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玄甲耀日光:古代铁甲的出现和发展

“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的生产又是以整个生产为基础的”

——《反杜林论》恩格斯

通过此前的文章,大家可以了解到冶铁技术的进步引发了武器生产的重大变革,相对于青铜兵器而言,钢铁兵器的穿透能力和杀伤力都大大提高,自然而然地,人们迫切地需要升级防护装备来自我保护。此外,继车战落幕、步兵和骑兵成为战场主流之后,防护装备的形制和特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战国时代,铁铠崭露头角,使之前的皮甲黯然失色;到了汉代,铁铠已经日益完善并占主要地位。

燕国之函

宝剑当论吴、越、楚,铠甲界的扛把子则是燕国。《考工记》中说,在燕国但凡是个男的都能制皮甲(“夫人而能为函”,这里的函指的就是铠甲,先秦时也有专门的制作铠甲的职业手工业者,被称为“函人”,由于冶铁和加工铁更为复杂,显然不是普遍具备的技术,所以判断这里所说的函指的是皮甲)。这个记载虽然多少夸张了点,但足见燕国制造铠甲的水平是当时最领先的。除了皮甲之外,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铁质护具也确实是燕下都遗址出土的,共有491片铁甲片,均为零散状态,没有发现编缀完整的铁铠,但从铁甲片的出土数量,可以想见当时铁铠甲的生产规模。值得注意的是,铁铠甲片的形状大小有一定规律,出现了标准化、通用性的雏形,在战损或遗失时可以修复和置换,对铠甲编缀工艺的发展演变影响深远。

燕下都出土铁兜鍪

此外,虽然还没有出土过完整的燕国铁铠,但是保护头部的铁兜鍪(móu)倒是有一件。兜鍪由89片铁甲片组成,出土时仅缺失3片,其中2片半圆形甲片合缀成圆形平顶,额头正中处还有一个向下护住眉心的设计。

总体来说,早期的铁铠已经相当让人惊艳了,到了汉代又发展出什么特别之处呢?

西汉玄甲

“玄甲,铁甲也”(《史记》),在文献中,汉代的铁铠均称玄甲。根据已发掘的考古资料,我们看到汉代铁铠一般由几百片甲片编缀而成,主要用麻绳,也有用皮条的,基本形制分两大类:札甲鱼鳞甲

  • 札甲:札甲这个词不是古人称呼的,而是今天的创造,因为这种甲多采用长方形的大甲片,比较像古代的书札。最简单的札甲是只护胸和背,前后用带子连接,类似现代的吊带背心;其次是护胸护背再加两个简单的披膊从而护住胳膊;最发达的就是不但护住胸背胳膊,还有盆领(护住颈部)的高级款了。
  • 鱼鳞甲:顾名思义,鱼鳞甲的甲片并非常见的方型,细密呈鱼鳞状,需要精密锻造,防卫能力更强。

西汉楚王墓出土铁札甲

满城汉墓出土鱼鳞甲

鱼鳞甲编缀细节

在西汉初期,鱼鳞甲的数量还很有限,仅供高阶军士和将领或者贵族使用,发展到武帝之后,鱼鳞甲已经成为主要的防护装备了。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骠骑将军(霍去病)自四年军后三年,元狩六年而卒。天子悼之,发属国玄铁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 ,汉武帝为了悼念霍去病,不仅为他修了一座象征祁连山的大墓,还用玄甲军发丧,列阵从长安直达茂陵,这种玄甲送葬的最高礼遇,我们已经无法看到,但 “矛戈成山林,玄甲耀日光”般的盛景可以想象。汉武帝时期的大炼钢铁给铁质武备的生产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这些武备最终在抗击匈奴的前线也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帮助汉王朝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马踏匈奴石雕,霍去病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盔甲与盾牌
汉字历史——兵器篇(冑)
古代铠甲的形制变化与使用材质
兵器谱|让朱元璋都碰壁的明朝盔甲,为何和蒙元差不多?这可是用命投票的结果
古代铠甲里面的高档产品: 鱼鳞铠
中国铠甲发展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