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车宗贤《肥料的真相》
观点无论大小,价值决定高度

老百姓常说用了化肥瓜不甜,果不香”,这些是不是化肥造成的?肥料对于土壤和农作物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肥料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如何合理地施用多种肥料来达到最佳的效果,使我们的农产品更安全,环境更美好?

本期讲者车宗贤

为你揭秘《肥料的真相》






  讲者介绍 

车宗贤,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土壤肥料学会理事长。主要从事畜草、农产品质量安全、专用肥料和绿色农业等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级和省级重大项目50多项,发表论文90多篇、主编学术专著3部、发明专利9项。2002年获得甘肃省555创新人才称号,2010年获得甘肃省千名领军人才称号,2014年获得全国十大肥料专家称号。

完整演讲稿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讲者车宗贤,来自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是一个和肥料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也是一个永远进不了城的人。

       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故事是一个有关肥料的故事。

       一提到肥料,大家都认为是农家肥,是一个臭烘烘的粪便,是的,它是我们有机肥的原料。现在我们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肥料家族又有好多新的品种,比如说化肥、绿肥等等。今天我给大家主要是讲一讲有关化肥、有机肥和绿肥的有关故事,我是一个科研工作者,我经常去做科普但是往往被别人科普。曾经我有一个朋友他送了我一大兜子的蔬菜,他说他自己种的绝对没有用农药和化肥,绝对是安全的,质量是杠杠的,你可以要放心的去吃,绝对不能浪费。我拿到这一袋子蔬菜之后,我感觉到:他怎么了?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到农村去租自留地,自己去种自己去销,自己自产自用,他一定是被社会上各种对于化肥的不正当的宣传给吓懵了,我又一想,化肥招谁惹谁了?大家对它有如此大的偏见?

面对无化肥蔬菜的尴尬

我是一个肥料科研工作者,他送了我一个没有用化肥生产的农产品,我怎么能够吃得下去?这是对于我们一个无声的讽刺,但是这样的事可能是也是常见的。我经常会听到好多有关肥料上面的一些故事,今天就是我们给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就是我问一下在场的各位,你吃不吃用化肥和农药生产的农产品?吃,是吧!有的人说不吃。但是我告诉大家,我们90%以上的农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绝对要用化肥和农药,如果不用化肥和农药,它的产量、品质各方面的都会打折扣,如果你不吃用化肥和农药生产的农产品你会饿肚子的,你没有更多的东西可吃。同时我意识到肥料的科研没有肥料的科普更重要,我决定去注册“肥料创新联盟 ”公众号,坚持写科普的文章,让大家了解肥料、认识肥料,合理的使用肥料,我为肥料主持公道,我为化肥主持公道。

       化肥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化肥起源于欧洲,是由英国的科学家在炼焦中回收硫酸铵而形成了化肥,这是十七世纪初的事。又过了一百年到十八世纪初,就是1908年,德国的一名科学家他发明了合成氨的技术,用空气中的氮和氢在高温高压下反应,合成了氨形成了化肥,据那个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然后发布的一个消息,肥料对粮食产量的贡献达到40%到60%。

化肥对粮食的贡献达到40.46%

它撑起了粮食安全的半壁江山

       我们有好多的长期定位试验也得到了这样的一个结论,就是我们用肥料用化肥和不用化肥,我们的粮食产量会相差55%到65%,它撑起了我们粮食安全的半壁江山。为什么说对于肥料有这样那样的偏见呢?问题出在哪里?不出在我们的肥料本身,它出在于肥料的使用过程,比如说我们人吃东西一样的,我们的食品本身没有问题,但是我们吃多了,吃的不合理,我们会胖,胖了就会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出现,我们的身体会出现状况。这种状况就是我们对食品使用过程当中的问题,还不是食品本身的问题。

【我们用7%的耕地 6%的水资源

养活了20%的人口 却用了35%的化肥】

从我们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把化肥引入了中国,我们的小麦产量由195斤增加到700斤,甚至于高的达到1000斤和1500斤,所以说我们的粮食产量也上去了。我们曾经自豪的说:我们用7%的耕地、用6%的水资源,然后养活了全球20%的人口。但是这背后有一个故事,就是我们用到了35%的化肥,我们化肥用量太大了。刚开始我们的化肥的农效率效率是很高的,我们一斤化肥可以增加一百斤粮食,到后面增加到六十多斤,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化肥每一公斤的化肥增产粮食六公斤,就是我们的农业效率越来越低,就是化肥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化肥使用量大了之后又造成一个什么样的影响呢?它主要是一个就是我们的水体负营养化、面源污染然后我们土壤健康,然后农产品质量都有影响。但是这个影响绝对是有,和化肥脱不开干系的,但是绝对不是完全由肥料造成的。

       比如说我们的面源污染,我们的面源污染就有农业源、有工业源、有生活源,就农业源的污染是最小的,远远低于我们的生活源的污染,但农业源中的氮和磷这两个元素的污染是占农业源的12%和25%,也是一个比较小的数字。甚至我们把面源污染的罪过归于化肥,完全归于化肥是没有道理的。

所以说我们再看看大气污染,我们大气污染成分很多,大家都说温室气体,我们过量的使用了化肥之后也会造成氨气、氧化亚氮挥发到空气中,对于那个大气有污染,确实这是存在的,但是我们合理使用就不会有这种现象。据我们统计我们现在大气污染,我们使用肥料的贡献只有5%,5%的贡献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  

       同时我们看看土壤健康,我们有人说我们土壤板结是化肥造成的,其实也是不对的。土壤板结可能主要是大水漫灌或不合理耕作造成的。有的说这个瓜不香了果不甜了这是由化肥造成的,其实也不是,因为我们化肥和我们的有机肥都是一样的,作物吸收的时候也是把吸收的它的营养元素,有机肥也是分解中最小的营养元素的吸收,化肥也是营养元素的吸收,它们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的,只有我们合理的使、合理的配施,我们的瓜也会很甜、果会很香,只有我们施多了之后就是我们的产量非常高的时候,我们的品质会相对的下降,产量和品质这两个指标是相悖的。我们有的人为了追求非常高的产量,使用了很多的化肥,它的品质会有一定的减少,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所以说是我们的化肥,说了这么多其实我们的化肥,对我们的贡献绝对大于副作用,氮肥也就是尿素,氮肥(中的氮元素)来自于空气,把空气中75% 70%左右的氮,然后通过合成氨的技术然后生产出尿素也是非常洁净的。我们的磷和钾来自矿山,矿山虽然有伴生的有色金属,在我们生产磷氨的过程中会把它取出很多而且相对应的也是比较纯净,只有我们把化肥的量减下来把我们化肥的效率升上去,我们国家的绿色生产才会实现,我们老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油桶子会有殷实,我们吃的会更加安全。

【有机肥到底安不安全】

       有机肥是我们一个传统的产物,我们也用了多少年,从农家肥演变到有机肥,但是目前的有机肥和以前的有机肥完全不一样,目前的话我们有商品有机肥,商品有机肥它大多数是为了处理我们规模养殖场的废弃物、粪便而生产的有机肥,它肯定有所区别。我曾经与一个朋友去下馆子,这个菜单上有一个菜名叫有机菜花,这个服务员介绍说这个菜花非常好,说我们用有机肥生产的这个味道绝对不错,而且非常安全,点赞的人特别多,我们的朋友点了我也吃了,味道和其他的没有什么多大的区别,我们朋友也说没多大的区别,我认为这样的。今天我见这个化妆师的时候,她说她们也经常去买一些有机的产品,但是她也吃不出什么感觉,但是就是(有机)产品心理上确实是是比较安全的。我们由有机肥生产的产品呢,我一听到他说用有机肥生产,当时我心里就马上发怵,有很多疑问,为什么呢?有机肥又怎么了?

       大家都认为是有机肥生产的是最好的,其实我们现在目前的有机肥标准上有一点的漏洞,这个标准上的漏洞相当于三聚氰胺加到我们牛奶上的漏洞是一样的,但有一个指标,就是我们有机质的含量45%,当时定的也是比较高,好多企业生产的达不到这个标准,我们又要纯净的禽畜粪便生产的有机肥,它的有机质才能增加到37%-38%,最多达到40%,如果生产一个45%的合格产品,非常难。我们厂家怎么办呢?添加秸秆让它合格。没有秸秆,养殖场没有秸秆,或者到外地拉来成本太高,他们就掺加一种叫做什么呢?风化煤。风化煤是我们矿物质的一种碳,它对我们的直接使用对我们的土地,对于粮食没有任何作用,但是我们检测的时候,我们直接测有机质(肥)中的碳乘上个1.724就变成了有机质,它检测的这个方法它分不清这个是禽畜粪便中的碳还是我们的风化煤中的碳,所以说我们完全用一个风化煤加上一定的化肥,然后生产的假有机肥是我们的检测时无能为力的,所以说我们检测时这个标准的漏洞一旦存在。我们也做了建议,要把这个漏洞尽早的补上,让我们的有机肥更加安全更加合乎标准。第二个问题就是有机肥它本身就是禽畜粪便和动植物的残体然后生产的一种肥料,因为禽畜粪便和动植物的残体大家都知道禽畜粪便来自我们养殖场,养殖场在养殖的过程中我们为了保障我们的养殖(的畜禽)不得病,我们要用抗生素,我们要用其他的一些东西,99.99%都要排出来,然后我们就会生产有机肥,同时它还有一些草籽还有一些病菌、一些蛔虫等等等等的。如果我们要生产合格的有机肥,我们必须把这些有害的物质完全取出才可以,但是我们取出的话办法也很多,当然最常用的一种就是高温发酵。

要合理使用合格的化肥 

       在北京石景山有一个农场,它也是致力于有机物农产品的生产,供给高端人群,因为他要生产最好的农产品,他的概念就是:我绝对不能用化肥,我要用有机肥。为了提高产量,他们大量的用有机肥,但是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他检测生产的面粉里面重金属含量超标,生产的蔬菜里重金属超标,他查了好多原因:水的问题、土的问题、生产资料的问题,最后查来查去它的原因就是有机肥。当时它用了一个农业养殖场,大型养殖场生产的那个有机肥、禽畜粪便,然后做成的有机肥,而且用量特别大,然后它那个里面的重金属还有抗生素等等的对它的土地有了污染。我们就认为是有机肥生产的,它是确实有问题的,我们要用有机肥确实要用合格的,要控制一定的量。土壤消纳有机肥、有机质它是有一定限度的,决不能是滥用、不能多用,说到这里我就是想这个化肥被妖魔化了,有机肥我们绝对还不能迷信,我们还有什么肥料可用?

【能吃的肥料——绿肥】

       有一种能吃的肥料,你们听过没有?没有听过是吧。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肥料就是绿肥,绿肥在我们国家也用了上千年时间,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贵资源,就和我们中药一样。它是一种作物,它自身就是豆科绿肥,它自身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我们把它叫做什么呢?植物氮肥厂。而且它自身固了空气中的碳,然后返到土壤中能够活化我们的土壤,然后增加土壤中所有微生物的活动,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肥料。为什么能吃呢?因为它是一个作物,比如说紫云英、二月兰、箭筈豌豆的嫩叶经过煮了之后可以拌凉菜,  把它翻到地里,它根有根瘤菌固定空气中的氮作为氮肥,一般情况下我们一亩地种绿肥、豆科作物,可以固到四到六公斤的氮,相当于我们小麦全生用氮的一半,同时它又固定空气中的碳,这个碳元素就是我们的有机质有机肥。

【绿肥牺牲自我 保全作物】

     我们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的首席科学家曹卫东先生他提出的一个绿肥 的一个概念,就是用绿肥生产的农产品它是比较安全的,比如绿肥 苹果 ,绿肥 葡萄生产出的葡萄酒,绿肥 水稻生产出的面粉(大米)它最安全的,为什么呢?比如我们举个例子,我们现在做绿肥 苹果,就在那个苹果果园的行间种上绿肥,绿肥它固定空气中的氮然后供应到土壤中供苹果来用,而固定空气中的碳作为有机质功能用,同时绿肥的还有一个功能,它把所有的病虫害都吸引到自己身上,让苹果发(病)虫少一点、少用农药等等,它生产的那个苹果风味儿,安全指标各方面都特别好,我们就是用绿肥 的一个新的概念。

       大家都想一想,就是我们的肥料试验周期是多长谁知道?一天?两天?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一年?两年?我年过半百我们做肥料研究将近30年的历史也是这三十年是我的工作最有效的时期,但是对于我们的肥料研究的这个历史长河中,这是一瞬间,我们有机肥我们用了几千年,绿肥我们也用了上千年,我们化肥将近用了两百年,但是我们对肥料的探索、创新,绝对没有停止,刚才说的我们的肥料周期多长,自从有化肥以来我们英国洛桑实验站,它做了175年的试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做完一直在做,175年一个试验怎么做?现在目前这个试验也是我们全球时间最长最有说服力,而且肥料和土壤也有的一个最大的一个平台,影响力非常大。我们国家也是一样,我们的刘更另院士他设计了阴离子的试验,他在(湖南)祁阳做(试验),现在目前做了四十五年,就从1975年开始 四十五年,因而是我们肥料研究上的鼻祖。我们省也不落后,我们省现在目前有四个将近四十年,一个超过四十年了的长期定位试验,这些试验也是在回答着我们肥料上的肥效问题,肥料使用对于环境的影响以及我们肥料上的一些我们想不到的一些问题,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为我们国家的化肥农药的减施增效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肥料试验周期长 出效慢

       但是我们长期实验真的是很难,一做就几十年,我们有效工作才多少年?我们做了四十年,人生有几个四十年?大家想一想,而这四十年做的试验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一直是为这个试验如何去做怎么去做,然后为试验的经费发愁,为试验的产出发愁,面对着一个冰冷的肥料,面对着我们一个寂静的土壤,也面对着我们有生命但是不会说过话的作物,常年地去做下去、默默地做下去燃烧着生命,而且我们的成果产出也非常慢,评奖的时候往往评不上,职称也上不上这帮人怎么办?这个指挥棒交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上我们怎么办,我们也是经常的非常困惑,是放弃还是接手?我应该怎么办?但是我们看见了我们有老一辈的科学家他们坚韧不拔的一种精神做了一辈子,无名无利,我们也必须接受,这是一个长期定位试验是国家宝贵资源。

当前需要减肥增效

       经常说一个作品三十年的就算文物,我们长期定位试验做了四十年,大家算是不是文物?和文物一样,可能它还比文物还要宝贵,所以说我们必须坚守。但是我们坚守这个究竟对国家有什么用呢?就是我们肥的用量大了用量多了要减肥,减多少合适?怎么去减?从我们这个长期定位试验我们可以得出我们减25%到30%左右的化肥对我们粮食安全不会造成影响,而且我们的化肥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减少40%到50%,这就是长期试验的结果。所以说我们肥料现在非常尴尬,在粮食安全和环境安全的夹缝中生长,所以要把好这一个度,同时我们也得到我们要提倡我们的耕地的有机质提升,耕地质量不会下降,然后要培肥,怎么培才是合适的,我们通过长期定位试验得到,我们每亩地施上两百到四百斤有机肥,才能保证我们的耕地质量不会下降,才能保证我们土壤中的新碳和老碳的相互交替这都是我们长期定位试验得到的,而且还得到了一个我们在八十年代我们一公斤肥料可以生产二十二公斤的粮食,到现在我们只能生产六公斤,肥料的农业效率在下降,肥料支撑粮食安全的作用在下降。

       我们(的试验)就已经受国家的重视,我们要有对策,这都是我们长期试验能做的等等的,它是围绕着我们的六大作物,六大特殊作物,咱们省上的制种玉米、马铃薯、蔬菜、中药材等作物,我们设计了二百五十个监测点,这二百五十个监测点就是保证,我们的特色作物的如何施肥,来说明我们的耕地地力如何去演变,对于我们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也起着支撑作用。对我们国家的政策的出台也起着一个支撑作用,甚至这个肥料的用处特别大,但是这几年来我们通过长期生物之间实验的坚守,通过我们近几年长期定位试验的影响,就是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我们成立了甘肃省长期定位试验协作网,又申请到了农业农村部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试验站,也申请到了国家土壤质量凉州实验站,像等等这样的的工作,都是我们长期定位实验做到的。

       我就认为有为才有位,有位才有大作为。祝我们的美丽的乡村越来越美丽,祝我们的祖国永远繁荣富强祝我们的农民朋友们能够脱贫致富。

       我的讲演完了,谢谢各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化肥减量我们抓什么?
土壤健康的核心因素及关键改土方法
屋顶果园的土、肥、水管理【2】
碱性土壤如何施肥 碱性土壤施肥注意事项
人物|那个“玩粪粪”的年轻人
土壤中没有它,施再多肥料效果也不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