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是如何调兵遣将的之神秘虎符

虎符

古代的中国战事频发,所以调兵遣将是常用的事,在没有现代通讯工具的古代是如何调兵遣将的呢?当然了古代的中国人是很聪明的,虎符就是中国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一般用青铜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劈为两半,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两个虎符同时合并,持符者就能获得调兵遣将的大权。

虎符的构造

虎符一般分左右两半,有子母口可以相合。右符留存中央即皇帝手中,左符在将领之手。战时皇帝若调动军队,就需带上右符,持符验合,将军才能听命而动,其他人则无权调动一兵一卒。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但它却它盛行于秦、汉时期,虎符的背面刻有铭文。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虎符的形状、数量、刻铭也有很多较大的变化。从汉朝开始至隋朝,虎符均为铜质,骑缝刻铭以右为尊,到了隋朝就改为麟符,而到唐朝的时候虎符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当时的唐朝讳虎所以就把虎符改用鱼符或兔符,后来又改用龟符。到了南宋时又恢复使用虎符。元朝则用虎头牌,后来则演变为铜牌。

我国现存最早的铜制虎符共4件

杜虎符

杜虎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虎符实物,是在1973年西安郊区山门口公社发现的,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杜虎符高4.4厘米,长9.5厘米,厚0.7厘米,背面有槽,颈上有一小孔。

阳陵虎符

阳陵虎符现收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这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发给阳陵驻守将领的虎符,出土于山东枣庄,上有错金铭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

东郡虎符

东郡虎符现藏于陕西省周至县文物管理所,虎符长9.5厘米,高4.3厘米。虎背有错金铭文,字体为小篆,左右两半铭文相同:“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东君。”

而最后一个虎符就没那么幸运了,新郭虎符。

新郭虎符

新郭虎符, 现为法国巴黎陈氏所收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丙申宝笈】秦代铭文——虎符、诏版、诏量文
调兵的神器:历代兵符鉴赏
国之重器 虎符
战国虎符铭文三则
古代,调兵百万就靠这“虎符”,但几百年来为何没人伪造一个?
国家宝藏︱小小杜虎符,演绎两千年前的“将军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