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任人唯亲,妒贤嫉能

9、任人唯亲,妒贤嫉能

【原文】乱主则不然,不知其臣之意行,而任之以国,故小之名卑地削,大之国亡身死。不明于用臣也。无数以度其臣者,必以其众人之口断之。众之所誉,从而悦之;众之所非,从而憎之。故为人臣者破家残賥1,内构党与、外接巷族以为誉,从阴约结以相固也,虚相与爵禄以相劝也。曰:“与我者将利之,不与我者将害之。”众贪其利,劫其威:“彼诚喜,则能利己;忌怒,则能害己。”众归而民留之,以誉盈于国,发闻于主。主不能理其情,因以为贤。彼又使谲诈之士,外假为诸侯之宠使,假之以舆马,信之以瑞节,镇之以辞令,资之以币帛,使诸侯淫说其主,微挟私而公议。所为使者,异国之主也;所为谈者,左右之人也。主说其言而辩其辞,以此人者天下之贤士也。内外之于左右,其讽一而语同。大者不难卑身尊位以下之,小者高爵重禄以利之。夫奸人之爵禄重而党与弥众,又有奸邪之意,则奸臣愈反而说之,曰:“古之所谓圣君明王者,非长幼弱也,及以次序也;以其构党与,聚巷族,逼上弑君而求其利也。”彼曰:“何知其然也?”因曰:“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而天下誉之。察四王之情,贪得人之意也;度其行,暴乱之兵也。然四王自广措也,而天下称大焉;自显名也,而天下称明焉。则威足以临天下,利足以盖世,天下从之。”

又曰:“以今时之所闻,田成子取齐,司城子罕取宋,太宰欣取郑,单氏取周,易牙之取卫,韩、魏、赵三子分晋,此六人者,臣之弑其君者也。”奸臣闻此,然举耳以为是也。故内构党与,外掳巷族,观时发事,一举而取国家。且夫内以党与劫弑其君,外以诸侯之讙骄易其国,隐敦适,持私曲,上禁君,下挠治者,不可胜数也。是何也?则不明于择臣也。记曰:“周宣王以来,亡国数十,其臣弑其君取国者众矣。”然则难之从内起与从外作者相半也。能一尽其民力,破国杀身者,尚皆贤主也。若夫转身法易位,全众傅国,最其病2也。

【译文】昏乱糊涂的君主就不是这样,他们不知道自己臣子的心意和行为,就把国家重任交给他们,所以危害轻的就使自己名声扫地国土沦丧,危害大的就造成国家灭亡自己身死。这就是不明白使用臣子所造成的。没有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臣子,必然就会根据一伙人的议论来判断他。大家所称赞的,君主就跟着喜欢;大家所非议的,君主就跟着厌恶。所以那些做臣子的破费家产,在朝廷内拉帮结派、在朝廷外勾结乡亲宗族来为自己制造声誉,在暗中订立盟约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凭空给党羽们封官许愿来勉励他们为自己卖力。说什么:“亲附我的将会得到好处,不亲附我的将会受到迫害。”民众贪图他的利益,迫于他的威势,认为:“得到他的喜欢,那么对自己就有利;如果他忌恨恼怒,那么就会害我自己。”于是众人都归附他而留在他门下,把一片赞美声传遍全国,传到君主那里。君主不能辨别真实情况,就认为他贤能。他又指使奸诈狡猾的人,外表装作别国诸侯的使者,并给他车马使之有所凭借,给他瑞玉符节使他显得真实可信,教给他外交辞令使他显得庄重威严,还用丝织品等财货资助他,假装诸侯用花言巧语来游说自己的君主,暗中挟私心而表面上谈论公事。他为谁出使?为别国的君主;他为谁言说呢?是为君主身边的奸臣。君主于是喜欢他的言谈认为很有道理,认为他所称赞的人就是天下的贤人。再加上内外官员左右侍从,他们暗示性的议论是一致的而公开的评论也是相同的。于是君主对那大的便降低身份甘心屈居在他下面,对那小的也赏赐给爵位利禄。那奸邪之人爵位高俸禄丰而且党羽众多,又有邪恶的念头,那么他手下的奸臣就更加背叛了君主,说:“古代所谓的圣贤的君主和明白的君王,他们并不是按照长幼次序获得王位的,而是依靠拉帮结派,聚集乡亲宗族,胁迫或杀死君主来谋取自己的利益的。”那奸臣说:“怎么知道他们是这样的呢?”手下的奸臣们说:“舜逼迫尧,禹逼迫舜,商汤流放了夏桀,武王讨伐了商纣。这四个君王,都是作为臣子杀害他们的君主的,而天下人都赞誉他们。考察这四个君王的详情,那就是图谋别人的野心;衡量他们的行为,那就是暴乱的战争。然而这四个君王是为自己广为安排,而天下人却称赞他们伟大;他们为自己显扬名声,而天下人都称赞他们圣明。这样威势足以凌驾天下,利益足以盖过天下任何人,天下人都跟从他们了。”

手下的奸臣们还说:“就拿现代的所见所闻来说,田成子篡夺了齐国,司城子罕篡夺了宋国,太宰欣篡夺了郑国,单荼篡夺了周国,子南劲篡夺了卫国,韩、魏、赵三氏瓜分了晋国,这八个人,都是作为臣子杀掉自己的君主的。”那奸臣听到这些话,竖起耳朵认为他们说得对。所以在朝廷内部拉帮结派构建党舆,在朝廷外面胁迫乡亲宗族,窥测时机发动事变,以便一举夺取国家政权。况且那在国内利用同党胁迫杀害自己的君主,在国外凭借诸侯的权势使自己的君主骄奢淫逸而改变国策,埋没治理权术,大搞以权谋私,对上钳制君主,对下扰乱治理的人,更是不计其数。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君主不能明白地选择臣子啊。史籍记载说:“周宣王以来,灭亡的国家有几十个,其中臣子杀死君主而夺取国家的有很多。”这样看来祸乱从国内产生的和从国外兴起的各占一半。如果能够把民众的力量集中统一制止内乱,但仍然国破身死的,还都可以算是贤能的君主。如果改变法度与臣下调换位置,保全民众把国家送给别人的,这才是最困难的事。

【说明】本节仍是关于辨别选拔使用人才的论述,其重点还是落在统治者身上,本节所讨论的是昏乱糊涂的统治者,他们不知道自己臣子的心意和行为,就把国家重任交给他们,没有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臣子,必然就会根据一伙人的议论来判断他。这就是不明白选拔推举和使用臣子所造成的。不会选拔人材,必然会导致自己的倒台,这是几千年来历史的经验教训,血的教训。可是统治者们仍然不吸取教训,我行我素,应该说活该倒霉。一个人如果有幸当上一个领导人、管理者或者是统治者,那么最重要的就是赶紧学习,选拔推举贤良能干的人,才能长时间保住自己的位置,自己的乌纱帽。如果任人唯亲,妒贤嫉能,那就是自掘坟墓了。

——————————————————

【注释】1.賥:(suì碎)《广韵·至韵》:“睟,货也。”这里用为财产之意。

2.病:《老子·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论语·雍也》:“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国语·鲁语上》:“齐孝公来伐鲁,臧文仲欲以辞告,病焉,问于展禽。”《韩非子·说林下》:“今又索卒以攻晋,示我不病也。”《史记·商君列传》:“利则东收齐,病则西侵秦。”《广雅·释诂三》:“病,难也。”这里用为困难之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韩非子·说疑原文与翻译(2)
说疑第四十四
先秦时期的平等君臣观:被分裂的乱世造就,被大一统的时代终结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二十九章 择臣
李敬泽:无神之讼
什么是“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