼痛,兼见腰痛、头晕、失眠,手足发热,至夜尤甚,经血色暗,经前痛甚。面色不华,口唇紫暗,舌微红,苔薄见黄,脉沉有力微数,腹部触诊左下腹部有轻微压痛。

证属下焦瘀血,瘀热未尽。

治以活血化瘀,理气清热。

用桃仁承气汤加香附、银花,水煎服。

服二剂后诸证悉除。

(三)瘀证癫狂

张仲景说: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

《血证论》也一说:

“……瘀血在内,亦谵语见鬼,……桃仁承气汤治之。”

近亦屡见报道用桃仁承气汤治疗精神病,有一定疗效。

病案举例:瘀血如狂

王某某,女,30岁,已婚,某生产队社员,于1975年1月24日就诊。

因早产后小腹作痛,伴腰痛,继见悲伤欲哭,时又大笑,不能自主,劝说不止,遂来诊治。

该患者体质尚佳,时言语不休,诉说胸中憋闷,小腹疼痛;时又沉默寡言,问不答话。脉沉实有力,舌苔白,舌质正常。

证属早产后下焦瘀血,小腹作痛,其人如狂。

投以桃仁承气汤加麦芽,水煎服。

服三剂后复诊,如狂之症消除,只觉小腹微微作痛,胸中郁闷。

再投桃仁承气汤加麦芽、香附、百合,再服三剂而愈。

(四)瘀血头痛

《青州治谭》说:

“妇人,久患头痛,诸药不效者,与桃仁承气汤兼桃仁散有效。”

笔者用本方加川芎治疗血瘀型三叉神经痛、脑外伤后头痛、头晕伴便秘者,可取得较好疗效。

病案举例:血瘀头痛

李某,女,67岁,患三叉神经痛六年,反复发作,发作时头痛难忍,牵连牙齿,口难张开,号叫呻吟,于1977年4月15日就诊。

病人体质尚佳,表情痛苦,大便秘结。脉弦涩,舌见瘀斑,苔腻。

证属血瘀头痛,用桃仁承气汤加川芎。

取桃仁15克,川芎20克,大黄10克,芒硝10克,桂枝10克,甘草15克,水煎服。

服药二剂后,大便通,头痛止,经月余未见发作。

第二次复发时,脉证同前,又投上方,再连服二剂而获效,继后未见发作。

(五)癌肿

《识病捷法》说:

“桃仁承气汤治噎膈有积血者。”

噎隔常见于食道癌或胃癌。近来亦见报道膀胱癌、子宫肿瘤等按下焦膀胱蓄血辨证,用本方治疗而获疗效。

病案举例:膀胱癌

刘某某,男,52岁,己婚,某建筑工程队工人。

1971年3月经某医院检查确诊为膀胱癌。因症状加重于1972年11月30日来诊。就诊时见尿血、尿痛,伴排尿滞涩难通,甚则排尿终末疼痛难忍而有恐惧感。

患者一般尚佳,精神良好,饮食如常,大便时干燥。

检查见阴茎部及小腹部明显触痛,脉沉滑,舌质紫暗,苔腻。

尿检:蛋白 ,白细胞 ,红细胞满视野。

症属膀胱蓄血。蓄血于下焦,故舌质紫,小腹急结疼痛,瘀血碍膀胱气化则排尿滞涩,损膀胱脉络故见尿血。脉滑苔腻示湿毒内侵。

治以活血化瘀、利尿解毒之法。

取桃仁承气汤加蒲公英30克,银花30克,竹叶5克,石苇30克,半枝莲30克,水煎服。

二诊:服上方三剂,从尿中排出如豆子大暗褐色胶状凝血块数枚。随后排尿疼痛明显减轻,但小腹部仍隐隐作痛。

尿检:蛋白 ,白细胞 ,红细胞1~4个。按上方加五灵脂10克,水煎服。

三诊:又服三剂后,排尿疼痛基本消失,小腹及阴茎根部触痛亦明显减轻,尿色转清,尿量增加,诸证好转。嘱继服该方二十付,以巩固疗效。随访半年,病情稳定。

(六)吐血

《心法附录》说:

“吐血,胸中觉气塞,上吐紫血者,桃仁承气汤下之”。

《证治大还》也一说:

“吐血,势不可遏,胸中气塞,上吐紫黑血者,此因瘀血,内热盛也,桃仁承气汤加减下之。”

吐血一证,临床证见各别,若因火动血升,瘀血阻膈者当以本方为宜。此类吐血不可骤进止涩之剂,当以消瘀而少佐润下,使败血下行,才能得挫其势,桃仁承气汤恰合此意。

(七)痢疾

《名医方考》说:

“桃仁承气汤,痢疾初起、质实者,此方主之。若初起失下,反用固涩之药,以致邪热内蓄,血不得行,腹痛欲死者,急用此方攻之。”

笔者也认为采用通里攻下逐瘀法,有助于尽早地清除肠腔内细菌及其毒素,以控制病情发展。本方治痢正符通因通用之则。

本方在临床运用较广,还适用于胸或腰椎骨折早期出现疼痛、腹胀、尿闭、便秘者,以及腰扭伤作痛、阴道血肿、肛门肿痛、阴部损伤等。

所以《证治大还》说:

“打仆内伤,有瘀血者,使用此方也。”

另外还可治疗齿痛、龋齿痛,痘疾伴有热盛便秘者,头疮,淋血(膀胱炎、膀胱结核、膀胱结石等),眼结合膜炎兼便秘者,小儿蛲虫症以及胎死腹中等等。

三、临症加减

应用本方总的原则,体实者可用峻剂,即药量宜大;体虚、产后而有瘀血诸疾者,宜用轻剂,即药量要小,且宜加益气扶正之品。

随证加减:如血瘀头痛加川芍;

跌仆损伤、瘀血作痛加乳香、没药、红花、三七之类,

瘀血经闭加当归、香附;

痛经加元胡、蒲黄、五灵脂;

瘀血吐血、出血加三七;

血瘀发热加赤芍、蒲公英、银花等;

痢疾、肠炎加赤芍、黄连、白头翁等;

血淋挟瘀加金钱草、石苇、车前草、山栀子等;

胎死腹中加牛膝等。

四、应用本方的脉证要点

(一)脉象

脉多为沉弦有力或兼滑象,此脉示病人体实、证实,体实者方能承受攻下。

脉兼滑者,寸滑示胸隔有痰积血瘀,关滑示胃有食积痰饮或血瘀,尺滑示下焦血瘀。

但也有沉涩或沉结者,其脉必有力,示内有蓄血痰结,阻碍脉道。

若瘀血内阻而正虚者也有的见脉无力。

(二)症状

1、疼痛:血瘀不通必有疼痛,其痛有定处、拒按。或表现头痛如裂,或心痛如绞,或胁痛如刺,或腹痛且胀,或腰痛难伸。

2、面色多晦滞发暗,唇色紫暗,舌质紫暗或见瘀斑、瘀点,皮肤或见瘀斑、瘀点。

3、小腹急结症:如张仲景谓“小腹急结”正是用本方的适应证。

总之,桃核承气汤药味少而精,是活血化瘀的良方,应用时注意其脉证要点,则疗效速而捷,可得心应手。

文摘自《福建医药杂志》1980年2月

推荐关注:全新大家中医3.2,推出【工作室】功能,帮您树立个人口碑,积累优质患者,打造属于自己的中医工作室,助您实现“半日临证半日读书”的梦想。

本文来源于“大家中医”APP临床实践频道,欢迎下载使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此方价值千金,黄煌解析抵当汤
67.桃核承气汤
读经典活用经方:抵当汤
桃核承气汤应用经验转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22)——阳明里热夹瘀之桃仁承气汤方证
【经方习读】桃核承气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