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角形四心与向量8

三角形“四心”向量形式的充要条件应用



1.O是∆ABC的重心⇔

OA+OB+OC=0;

S∆BOC=S∆AOC=S∆AOB=

1

S∆ABC3故

若O是∆ABC的重心,则

PG=(PA+PB+PC)

2.O是∆ABC的垂心⇔

++=;

⇔G为∆ABC的重心.

OA⋅OB=OB⋅OC=OC⋅OA;

=tanA:tanB:tanC

若O是∆ABC(非直角三角形)的垂心,则S∆BOC:S∆AOC:S∆AOB

故tanA+tanB+tanC=

2

2

2

3.O是∆ABC的外心⇔|OA|=|OB|=|OC|(或==若O是∆ABC的外心则

)

S∆BOC:S∆AOC:S∆AOB=sin∠BOC:sin∠AOC:sin∠AOB=sin2A:sin2B:sin2C

=0

=⋅=⋅=0

故sin2AOA+sin2BOB+sin2COC2 2 2 2

4.O

是内心∆ABC的充要条件是

引进单位向量,使条件变得更简洁。如果记,,的单位向量为e1,e2,e3,则刚才O是∆ABC内心的充要条件

是∆ABC内心的充要条件也可以是

可以写成

⋅(e1+e3)=⋅(e1+e2)=⋅(e2+e3)=0 ,O

aOA+bOB+cOC=0 。若O是∆ABC的内心,则S∆BOC:S∆AOC:S∆AOB=a:b:c

aOA+bOB+cOC=0或sinAOA+sinBOB+sinCOC=0;

|AB|PC+|BC|PA+|CA|PB=0⇔P是∆ABC的内心;

+)(λ≠0)所在直线过∆ABC的内心(是∠BAC的角平分线所在直向量λ(|AB||AC|

线);



(一)将平面向量与三角形内心结合考查



1.O是平面上的一定点,



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OPP点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 )



(A)外心(B)内心(C)重心(D)垂心

=OA+λ+

,λ∈[0,+∞)则

AB的单位向量设AB与AC方向上的单位向量分别为e1和e2, 又-=,则原



式可化为

=λ(e1+e2),由菱形的基本性质知AP平分∠BAC,那么在∆ABC

AP平分∠BAC,则知选B.

(二)将平面向量与三角形垂心结合考查“垂心定理”

例2. H是△ABC所在平面内任一点,HA⋅HB=HB⋅HC=HC⋅HA⇔点H是△ABC的垂心. 由HA⋅HB=HB⋅HC⇔HB⋅(HC-HA)=0⇔HB⋅AC=0⇔HB⊥AC, 同理⊥,HA⊥BC.故H是△ABC的垂心. (反之亦然(证略)) 例3.(湖南)P是△ABC所在平面上一点,若⋅A.外心 解析:由PA⋅PB则PB

B.内心

=⋅=⋅,则P是△ABC的(D

C.重心

D.垂心

=PB⋅PC得PA⋅PB-PB⋅PC=0.即PB⋅(PA-PC)=0,即PB⋅CA=0

⊥CA,同理PA⊥BC,PC⊥AB 所以P为∆ABC的垂心. 故选D.

(三)将平面向量与三角形重心结合考查“重心定理”

例4. G是△ABC所在平面内一点,GA+GB+GC=0⇔点G是△ABC的重心. 证明 作图如右,图中GB+GC=GE

连结BE和CE,则CE=GB,BE=GC⇔BGCE为平行四边形⇒D是BC的中点,AD为BC边上的中线. 将GB+GC=GE代入GA+GB+GC=0,

得GA+EG=0⇒GA=-GE=-2GD,故G是△ABC的重心.(反之亦然(证略)) 例5. P是△ABC所在平面内任一点.G是△ABC的重心⇔PG=

1

(PA+PB+PC). 3

证明 PG=PA+AG=PB+BG=PC+CG⇒3PG=(AG+BG+CG)+(PA+PB+PC) ∵G是△ABC的重心 ∴++=0⇒++=0,即3=++ 由此可得=

1

) (++).(反之亦然(证略)

3

例6 若O 为∆ABC内一点,OA+OB+OC=0 ,则O 是∆ABC 的( )

A.内心 B.外心 C.垂心 D.重心

解析:由OA+OB+OC=0得OB+OC=-OA,如图以OB、OC为相邻两边构作平行四边形,则OB+OC=OD,由

1

平行四边形性质知OE=OD,OA=2OE

2

(四) 将平面向量与三角形外心结合考查

,同理可证其它两边上的这个性质,所以是重心,选D。

例7若O 为∆ABC内一点,OA=OB=OC

,则O 是∆ABC 的( )



A.内心 B.外心 C.垂心 D.重心

解析:由向量模的定义知O到∆ABC的三顶点距离相等。故O 是∆ABC 的外心 ,选B。 (五)将平面向量与三角形四心结合考查

例8.已知向量OP1,OP2,OP3满足条件OP1+OP2+OP3=0,|OP1|=|OP2|=|OP3|=1, 求证 △P1P2P3是正三角形.(《数学》第一册(下),复习参考题五B组第6题) 证明 由已知1+OP2=-OP3,两边平方得OP1·OP2=- 同理 OP2·OP3=OP3·OP1=-

1

, 2

1, 2

∴|P1P2|=|P2P3|=|P3P1|=3,从而△P1P2P3是正三角形.

反之,若点O是正三角形△P1P2P3的中心,则显然有OP1+OP2+OP3=0且|OP1|=|OP2|=|OP3|. 即O是△ABC所在平面内一点,

OP1+OP2+OP3=0且|OP1|=|OP2|=|OP3|⇔点O是正△P1P2P3的中心.

例9.在△ABC中,已知Q、G、H分别是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垂心。求证:Q、G、H三点共线,且QG:GH=1:2。

【证明】:以A为原点,AB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设A(0,0)、B(x1,0)、C(x2,y2),D、E、F分别为AB、BC、AC的中点,则有:

x1x+x2y2xyx,0)、E(1,、F(2,2 由题设可设Q(1,y3)、H(x2,y4), 222222

xx1+x2y2xyG(,∴AH=(x2,y4),QF=(2-1,2-y3)

33222

BC=(x2-x1,y2) AH⊥BC

∴AH∙BC=x2(x2-x1)+y2y4=0 Dx2(x2-x1)

y2

QF⊥AC xxy

∴QF∙AC=x2(2-1)+y2(2-y3)=0

222

x(x-x1)y2

∴y3=22+

2y22∴y4=-

x2x-x13x2(x2-x1)y2

∴QH=(x2-1,y4-y3)=(2,--

222y22

x+xxy2x-x1y2x2(x2-x1)y21

∴QG=(2-1,2-y3)=(2,--323632y222x2-x13x2(x2-x1)y212x-x13x2(x2-x1)y2

,--)=(2,-- 66y26322y22 1

=3 =(



即QH=3QG,故Q、G、H三点共线,且QG:GH=1:2

例10.若O、H分别是△ABC的外心和垂心.求证 OH=OA+OB+OC. 证明 若△ABC的垂心为H,外心为O,如图. 连BO并延长交外接圆于D,连结AD,CD.

∴AD⊥AB,CD⊥BC.又垂心为H,AH⊥BC,CH⊥AB, ∴AH∥CD,CH∥AD, ∴四边形AHCD为平行四边形,

∴AH=DC=DO+OC,故OH=OA+AH=OA+OB+OC.

著名的“欧拉定理”讲的是锐角三角形的“三心”——外心、重心、垂心的位置关系: (1)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垂心三点共线——“欧拉线”;

(2)三角形的重心在“欧拉线”上,且为外——垂连线的第一个三分点,即重心到垂心的距离是重心到外心距离的2倍。 “欧拉定理”的向量形式显得特别简单,可简化成如下的向量问题.

例11. 设O、G、H分别是锐角△ABC的外心、重心、垂心. 求证 =证明 按重心定理 G是△ABC的重心⇔OG=

1

3

1

(OA+OB+OC) 3

1

OH. 3

按垂心定理 OH=OA+OB+OC 由此可得 OG=

补充练习

1.已知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点,O是三角形ABC的重心,动点P满足

=

111

(++2),则点P一定为三角形ABC的 ( B )

322

A.AB边中线的中点 B.AB边中线的三等分点(非重心) C.重心 D.AB边的中点 1. B取AB边的中点M,则+=2,由 =

222222

2.在同一个平面上有∆ABC及一点O满足关系式: OA+BC=OB+CA=OC+AB,则O为∆ABC

3

的 ( D )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

2.已知△ABC的三个顶点A、B、C及平面内一点P满足:( C )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

3.已知O是平面上一 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

∴=2,即点P为三角形中AB边上的中线的一个三等分点,且点P不过重心,故选B.

111

( ++2)可得3=3+2,322

PA+PB+PC=0,则

P为

∆ABC

=+λ(+),则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 ( C )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

4.已知△ABC,P为三角形所在平面上的动点,且动点P满足:



PA∙PC+PA∙PB+PB∙PC=0,则P点为三角形的 ( D )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

5.已知△ABC,P为三角形所在平面上的一点,且点P( B )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 6.在三角形ABC中,动点P满足:( B )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

→→→→ABACABAC1→→→

7.已知非零向量AB与AC满足(+ )·BC=0且· = , 则△ABC为( )

→→→→2|AB||AC||AB||AC|A.三边均不相等的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非等边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满足:a⋅PA+b⋅PB+c∙PC=0,则

P点为三角形的

=-2∙22

,则P点轨迹一定通过△ABC的:

ABAC+)·解析:非零向量与满足(=0,即角A的平分线垂直于BC,∴ AB=AC,又cosA=|AB||AC|

所以△ABC为等边三角形,选D.

8.∆ABC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两条边上的高的交点为H,9.点O是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内的一点,满足⋅(A)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 (C)三条中线的交点

AB|AB|

AC⋅|AC|

π1

=,∠A=,2

3

=m(++),则实数m = 1

=⋅=⋅,则点O是∆ABC的(B )

(B)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D)三条高的交点

10. 如图1,已知点G是∆ABC的重心,过G作直线与AB,AC两边分别交于M,N两点,且AM=xAB, 11

AN=yAC,则+=3。

xy

证 点G是∆ABC的重心,知GA+GB+GC=O,

1

得-AG+(AB-AG)+(AC-AG)=O,有AG=(AB+AC)。又M,N,G三点共线(A不在直线MN上),

3

于是存在λ,μ,使得AG=λAM+μAN(且λ+μ=1), 1 有AG=λxAB+μyAC=(AB+AC),

3

⎧λ+μ=1

11⎪

得⎨1,于是得+=3。

xyλx=μy=⎪3⎩

→→→1⎡

已知A,B,C是平面上不共线上三点,动点P满足OP=⎢(1-λ)OA+(1-λ)OB+(1+2λ)OC⎤⎥(λ∈R且λ≠0),3⎣⎦

则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

A、重心 B、垂心 C、外心 D、内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角形五心定律
向量与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知识的交汇
三角形的四心
三角形“五心定律”,初中几何必考知识点,值得收藏
满分突破无敌二级结论6 三角形四心向量形式
三角形“四心”统一表示(下):重心、内心、外心、垂心的向量表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