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说“早睡早起”,可为何每次都不了了之?从阅读写作告诉你!

经常会听到朋友说:

我明天起要开始早起!

我以后要早睡早起!

我不能再熬夜了!

……

是不是很熟悉?说不定在屏幕面前的你也有过。

类似的宣言我们做了多少?可是最终呢?我们做了多少努力?为什么最后都不了了之了?

如果说有哪一场恋爱是我们必谈却屡屡受挫,对方已经明确拿着“你和我谈恋爱有好多益处,离开我投入其他人的怀抱会后悔”的牌子站在那里看着你,并且那牌子上还明确写着:好处和需要克服的事情1、2、3;离开的好处和坏处1、2、3。明明知道谈成了自己能有多大的受益,却死活找不到正确的靠近方式的,那就是早睡早起。


和“早睡早起”谈一场不分别的恋爱

看着朋友圈早上各种跑步打卡,发的美食诱惑,分享的早起后自己的效率,看着关于“早睡早起的好处”及“晚睡熬夜的弊端”的各种文章报道,于是乎,风风火火地给自己下了个简单的目标——从明天起我要早睡早起!

嗯,美好的愿望,然后呢?

然后看到一部好看的连续剧,熬夜通宵的时候不忘给自己提个醒:这剧情实在是太赞了!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然后朋友一约着外面唱K去,到10点的时候看了下手表,随后望着依然热火朝天的包厢,想了想:难得出来嗨,才刚开始不到一小时,还是算了吧,哪有出来KTV这么早就走的?下不为例吧!

打游戏打得正热火,桌面的闹钟提醒自己睡觉的时间到了,可一看队友们正在探讨着要去打副本,想:嗯,我是队里的一员,怎么可以错过,而且里面有好多奖励呢,难得打这么有难度的副本,算了,下不为例……

然后早上闹钟一响,眼睛打不开,随手把闹钟按掉,转个身继续睡,不忘自我安慰:嗯,昨天忙了一天,太累了,今天给自己犒个赏,多睡会吧,下不为例!

然后冬天的早上闹钟一响,记起了自己已经下定决心不能再“下不为例了”,双手伸出被子的那一刻又哆嗦地收了回来,抱着被子说:天啊,这么冷!算了吧,太冷了,受不了啊!让我多睡会,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


嗯,懒癌就是这么形成的

谁不想舒舒服服地睡到自然醒?谁不想不被打扰地去看完一整部电视剧,哪怕通宵也好?谁不想好好地打一场游戏?谁不想要这么轻松不需要什么动力的活儿?

然而不知你是否有发现,在众多的“下不为例”中,2016的脚步不知不觉已经走完了四分之三。

Frank的写作群在第一个星期只做了一件简单却又不易的事情:每天持续写一篇文章。是不是和早睡早起很像?每天早睡早起就好了!

看起来很简单的一件事,刚开始大伙信心满满,各种热情,打卡率最高;随着写着写着越写越不好写,已经开始有人断断续续,嗯,目前还没放弃。

是否联想到了我们的早睡早起?一开始信心满满,到后面发现越来越拖了,这两者这么像,到底为什么?因为不够坚持吗?

我们常说坚持,可是坚持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是一种自动回避痛苦的高级动物,你想坚持?算了吧,这不足以让你持续下去。

既然坚持是痛苦的,为什么有人能够坚持下去?

我想结合昨天Frank老师在写作群里做的“如何持续写作”的分享,通过阅读和写作,来谈一谈到底如何持续早睡早起。


早睡早起,请认真对待

【一、动机】

昨天的分享里面提到需要明确写作的动机。这里昨天Frank老师没有细讲,我想结合昨天下午和小伙伴@贝大湿一起做的“阅读方向和职业方向梳理”小组练习来分享。

写作的目的是什么?为了钱?这是利益上的,当没有看到获利时,会越写越没有动力。原因?嗯,在下面的内容里你会知道的。

那么,什么样的动机能够让自己更愿意去写作?

昨天下午和小伙伴的练习,起源于六子的“阅读私房课”,那是一份关于阅读方向的作业,我们两计划1小时左右搞定,最终却用了接近3个小时。相互之间梳理的事情很简单:

1、职业维度
2、兴趣维度
3、价值观维度

这三个维度一开始最大的方向就在于——我阅读的动机是什么?这和我的优势、兴趣、未来的职业方向、价值观有什么相关的?

都说很多大咖们成功的动机是为了钱,我想说:错了!或许有一部分是,但绝不是占大部分原因。钱只是因着他们的成功而来的!如果去听他们的分享,仔细去分析他们的话语和行为,你会从中发现他们共同的价值观:利他共赢。

今早有小伙伴在写作群里分享她写作的动机:为了给孩子留下点妈妈为他们写下的文字。很幸福温馨的动机,所以她写得很开心。

昨天的梳理中,我清晰了原本模糊的第二职业方向:亲子教育自媒体作家;结合自己的优势:亲子教育专业内容、自媒体的基础能力(文案);自己的兴趣:阅读、写作;以及价值观:投身教育帮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目前可以做的事情:可以通过写作的形式,将已有的经验分享出来,逐步打造自己的个人IP;同时积累经验,学习更多相关的内容。

(这里需要感恩一开始引领我走上规划道路的易仁永澄老师和幸福进化俱乐部,以及设计这份作业的六子,和我一起完成作业的贝大湿,还有曾像我提出相关建议的颜悬哉等等)

于是,在看到共同梳理出来的这部分内容时,我对自己的阅读及写作的方向及动机明确了,也知道为何每次写关于教育方面的内容,都是完全忘了时间投入其中的。

还说忙?一早不需要闹钟叫,自动起床(还比平时早)。

在进行永澄老师的“分身术训练营”功课预习时,接触到最多的一句就是:

谈任何事情先谈目的、目标,如果目的不清,那么这个事情做对了也没有用。

嗯,还在说:“我明天开始就早睡早起”?那么试着花一两个小时甚至跟多的时间去思考下面的问题:


静下来,思考

我早睡早起是为了什么?

我现在有什么优势是对早睡早起有帮助的?

我如果要做到早睡早起会遇到哪些阻碍?

对于这些阻碍我可以采取什么行动?

我早睡早起后,空出来的时间要做什么?

我为什么要做那些事情?

……

或许还可以添更多的问题,当我们对自己的目的越明确,动机越强烈(非功利性),那么可以持续的概率越大。

嗯,梳理之前,我想下面这个视频(因为每天熬夜到2点,26岁小女孩查出卵巢癌)会让你增强自己的动机,至少,不为其他,就为了自己的健康和家人朋友。(时长12分钟,建议静下来看看再做梳理)

每天熬夜到2点,26岁女孩查出卵巢癌,看哭全场!

收起视频
转到视频页

有了动机,那然后呢?

【二、自律+反馈】

都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行为不可取,可是我们那么多的“下不为例”不就正好证实了这么个不可取的行为?所有的持续都与自律有关。

或许你会说,我觉得我可以做到自律。可是,这只是个误区,心理学上,人往往会过高或过低地评估自己。

我在阅读和写作课中,收获的一点是:抱团。嗯,这是很多社群都在做的事情,但或许就是太平凡了,以至于被我们所忽略。抱团要的人数不在于多,而是彼此之间能够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你说加了好多早起团,但最后却失败了?

嗯,很多人一开始都失败了。人是群居动物,是需要反馈。为何早起团会失败?说说我自己的经历。

我记得有次加入了一个早起团,加了微信群,还记得刚开始打卡的时候兴致匆匆的,打完时不时去看看都有谁看了,都有谁点了赞,然后第二天继续欣喜地打卡。嗯,这感觉真好!

但是渐渐地,大家在群里面变得很少互动了,各自就是打个卡然后消失,仿佛就是在完成一个任务,没有任何交流。于是,打卡的人越来越少……我也是,打卡越来越没有动力,有一天没一天的打着卡,也在慢慢地开始不再那么早起床。

然而有一天,突然间有人私聊我:小娜,我经常早上看到你发在朋友圈的分享,感觉挺受用的,而且能这么早起来的人我都好佩服啊!但是这几天都没怎么看到了,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有没有需要帮忙的?

一看到这段话,瞬间又升起满满的能量,第二天继续早起打卡,继续发我的分享。

然而结尾并不像童话故事里“从此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生活”那般美好,持续没多久,那死气沉沉的微信群,让我的打卡继续开始没动力。

于是乎,索性约着那个早起团里几个比较坚持的人,自己重新组个小团,在小团里打卡,设定奖惩制度,彼此鼓励,一直到现在依然在坚持,但现在我们已经不需要每天去鼓励,也不需要太多的奖惩了。

每个人心中都渴望自己被看到,如果有人能一起,彼此间相互支持和鼓励,那么会走得更远,持续更久。久而久之,这会变成当不去做会觉得各种不舒服,不需要有人监督也可以做到。

如果要和“早睡早起”谈好恋爱,这“抱团”的技能绝对必须要get!

你说目的和抱团都ready了,顺便也理清了前面的问题,都准备好早起后要做的事情了?

很好啊!然后我们来看看写作和阅读中,可以借鉴的地方。

【三、PDCA】


计划、行动、检查、调整

记得我第一次尝试去写书评,这是完全没有接触过的事情,那时候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选择了一本自己从没接触过的领域的书,两个第一次,都是陌生的玩意,完全无从下手,结果不了了之。

第二次尝试书评,换了本熟悉领域的书,写倒是写出来了,但看着别人那书评的专业度,各种改,各种不满意,最后一火大删了,还是不了了之。

第三次尝试书评,同样是选择熟悉领域的书,这次写完了,我依然还是去看别人的书评,但更多的是去对比,为何同样的角度人家是这么写的?我跟对方之间差在什么地方?我自己的有哪些是可以肯定的?对方的这个角度,现在如果换做自己,会怎么写?

然后继续改,改完再对比,再改,再比……或者重新写一篇不一样角度的,继续重复上面的步骤。

- 做个小总结:

1、对刚接触的新事物想要一口吞,算了吧,洗洗睡;

2、对刚尝试的新事情,想要做到十全十美?完美主义还是去睡觉吧;

3、对新的尝试,如何完善自己?总结、借鉴、调整、行动。是的,复盘。

4、慢慢来,持续做。


美好的日出只有早起的人才能欣赏到

我们在说早睡早起,怎么就跑去说写作和阅读了?来看看相通的部分:

从高二开始我就一直都是2、3点才睡,早上7点起来,那时候觉得自己年轻,也仗着自己特有的学习优势,白天被大人压得死死的,晚上属于自己的时间啊!可以想熬多晚是多晚,反正又不影响第二天的功课,大不了在不喜欢的课上睡觉,回头再去借笔记看,照样能考好,想多自由有多自由!于是晚上就各种玩手机看小说。

这种习惯一直持续了5年,到后面早上不需要这么早起来了,一睡睡到自然醒的情况增多,甚至也有一睡一整个白天,然后晚上通宵,彻底黑白颠倒。随后因为工作的原因发现精力不足,开始意识到需要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

那时候满满的斗志啊,凌晨3点睡觉是家常便饭的我,一下子给自己定的是——10点半睡觉,5点半起来!然后每次看到这个目标,怎么都是睡不着起不来,毕竟对于一个资深的夜猫子来说,这简直是在谋杀啊!

现在看到当时的计划,如果能够回去,我真想一巴掌甩过去吼:“这位妹子,你这是在逗我吗?”

后来我改了计划:

①适应阶段:

本阶段再次分阶段进行,为期1个月,需达到最低要求:1点入睡,7点起来。

第1、2周达到目标:由原先的3点睡觉改为2点,每天早上起床时间不晚于8点半,前面3天允许入睡时间超过2点半,但需要一天比一天早,第二周起允许在2点左右波动,但不能超过2点半。第2周后3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提早入睡。中间允许2次没有达到目标。

第3、4周到达目标:根据第2周情况而定,在前面条件不变,时间提前1小时。中间允许2次没有达到目标。

②调整阶段:

调整到11点入睡,6点之前起来,持续1个月,中间允许3次没有达到目标,生病的那几天算1次

③优化阶段:

调整到10点半—11点入睡,5点半左右起来,一直持续。


早上多出来的时间:

①适应阶段:

可以写晨间笔记,时常半小时左右,正常地吃早餐

②调整阶段:

晨间笔记半小时—1小时左右,时间较为宽裕了,可以写的东西更多。照样可以正常吃早餐,多出来的时间阅读。

③优化阶段:

晨间笔记写完后,先去快走一圈再回来吃早餐,剩余时间阅读。


嗯,我不能说这个计划有多好,当时在实行的时候也是遇到不同的问题。只是这个计划没有再出现一口吞大象的情况了,循序渐进,看起来不会被吓到。

然后我找了小伙伴一起监督,那时候挺狠,每个阶段直接放上500大洋(刚上班实习那会这可是超过三分一的工资啊,一个月的生活费都没这么多。),没做到就从里面扣,阶段目标达成返还剩余部分。适应阶段被扣了几次,到优化阶段就已经不需要这玩意了。


慢,就是快

慢慢来,持续做!现在早起的时间真好。虽然有时候无法在10点半左右入睡(加个班都不止这个情况了),但这个习惯对身体好,同时又能多出属于自己的时间,真好!不是吗?

早上多出来的时间能干吗?只要不是刷刷微博、朋友圈、抽根烟什么的都可以,找找自己有价值的事情,像晨跑、冥想、瑜伽、阅读……都是不错的选择。

突然间多出来的时间可以做这么多事情,美好的一天,不是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早睡早起半小时
101不可思议的洞察生活和工作
如何让孩子自主学习(学习动机构建)
写给志愿者的六句话(转载)
那就早睡吧
“早睡早起身体好”或是错误观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