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曾子先世

曾子(参)本姓“姒”,是夏禹的后裔。他的先世经历了由帝王到诸侯再到大夫最后到士的演变过程。他的父亲曾点,是孔子的早期弟子。

曾氏远祖

曾子最早的祖先可以追溯到轩辕黄帝。

轩辕黄帝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是少典部族的子孙,姓公孙。因生于轩辕之丘,所以取名轩辕。又因长于姬水河边,所以取姓姬。黄帝的正妃叫嫘祖,出身于西陵部落。他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名叫玄嚣,封地在长江,其孙是帝喾;一个名叫昌意,封地在若水。昌意与蜀山氏一个名叫昌仆的女子结婚,生儿子叫高阳。高阳品德高尚,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黄帝逝世后,高阳被立为帝,这就是后来的颛顼帝。

颛顼 


颛顼是继黄帝后的又一位首领。传说他的母亲昌仆,又名女枢。颛顼生于若水,兴起于高阳(今河南杞县西),所以称高阳氏。在位78年去世,葬濮阳屯丘城外广阳里。

颛顼有一个儿子叫鲧,被尧封于崇(今河南登封崇山附近),为崇伯,赐姓姒,又被称为崇伯鲧。尧时,大河泛滥,滔滔洪水漫患在中原大地上,百姓深受其苦。尧在四方首领的推荐下任用鲧治理洪水。鲧采用屯土筑堤的方法治水,堤坝一次次被冲垮。鲧奋斗九年,勤勉不息,结果还是失败了。因鲧“治水无状”,被舜流放到羽山(今江苏赣榆县西南),后来又将他杀掉。鲧娶有莘氏部族的女子为妻,其名叫女志。女志生禹。

禹,名叫文命。因初封为夏伯,所以又称夏禹。鲧被杀后,舜又举禹继承父业,拜为司空。禹20岁受命治水,新婚四天就离家赴职。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吸取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根据地形的变化,采用开、通、疏、凿、引等方法,让大河的水流向东海,让小河的水流向大河,让积水流入河道,使大小河流畅通无阻,终于治理好了泛滥的洪水。

禹 


后来舜推举禹为帝位继承人。禹继天子之位,号夏后,都阳城。过了10年,禹到东方巡视,到达会稽,在那里去世并葬于该地。

禹娶涂山氏部族的女子女娇为妻。女娇于禹受命治水第一年生启。禹生前曾选定伯益为继承人,但伯益的威望没有启高。诸侯拥护启而不拥护伯益。于是启即天子位,变禅位为世袭制,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启 


夏启在位39年生病去世。长子太康继承王位。太康终日田猎游玩、不理国政。东夷有穷国方伯后羿乘机占领夏都。太康不能回朝。其弟仲康在斟寻建立小朝廷继位夏王。仲康在位13年去世,其子相继位夏王。夏王相在位28年身亡。

夏王相娶有仍氏(在今山东济宁)的女子为妻,名叫后缗。生下相的遗腹子少康。少康中兴,重建夏朝。少康在位21年,死后由其长子季杼继承王位。

综上所述,曾氏远古祖先,从黄帝,中经昌意、颛顼、鲧、禹、启、仲康、相,到少康共9世,其中有7位(黄帝、颛顼、禹、启、仲康、相、少康)做过各种不同名目的最高首领。


鄫国春秋


少康把长子季杼选定为继承人,便把次子曲烈分封在鄫  地,建立鄫国。鄫国起初是个比较大的国家,占有中原以南大片疆土。

曲烈封于鄫国是少康十三年(约前1883年),历时283年汤灭夏。在夏朝时期,鄫国经历了八位国君,成汤灭夏建立商朝,仍封鄫国八世国君伯基为诸侯,封地不变。

进入商朝,鄫国第十四世国君世鉴入朝为臣,与伊陟一起辅佐商王太戌,使殷商得以复兴。

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封鄫国为子爵。

周武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被迫放弃镐京,在晋文侯、郑武公的拥奉下,迁往洛邑(今河南洛阳),从此以后的周朝便被称为东周,接着进入春秋时代。

进入春秋时代后,大国争霸,中等国家也想谋取地区霸权。鄫国徙往东夷时,与鲁、莒等国为邻,后邾国迁往峄山附近,邻国又多了一个邾国。鲁、莒、邾等国,见鄫国弱小,便都想占有它,四邻的威胁,使它处在艰难的环境中。

首先是鲁国,接着是邾国,再后来是鲁、莒相争。鲁襄公四年(前569年)冬季,鲁襄公到霸主国晋国去听取有关贡赋的要求。晋悼公招待襄公时,襄公请求把鄫国作为鲁国的附庸。晋悼公起初不同意,鲁国大夫孟献子解释说,鲁国虽然挨近齐国,但愿意长期服侍晋国。由于鲁国的国力很弱,想借助鄫国的财力向晋国交纳贡赋。晋悼公听后同意了鲁国的要求。莒国和邾国知道了这一消息后,于当年十月联合起来攻打鄫国。鲁国为了救援鄫国而派臧纥去袭击邾国,结果在狐骀(今山东滕州东南)打了败仗。第二年,鲁国大夫叔孙豹和鄫太子巫到晋国,完成了鄫国附属于鲁国的手续。此前,莒国也采取政治联姻的方式拉笼鄫国,让莒国的女子嫁给鄫国国君,所生的女儿又返嫁莒国国君,莒国又强迫鄫国国君把此女与莒国国君所生的外孙养在本国宫中,并想让鄫国国君把他作为继承人。叔孙豹和鄫太子巫的举动,自然受到莒国的反对,还没等到鄫太子巫从晋国返回鲁国,莒国便于鲁襄公六年(前567年)秋季杀害了鄫君时泰,灭掉鄫国。

关于鄫国的世系,据《武城曾氏族谱》和《济宁州志》记载,曲烈生炫忠,炫忠生坤仁,坤仁生录,录生浩源,浩源生富材,富材生焜,焜生伯基,伯基生锐,锐生汪,汪生志梁,志梁生煌,煌生相奎,相奎生世鉴,世鉴生政治,政治生模,模生瑞焕,瑞焕生垠,垠生锦容,锦容生洪,洪生桂茂,桂茂生照,照生培元,培元生銈,銈生允渿,允渿生杞,杞生爝熹,爝熹生埙和,埙和生成锐,成锐生一倩,一倩生椿,椿生炯,炯生垣,垣生销,销生福波,福波生时荣,时荣生炳,炳生均作,均作生铃,铃生泓仁,泓仁生一松,一松生炤,炤生墅,墅生镇玉,镇玉生浥,浥生祥溥,祥溥生炷,炷生方瑆,方瑆生宇銮,宇銮生沛恩,沛恩生朴,朴生世美,世美生时泰,共五十三世。

曾氏之初


据《曾氏族谱》载,从鄫太子巫到曾子的父亲曾点,共四代。即巫生夭,夭生阜,阜生点。而《世本》、《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都说是三代,即巫生阜,阜生点。我们暂且取《曾氏族谱》从巫到点为四世的说法。

太子巫,其父为鄫君时泰,其母为鲁国叔孙氏女,成人后被时泰立为太子。鲁襄公六年莒国灭掉鄫国。鄫太子巫请求鲁国出兵未果,看复国无望,便在叔孙豹的帮助下定居鲁国南武城,做了鲁国的大夫。他去掉“鄫”字的邑旁,改姓“曾”,成为曾姓的开基鼻祖。

曾夭是鄫太子巫的儿子,被季武子任命为季孙氏家的总管。曾阜长大后,叔孙豹又让他做了自己的家臣。

曾阜生儿子曾点,字皙,他就是曾子的父亲。约生于鲁襄公三十一年(前542年),约卒于鲁哀公二十三年(前472年)。他一生没有做官,靠农耕维持生活。

曾点


曾点是鲁昭公二十年(前522年)前后,孔子开始办私学时招收的第一批弟子之一。他在孔子的弟子中属于狂放之士。孔子周游列国在陈国时,说:“回去吧,回去吧!我的留在家乡的那些狂放的弟子们,说话头头是道,我不知道怎样去教导他们。”孟子指出,孔子所说的狂放的弟子,就是指琴张、曾皙、牧皮等人。孔子把自己的弟子分为四等:中行之士、狂放之士、狷介之士、乡原之士。中行之士是道德水平高、能坚持中道的人,狂放之士是勇于进取但行动中可能有偏差的人。在孔子看来,得不到中行之士就要结识狂放之士,因此孔子在陈国时思念在鲁国的这些狂放的弟子。鲁国执政大夫季武子(有人考证应为季平子)死的时候,曾点靠在门上歌唱,就表现出了他不畏权势的狂放性格。

曾点是孔子比较满意的弟子。有一次,曾点与子路、冉有、公西华一起陪孔子坐着,孔子问他们的志向,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分别作了回答,有的要武备治国,有的要政治治国,有的要外交治国。曾点在旁边弹琴不作回答,当孔子问到他时才说:“我与他们三个不同。我的理想是,暮春时节,穿上春天的服装,约上五、六个成年人,带上六、七个小孩子,在沂水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儿走回来。”孔子听后高兴地说:“我赞成曾点的想法!”表面上看,曾点谈论的是游玩,实际上描绘出一个大同世界,这正符合孔子的思想。

曾子的母亲上官氏是位勤劳善良的家庭妇女,一生织布、操持家务,对曾子非常慈爱。曾子的生母去世后,曾点曾续娶,但姓氏不详。

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曾点为宿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改封曾点为莱芜侯,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又改称先贤曾子,与颜回之父颜路等一起被供享于孔庙崇圣祠内。

曾氏族人把曲烈到曾点57代作为远祖,而把曾子作为开派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下颜姓 圣贤后裔
黄帝与少昊的关系 - - 草根网
《孔子家语》卷16辨物诗解3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礼观存亡
从神农到秦始皇的一万年(5)尧舜政变:禅让制的谜团
倪氏源流考(一)
沛国系新息祖孝友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