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1、全面了解才能够通达

11、全面了解才能够通达

【原文】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今人之生也,方知畜鸡狗猪彘,又畜牛羊,然而食不敢有酒肉;余刀布1,有囷23,然而衣不敢有丝帛;约者有筐箧之藏,然而行不敢有舆马。是何也?非不欲也,几不长虑顾后而恐无以继之故也。于是又节用御欲,收敛蓄藏以继之也,是于己长虑顾后,几不甚善矣哉!今夫偷生浅知之属,曾此而不知也。粮食大侈,不顾其后,俄则屈安穷矣,是其所以不免于冻饿,操瓢囊为沟壑中瘠者也。况夫先王之道,仁义之统,《诗》、《书》、《礼》、《乐》之分乎。彼固天下之大虑也, 将为天下生民之属长虑顾后而保万世也,其流长矣,其温厚矣,其功盛姚4远矣,非孰修为之君子,莫之能知也。故曰:短绠5不可以汲深井之泉,知不几者不可与及圣人之言。夫《诗》、《书》、《礼》、《乐》之分,固非庸人之所知也。故曰:一之而可再也,有之而可久也,广之而可通也,虑之而可安也,反鈆察之而俞可好也,以治情则利,以为名则荣,以群则和,以独则乐足,乐意者其是邪?

【译文】人之常情是,饮食想要有牛羊犬猪之类的,穿衣想要有华丽的丝绸之类的,出行想要有车马之类的,又想要有多余的财富积累,然而积了多少年还不知足,这就是人之常情。现今的人生活在世,才知道蓄养鸡狗猪,又蓄养了牛羊,然而饮食中不敢有酒有肉;有积余的货币,有谷仓地窖,然而穿衣却不敢穿丝帛;节约的人筐箧里藏有东西,然而出行却不敢乘坐车马。这是为什么呢?并不是不想这些,难道不是长远的考虑和瞻前顾后唯恐没有接续的缘故吗?于是又节约用度克制欲望,收集敛聚贮藏来继续。这是对自己的长远和今后考虑,难道不是很好吗!如今有些苟且偷安知识浅薄之类的人,竟然连这一点都不懂。粮食大量的奢侈挥霍,不顾及以后,不久就会屈人之下而处在贫穷中了。这样他们就免不了挨饿受冻,拿着讨饭的瓢和口袋,成为荒山深谷中的饿死鬼了。何况提到先王治理的道路,仁爱和最佳行为方式的统纲,《诗经》、《尚书》、《礼记》、《乐记》的根本原则,那是巩固天下的最大的考虑,将为天下所有人民长远的考虑甚至是保住万世大业的。它源远流长,蕴积而丰厚,它的功业是遥远而长久的!如果不是有修为的君子,是不会知道的。所以说,短的井绳不能用来提取深井里的水。知识浅薄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圣人的言行。那《诗经》、《尚书》、《礼记》、《乐记》的根本原则,本来就不是平庸的人所能知道的。所以说,知其一才能知其二,掌握了道理才能够长久,全面了解才能够通达,深谋远虑才能够安全。反复顺着道理考察就可以把事情办得更好;用这些道理来陶冶性情就有利,用来求取名声就荣耀,用来协调群众就和谐,用来独居就足以安乐,是不是这样?

【说明】本节紧接上节,亦是说君子与小人的不同标准。君子经过了学习,于是知道深谋远虑和瞻前顾后,所以有了财富而不挥霍浪费,有了知识、智慧而不烂用。因为,知其一才能知其二,连一都还没有弄清楚便急着去了解二,这怎么能弄懂事物的根本呢?掌握了道理才能够长久,根本没有掌握住一定的道理,想要长久又怎么可以呢?全面了解才能够通达,只是片面地了解便自以为通达,是不是真的就通达了呢?深谋远虑才能够安全,草草了事会不会得到安全呢?所以,小人不是这样,有了财富就挥霍无度,有了一点知识、智慧就胡作非为,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最终就会走向穷途末路。

——————————————————

【注释】1.刀布:《荀子·王霸》:“省刀布之敛,罕举力役。”《汉书·食货志》:“及金刀龟贝。”春秋战国时期齐、燕、赵等国的刀形铜币,由生产工具的刀演变而成。也叫“刀币”这里用为货币之意。

2.囷:(qun逡)《诗·魏风·伐檀》:“胡取禾三百囷兮?”《管子·八观》:“囷仓寡而台榭繁者,其藏不足以共其费。”《国语·吴语》:“―而囷鹿空虚。”《礼记·月令》:“修囷仓。”《考工记·匠人》:“囷窌仓城。”《说文》:“囷,禀之圆者。”这里用为圆形的谷仓之意。

3.窌:(jiao叫)《周礼·冬官·考工记》:“囷窌仓城,逆墙六分。”郑玄注:“穿地曰窌。”《荀子·富国》:“垣窌仓廪者,财之末也。”这里用为地窖之意。

4.姚:通“遥”。《汉书·礼乐志》:“雅声远姚。”这里用为遥远之意。

5.绠:《左传·襄公九年》:“具绠缶。”《庄子·至乐》:“绠短者,不可以汲深。”《说文》:“绠,汲井索也。”这里用为井绳之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言名句集锦
《礼记》中的传世金句,古人留下的智慧结晶
君子进则能达,退则能静。岂贵其能达哉?贵其有功也。岂贵其能静哉?贵其能守也。 摘自《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第五十五》 解释:君子为官就能通达,退隐就能静养。难道看重的他的通达吗?看重的是他有功;难道
论孔子的好学精神
中华国学300句翻译
中庸之道:和谐通达之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