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斯坎德培——号称亚历山大大帝转世,曾率八千人马打破十万大军

本文摘自《中世纪千年史话》

【斯坎德培——亚历山大大帝转世】

瓦尔纳战役后,反奥斯曼势力无法发动进一步行动,巴尔干局势尽在奥斯曼帝国掌握之中。

穆拉德二世回过头来照顾咄咄逼人的东方各势力,相继击败帖木儿帝国、嘎勒莽王朝。

1449年,穆拉德二世再度杀入欧洲,深入阿尔巴尼亚,由此引出穆拉德二世一生中的第三大劲敌——斯坎德培(Skanderbeg)。

斯坎德培是阿尔巴尼亚的民族英雄,人称“阿尔巴尼亚之龙”(Dragon of Albania)。他同匈雅提一样,都是反奥斯曼侵略的杰出代表。

斯坎德培的爸爸是阿尔巴尼亚早期反对“雷电”巴耶塞特一世入侵的领主之一。阿尔巴尼亚只是地球上的弹丸小国,培爸的反抗如螳臂当车,最后被迫臣服奥斯曼帝国。每年进贡不说,斯坎德培和三个兄弟也被迫来到苏丹王宫,过起寄人篱下的人质生活。

在此期间,斯坎德培皈依了*教,在亚德里亚堡的军事学校里学习。

后来,他加入奥斯曼军服役。在欧洲和小亚细亚,他带领奥斯曼军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希腊人、塞尔维亚人、匈牙利人无不败在他的战斧之下。

斯坎德培由此成为奥斯曼帝国最优秀的指挥官之一。“斯坎德培”其实是他的头衔,意为“阿尔巴尼亚的亚历山大”,表彰他战功卓著,军事才赋堪比亚历山大大帝。

穆拉德二世对斯坎德培欣赏有加,钦点他指挥五千骑兵征服了小亚细亚的庞大领土。

然而,斯坎德培的内心世界和他的表现完全相反,别看他给土耳其人使劲卖命,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阿尔巴尼亚人。他一直在寻机反抗,为让祖国免受异族蹂躏暗地努力着。

终于,他苦等的机会来了。就在匈雅提第一次远征,攻陷尼斯的时候(1443年),他率领奥斯曼军里的三百阿尔巴尼亚人转变阵营,这就是欧洲版的“蝗协军”起义。

他巧施妙计,伪造穆拉德二世写给克鲁亚总督的书信,声称苏丹任命他接管克鲁亚(Kruja)。总督不知是计,稀里糊涂地卷铺盖卷走人。计取克鲁亚后,斯坎德培放弃*教,回归本宗,发誓要为祖国和家人报仇雪恨。

他在克鲁亚升起双头鹰旗帜,这既是他的家徽,也是拜占庭的象征。今天,阿尔巴尼亚仍使用这面绘有双头鹰的国旗。

起义的第二年,在斯坎德培努力下,阿尔巴尼亚各地亲王齐集一堂,斯坎德培无可争议地成为领头羊。

阿尔巴尼亚人齐心协力,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反侵略的热情空前高涨。在众人支持下,斯坎德培大修要塞,并根据人少地寡的国情,组织起一支流动性防御军队。他利用阿尔巴尼亚多山的特点,往往以少胜多,运用游击战让奥斯曼军屡吃败仗,损兵折将。

威尼斯觊觎阿尔巴尼亚国土,与奥斯曼帝国发动联合入侵。斯坎德培虽然腹背受敌,但他还是成功化解了危机,迫使威尼斯签订和约(1448年)。

随后,斯坎德培率军支援匈雅提发起的第二次科索沃会战。由于半路遭到拦截,斯坎德培未能按期抵达战场,致使匈雅提惜败科索沃。

1450年,十万奥斯曼精锐(包括六万骑兵)在穆拉德二世率领下兵围克鲁亚。

自奥斯曼军再度入侵以来(1449年),一系列失败让阿尔巴尼亚人的士气沉到海底。

如何才能提高人民的信心呢?斯坎德培还是很有办法滴。他找来一群修道士,教其如此这般。

不久,神职人员看到天使掠过阿尔巴尼亚上空的好兆头在全国传扬开来,就连斯坎德培本人也拿着大喇叭冲天狂喊:“老子遇到著名的圣乔治啦,他交给老子一把火焰剑,授命老子‘消灭真正宗教的敌人’。”

当奥斯曼军浩浩荡荡杀向克鲁亚时,阿尔巴尼亚人的战斗力呼呼直飚。

【八千破十万】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赤壁之战、官渡之战、金马刺战役、克雷西战役、阿金库特战役,数不胜数,可是双方军队比例悬殊的却凤毛麟角。

你听说过八千人大破十万众的战役吗?没听说过的话,那就看看下面介绍的欧洲历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克鲁亚之围”(Siege of Kruja)吧。它绝对是军事史上神说中的神话。

斯坎德培究竟靠着什么本领化腐朽为神奇的呢?

一、克鲁亚要塞城堡修建在地势陡峭的山顶,城里粮草充足,可支持十六个月之久。易守难攻的克鲁亚要塞起到吸引敌军注意力的作用。

二、克鲁亚周围山高林密,是个藏伏兵、打游击的好去处。在克鲁亚被围之前,斯坎德培留四千人驻守要塞,自己带八千人马(两千步兵,六千骑兵)转移到附近深山里。运用正确的游击战术是斯坎德培能够抵抗十万敌兵的另一个先决条件。正如古人曾经云过的“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貌似是古人说的吧,呵呵。

三、克鲁亚守将弗雷纳(Vrana)是斯坎德培的近臣,对老大忠心耿耿。用人得当是斯坎德培成功的第三大原因。

5月14日,奥斯曼军兵围克鲁亚。穆拉德二世搬出十门火炮,炮轰要塞。奥斯曼军的火炮质量不高,每门每天只能发射两到三次,而且精度挺差,对屹立于山顶的克鲁亚作用极其有限。

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执着的土耳其人终于在四天后给城墙敲开一道缺口。奥斯曼军蜂拥杀向缺口,守军凭借山势成功击退敌人,并赢得修补城墙的宝贵时间。

穆拉德二世对驻扎深山的斯坎德培很不放心,他不断派侦察队在山区侦查搜索,做到以防万一。斯坎德培也很清楚,只有不停袭扰,克鲁亚才有一线生机。

黄昏时分,斯坎德培设法偷袭了奥斯曼军营地,斩杀几百土耳其人,缴获并摧毁奥斯曼军的补给。当时的战斗相当激烈,斯坎德培差点丧命当场,他的盾牌都被打成“残垣断壁”。

保护营地的同时,奥斯曼军仍坚持不懈地炮轰克鲁亚。险峻的山势成为克鲁亚的天然屏障,蜂拥而至的奥斯曼军企图用长矛戳开城门,在守军严密防守下,土耳其人的尸体在城下堆成小山,奥斯曼军不敌被迫撤走。

在随后的两天里,心急如焚的穆拉德二世召开作战会议。议题是严守营地、以防偷袭。最后,穆拉德二世决定让穆罕默德二世率领一彪人马防守营地。

过了几天,五百阿尔巴尼亚骑兵向奥斯曼军营地发起再次袭击。这次偷袭只是声东击西,斯坎德培所部在奥斯曼军营地周围运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切入,挥出一记重拳,杀土耳其人个猝不及防。

奥斯曼军迅速调动大队骑兵抵挡突如其来的攻击。斯坎德培不与敌军纠缠,打了就跑,迅速向山里奔去。

斯坎德培撤退后,奥斯曼军重新集结,对克鲁亚发起狂攻。可是,声音响亮却效果不佳的炮轰只得让奥斯曼军放弃正面进攻的念头。

穆拉德二世想出挖地道的招儿,但筑于山顶的克鲁亚城下全是石头,奥斯曼军纵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每天冒一身臭汗也只能向前挖掘一点点。

克鲁亚久攻不下,十万大军快把粮仓吃个底朝天,运粮队又遭斯坎德培偷袭,穆拉德二世这个急啊。就在他郁闷的时候,威尼斯送来救急物资。看来阿尔巴尼亚不亡国,威尼斯是不死心。

仗打到这种地步,双方都损失惨重。土耳其人的死尸堆满城下,伤号嗷嗷惨叫之声不绝于营地上空。斯坎德培也损失一千人马,丢掉八分之一的兵力。

7月24日,斯坎德培再次偷袭敌军营地。穆拉德二世派出八千人马迎击。斯坎德培扭头就跑,奥斯曼军紧追不舍,两拨人马逐渐消失在远方。

第二天,穆拉德二世在营地里看见克鲁亚的岩石上站着两个人。他举目远眺,禁不住大吃一惊,原来是斯坎德培正和弗雷纳开碰头会。

穆拉德二世暗自盘算起来,斯坎德培在这儿开会,那寡人的八千人马呢?

他以偷袭营地为诱饵,引诱八千人土耳其人和土耳其马进入山脚下的伏击圈,将之一举消灭。

穆拉德二世深知斯坎德培的能力,既然斯坎德培极其难缠,克鲁亚城又险要异常,那不如如此这般。

不久,一名帕夏带着重礼进入城里,劝说弗雷纳投降。当时两人谈话的具体内容不详,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帕夏和弗雷纳来了个“煮酒论英雄”。估计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帕夏说,纵观当今天下,谁可称得上英雄?只有俺家苏丹才配得上这英雄二字。实话说了吧,这克鲁亚早晚得完蛋,汝还是及早弃暗投明,到时不失封侯拜相,汝意下如何。

听完这话,弗雷纳并没吓得掉了筷子,而是义正言辞地拒绝了帕夏的劝降。

弗雷纳誓死不降,斯坎德培也是如此。当穆拉德二世的使者开出条件,以每年一万克朗的优惠政策劝他投降时,斯坎德培毫不犹豫地回答道:“不,即使穆拉德与我分享他的帝国,我也决不用耻辱玷污阿尔巴尼亚这个名字。”

穆拉德二世实在没辙,只好继续攻城。一晃三个月过去了,奥斯曼军的士气一落千丈,疫病横行营地。

10月26日,意气全无的穆拉德二世痛苦地下令:打道回府。

克鲁亚之围以阿尔巴尼亚的胜利而告终。奥斯曼军阵亡两万,阿尔巴尼亚军只损失一千多人。斯坎德培以八千人马成功牵制十万敌兵,保住了克鲁亚,实在是个奇迹。

斯坎德培为纪念克鲁亚城下的胜利,专门为自己设计了一顶镶着羊头的头盔。这顶头盔的由来还有个小故事:

克鲁亚之围期间的一天夜里,斯坎德培放出大群角顶蜡烛的山羊。奥斯曼军远远望去,以为阿尔巴尼亚军点着火把前来进攻。当奥斯曼军杀到山羊近前时才知道上当,可为时已晚,埋伏已久的斯坎德培率军杀出,奥斯曼军损兵折将,大败而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联军主力大败,小国领袖陷入绝境,他如何用8000人迎战10万敌军?
穆拉德二世的落幕,奥斯曼帝国一代新人换旧人——奥斯曼简史16
战争事典:与奥斯曼鏖战25次的斯坎德培·万历征播州·日俄大海战
奥斯曼帝国的崛起燃烧的巴尔干
奥斯曼帝国的崛起
【小猫原创】阿尔巴尼亚的小山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