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原文】老子曰:古之存己者,乐德而忘贱,故名不动志;乐道而忘贫,故利不动心。是以谦而能乐,静而能澹。以数算之寿,忧天下之乱,犹忧河水之涸,泣而益之也。故不忧天下之乱,而乐其身治者,可与言道矣。

【译文】老子说:古代能保存自己的人,欢乐于规律而忘记低贱,所以名声不能动摇意志;欢乐于道路而忘记贫穷,所以利益不能动摇心意。因此谦卑而能快乐,安静而能淡泊。以短短的几十年的寿命,去忧愁天下的混乱,就好比是忧虑河水的干涸,用眼泪来增加河水一样。所以不忧虑天下的混乱,而乐于修养自身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道路。

【说明】本节的中心思想与子思在《大学》里说的一样,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古代想要明白天下那明白无误的规律的人,先要治理整个国家。想要治理整个国家的人,先要在家里实行平等;想要在家里实行平等的人,先要修养自身;想要修养自身的人,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性;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性的人,先要使自己意念诚挚;想要使自己意念诚挚的人,先要达到认识明确;而达到认识明确的方法就在于衡量事物的原理。就拿在家庭里面来说,处处事事都是大男子主义,家长作风,夫妻间不平等、兄弟姐妹间不平等、父母子女间不平等,能指望这种人在单位上也与下级平等吗?人与人之间不能做到平等,也就等于没有修身。这就是人际关系间的对等原则,也是作为一个君子的人生规律。一个人的根本,就是对世界、对人生,要有自己的主见,拿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要有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比如要究人类的根本,就要究生命的根本,要究生命的根本,就要究天地的根本,要究天地的根本,就要究宇宙的根本。所以只有综合研究探讨,周密而周到地探究,才能知道“根本”的原理。只有认清楚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才能认清楚自己的这个人生,才能乐于修养自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武韬·发启
感悟中华文化之《大学》
四书之《大学》
十五句《大学》精髓句: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