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津液辨证

  津液中轻而清的称为津,重而浊的谓之液。津存于气血之中,分布于体表,外泄可为汗;液藏于关节、皮肤或颅腔之间起到润泽作用。但津与液同出一源,均为水谷所化生,故合称为津液。津液有滋养脏腑组织器官、充养脑髓,滋润空窍和滑利关节作用。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主要与肺、脾、肾三脏有关,其中通过脾的转输,肺的肃降通调和肾的蒸化开合,三脏相互配合而共同完成的。因此脏腑病变,特别是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影响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可产生病理变化。若津液生成不足,或耗损过多,就会造成津液环流障碍,或排泄失常,使水液停聚,就会出现痰饮、水肿。这里只介绍痰饮的辨证。

  辨证论治

  一、津液不足

  1.主证:口唇焦干,咽干口渴,皮肤干燥,小便短少,大便秘结,舌红而干无苔,脉细数。

  2.病因病理:多因大汗、吐泻失血多尿,或感受温热之邪,热病后期,热伤津液,导致津液不足

  3.治法;滋津增液。方如《温病条辨》增液汤(生地、玄参、麦冬),《温病条辨》沙参麦冬汤(北沙参、生甘草、麦冬、玉竹、桑叶、天花粉、生扁豆)。

  二、水液内停

  水液停聚,是因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所致。若脾不能运化水液,肺不能输布通调,肾不能化气行水,以致水液内停,聚而成饮,饮凝成痰则形成饮病,痰病。

  (一)痰证

  1.风痰

  (1).主证:头目晕眩,喉中痰鸣,或突然昏仆,口眼斜舌强不语半身不遂等。

  (2).病因病理: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积湿生痰,风痰上扰,蒙蔽清窍,或流窜经络。

  (3).治法:祛风化痰。方如《保命集》大秦艽汤秦艽石膏甘草川芎当归独活白芍羌活防风黄芩白芷白术生地熟地茯苓细辛)。

  1.热痰

  (1).主证:咳痰黄稠,身热烦渴,大便秘结,或发癫狂,舌苔黄腻,脉滑数。

  (2).病因病理:多因感受热邪,或素体阳盛,津液聚结而成热痰,或湿痰郁而化热,以致痰热內盛。若痰火扰心者,则成癫狂之证。

  治法:清热豁痰,开窍醒神。方如《医方考》清气化痰丸陈皮去白杏仁去皮尖枳实麸炒黄芩酒炒瓜蒌仁去油、茯苓、胆南星制半夏姜汁)、《删补名医方论》礞石滚痰丸(黄芩、大黄沉香礞石)、局方至宝丹

  3.寒痰

  (1).咳痰稀薄色白,畏寒肢冷,口润不渴,小便清长,舌苔白滑,脉沉迟。

  (2).病因病理:外感寒邪,水液凝聚生痰,或素体阴盛,气不化津,寒痰凝结。

  治法:温化痰饮。方如《和剂局方》二陈汤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可酌加干姜

  4.湿痰

  (1).痰多,身重困倦,胸痞呕恶、饮食不运,苔白厚腻,脉濡滑。

  (2).病因病理:因外感寒湿,或脾虛积湿生痰,湿痰内阻。

  (3).治法:燥湿化痰。方如《和剂局方》二陈汤(半夏、陈皮、茯苓、甘草)。

  5.燥痰

  (1).主证:痰少而粘,难以咳出,或痰中带血,咽干喉痛,大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2).病因病理:因感受燥邪,燥热煎熬津液而成燥痰,燥热伤津,津伤化燥,燥甚于干,而出现上述证候。

  治法:润燥化痰。方如《医门法律》喻氏清噪救肺汤桑叶、石膏、杏仁、甘草、麦冬人参阿胶胡麻仁枇杷叶)。

  6.痰气郁结

  (1).咽喉中感觉有物梗塞,状若梅核,吞之不下,吐之不出,或气郁不畅,胸膈满闷等症。

  (2).病因病理:多因情志不舒,肝失条达,肝郁抑脾,脾虚失运,津液不得输布,留积成痰。气为痰郁,痰因气结,痰气交作上逆。

  治法:理气化痰解郁。方如《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茯苓、紫苏生姜)。

   (二)饮证

  饮证是水饮所引起的病证,因水饮在体内停积部位不同,则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其中饮停肠胃者为痰饮,其证,肋下痛,咳唾时引痛甚,气短息促。饮在胸肺,则为支饮,其证,喘咳全逆,倚息不能平卧。水饮流于四肢肌肉者为溢饮,其证见肢体浮肿,身体疼痛等。饮证治疗大法,当以温药和之,祥细内容,见饮证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试论痰证的病因病理与证治。胃肠中有水声漉漉
痰的病因病机及治法
中医肿瘤病因病机不外乎“痰、瘀”二字
外燥、内燥、温燥、凉燥之辨
内湿证病因分析
中医病因学说--痰饮(病理性因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