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国那些事

秦国那些事---变法而为天下式(1)

(2017-03-08 01:30:1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5d7c340e0102xo4p.html#cre=sinapc&mod=g&loc=12&r=0&doct=0&rfunc=49&tj=none&s=0

  


     秦穆公后秦国第十五任君主是秦献公,此时已是战国(战国,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国继春秋后的又一个诸侯割据的时代。以韩赵魏三家分晋为起始标志,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终止。)时期。

  

  秦献公名师隰,一般叫嬴师隰,史书也称公子连,秦灵公之子。

  

  但秦灵公死后,他没能接班,因为国君位子被他的叔叔秦简公抢走。年仅十岁的嬴师隰为防不测,在别人帮助下逃到东边的邻国魏国,开始了长达二十九年的流亡生涯,算起来流亡生涯比起晋文公还多了十年。

  

  晋国此时已经被韩赵魏三家瓜分,此时魏文侯重用李悝、吴起、西门豹等人,推行中央集权,以法治国,国力强盛,魏国由此成为中原各国中的超级强国,奠定了此后魏国长达百年的霸业。相比较它的西边邻居秦国国力疲弱,政权不稳,几个大贵族掌握国政,甚至左右国君的废立。自从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晋国被周王室承认后,家臣控制国政,架空国君,“政由家臣祭则寡人”也就成为战国时期一大特色。

  

  魏文侯三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魏国名将吴起连连击败秦军,完全夺取秦国早在秦穆公时期占有的河西之地(在今陕西境内,黄河与洛水之间的大片土地),河西之地一直是秦魏两国反复争夺的有争议领土。秦国失掉这块土地后,疆域只占有陇山以东、洛河以西、秦岭以北的渭河平原,面积狭小。而在魏国咄咄逼人的攻势面前,秦国几有灭亡的危险。

  

  魏国的蓬勃发展与秦国的国势低落形成鲜明的对比,给在魏国流亡的嬴师隰以很大刺激,由于嬴师隰曾经是秦太子,在政治上有很大的利用价值,魏国一直给予优厚待遇。作为秦国公族成员,嬴师隰对当时秦国国政极为失望,深有回国夺回君位,效仿魏国变法图强的志愿。于是他一方面潜心研究学习魏国的强国经验,一方面密切关注秦国国内的局势变化。

  

  等了近三十年,终于机会来了。秦出公元年(公元前386年),魏武侯决定派兵帮助嬴师隰夺取政权,建立一个亲魏国的政府。但当嬴师隰得知魏武侯这个意思后却委婉拒绝了这个大馅饼。之所以拒绝这个大馅饼是因为嬴师隰甚至天上不会掉馅饼。流亡近三十年,从童子到不惑,让他体会到了人情世故。他深知魏国善待自己近三十年,并非出于国际人道主义,而是把他当做一枚随时要使用的棋子,他虽然很希望回国执政,一展抱负,但他明白秦与魏已是死敌,如果是被魏国送回去夺权,肯定不会受本国人欢迎。而且他还要报答魏国,更不可取。但是生硬的拒绝魏武侯更不可取,因为魏国能随时要了自己的命,所以他想出一个委婉的理由,他表示愉快接受魏武侯赠送的金银财宝,但不用魏国兵卒护送,自己想办法回国夺权。

  

  嬴师隰派身边机智善辩之人潜入秦国,联系与秦出子母亲不和的大臣,又在民间散布嬴师隰贤明,堪比晋文公重耳,将要回国执政实行改革的消息;又拿出魏国赠送的金银珠宝结交朝野豪杰,全力争取秦军的将领。秦国人对当年嬴师隰君位遭叔祖秦简公夺走的遭遇都很同情。而且秦简公在位期间,秦国朝政腐败,国力羸弱,丢掉河西地,秦人对秦简公都满腹怨言。秦简公之子秦惠公在位期间,秦国也没有什么作为,仅能自保。秦惠公死后,两岁的儿子秦出子即位,秦国更是进入到秦出子之母执政的混乱局面。

  

  秦人对秦国的这种状况非常不满,希望秦国能够出现一位像晋文公那样有作为的君主,带领秦国走出困境,重现当年穆公时的强盛。很多大臣不满秦出子之母重用本家亲属的做法,愿意配合嬴师隰推翻秦出子母子的统治。秦国的自耕农和地主在听说嬴师隰要回国实行新政,更是都盼着嬴师隰的早日归来。如此筹划一年后,嬴师隰觉得差不多了,便与魏武侯辞别,嬴师隰与魏武侯盟誓,如果夺回君位,秦国保证在魏武侯在世之时不与魏国为敌,以报答魏国近三十年庇护之恩。这与当年重耳与楚王退避三舍的誓言差不多,很是踌躇满志。

  

  秦出子二年(公元前385年),秦国庶长改在河西迎立嬴师隰为君,是为秦献公。秦出子母亲得知后,急派军队前去消灭,但这支军队的将领早已被秦献公收买,在路上说服了兵士们一起前去迎接秦献公。在间谍们的策动下,秦国百姓也聚集起来迎接嬴师隰,嬴师隰在这些人的簇拥下进入都城雍城(今陕西省宝鸡市),杀死秦出子和他的母亲,成功夺回了君位。

  

  秦献公取得政权后,就埋头在国内搞改革、励精图治,韬光养晦,不再参与与其它国家之间的争斗。

  

  一上任便废除了自秦武公起秦国实行三百多年的活人殉葬制度。秦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秦献公又将都城从位于秦国西部的雍城迁到秦国东部、地近河西地的栎阳(今陕西省西安市)。

  

  秦献公六年(公元前379年),秦献公把蒲、蓝田、善、明氏等边境地区改建成县,由自己直接掌握,派官吏代表自己进行管理。

  

  秦献公七年(公元前378年),秦国初行为市,开始对工商业进行规范管理,抽取营业税。初行为市与初租禾为秦国的国库带来大量的收入,国家的经济实力倍增。

  

  秦献公十年(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为户籍相伍,把五户人家编为一伍,农忙时互相帮助,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如果有人犯法,实行连坐。因而人人自危,互相监督,秦国的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对于秦献公的一系列改革,秦国的地主十分支持,而奴隶主却很不满意。奴隶主获取土地的主要方式是靠国君的封赏,地主获取土地的主要方式是靠开垦荒地和购买。

  

  秦献公的政策无疑是支持地主经济,而秦献公本人是个爱惜土地的人,有土地他就自己留着,很少将土地赏给贵族。秦国的奴隶主们受到很大的抑制,其中一部分人认清形势逐渐转化为地主,采取地主经济的生产方式,这些人得到了秦献公的支持。

  

  秦国的奴隶主势力是一个传统势力,尤其是在秦人早期活动的中心,秦国的西部,依然很强大。奴隶主控制的西部与地主控制的东部的矛盾越来越大。这主要是因为秦国的土地数量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而使他们对现有土地进行争夺。当然,还有对权力的争夺。尽管对于土地和庄园的经营,奴隶主明显不如地主在行,但他们对土地的渴望却是同样强烈的。眼看如同美国南北战争一样秦国即将展开一场东西战争。


     此时秦国的国力明显增强,人口也开始增加,军队的战斗力也有很大的提高,秦人要求恢复秦穆公时的荣耀也越来越强烈。于是看形势可用,秦献公聪明的决定用对外战争来转移一触即发的国内矛盾,通过抢夺邻国的土地来缓解国内两大集团对土地的强烈需求。

  

  于是秦国逐渐开始蚕食邻国,首当其冲的是魏国。献公二十三年(公元前362年),秦国在少梁大败魏军,俘虏魏相公叔痤,攻取了庞城。公叔痤早年在魏国对秦献公不薄,献公在盛情款待一番后,将公叔痤放回魏国。

  

  不久,秦献公也死去。太子渠梁即位,渠梁就是秦孝公。

  

  秦献公的改革只是在秦国身体局部的进行了一些手术,秦孝公才是真正对秦国心腹和全身上下动了一场大手术,经过这次大手术秦国成为一个无比强大的巨人,开始对东方各国虎视眈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这六世各自主要功绩如何?
第四集:《谁暗算了孙膑戏》
科技革命改写战国历史
战国史之秦国2:献公改革图强,引发内斗!发动战争转移内部矛盾
秦国的九次迁都,其中迁都栎阳最激进,定都咸阳成就霸业
秦国变法图强,秦孝公和商鞅不是首功,此人才是第一功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