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阳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而我们中医更是对阴阳尤为关注,应以阴阳为刚,辩分万病。“认证只分阴阳”,“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其实阴阳各有各的用武之地,但是今天我要谈的是我比较欣赏的,也是火神派之主郑钦安推崇的阴阳之中的阳。当然我是反对阴阳孤立一说的,但是只有孤立才能懂的其中的奥妙,这也是“分开---结合---分开”理论,没有分开就不会有结合,没有结合也同样不会有分开。阴阳也是同样的道理。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讲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这也是火神派最为重要的学术观点,就是重视阳气,崇尚扶阳,用温阳的药物来治疗疾病。而谈到阳气,我又不得不特别推崇肾阳,即元阳,先天之阳;脾阳,即后天之阳。其实我今天所说的阳气,不单单是指脏腑的阳气,其实我们身体各处都有阳气,卫气营血也有,但是这些都不是重中之重,而肾阳和脾阳可是我们人体阳气的主宰,也是阳气的根。你可以想想,一棵树没有根会是什么样子,一个高楼大厦没有地基会是什么样子,人体也是一样没有这个根,肯定会是倒金字塔型,站立不稳。不稳是什么,那可是我们人体不稳的状态啊,就是病啊!

人活一口气,这句话是我们常说的,但是这口气是什么?我们有没有想过啊!今天我要告诉大家,这口气是乾元之气啊,也就是阳气,这可是根本之气啊。我们想想人活着天地,阴阳,五行中是以阳为主还是阴为主啊!我的答案是阳为主,为什么呢。因为《易经》是以乾卦开始的啊,还有《说文解字》一书也是以一开头的,还有很多我就不说了,这些都可以看出,我们古代人民的思想是以阳为主的啊。还有自然界如果没有阳光的普照,会是什么样子啊,万事万物都不会生长,当然就更不会繁殖下去。据说远古时代,也就是恐龙时代,突然没有太阳了,世界变得黑暗了,恐龙等生物就灭绝了。这可能不是事实,但是如果我们现在没有太阳,植物会生长么,动物会长大么,会繁殖么,当然人也是一样的,肯定不会生、长、化、收、藏。这也就说明了阳对我们自然界,当然也包括我们人类的重要性。

其实中医的天人一体观对于学习中医有很大的帮助,只要合乎自然界的道理,在人体上也会八九不离十了,这就是中医!天人一体观说白了就是:自然是一个大天地,人是一个小天地,植物也是一个小小天地。很简单的中医,养生也是一样,只要合乎自然要求就行,正所谓顺天则昌,逆天则亡;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这就是养生的精髓!

说说最根本的,也就是吃的问题,民以食为天嘛!

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都是在吃食物的阳气啊,以其食物小小天地来养我们人体的小天地。我们食水谷之正气,禀天地正气化生,与人体正气本是同一气,天地与人之正气相合,人才健康,才不得病。人得食物则生,不得食物则死,其实就是阳气的得与失,得到了你就生存的完好,失去了你就生病,就是这么简单。

可见阳气是多么的重要,我们应该生理上注重阳气的主导作用,病理上注重阳气的盛衰变化。阳气者,乃化气津气精血之本源,为人体立命之根本!阳气的盛衰程度,决定着人身体魄强弱死生。人体阳气受损,则发其疾病。

记得卢崇汉老师说过:阳气乃人体生命的活动,人体的阳气之则生,失之则死;机体之所以温,水谷之所以能化,升则养神,达下则柔筋,都离不开阳气。

张景岳也说过: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

郑钦安肯定说过阳气的重要的,比如:“人身所持以立命,其惟此阳气乎,阳气无伤,百病自然不作。”“夫人之所以奉生而不死者,惟赖此先天一点真气耳,真气在一日,人即活一日,真气立刻亡,人亦立刻亡。”

其实还有很多医家都提到过阳气的重要性,张仲景肯定提过,但是后人没有看出来,因为张仲景生活得汉代时以阳为主的啊,当时是很强调阳气的,我就不信张仲景能不受当时的影响。我感觉啊,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的指导思想是阳气,这个以后我会单独有一篇来谈其中的几个方证。

阳气中的肾阳是根本,因为是根,肾阳是爹妈给的,也就是说我们做父母的如果阳气不是很充分,那么孩子也不会充分,但是先天毕竟是先天,我们左右不了,但是我们可以依照后天的脾阳来支援肾阳啊,兵法不就是围魏救赵么(不知对不对),我们肾阳不充沛,我们就补脾阳,像什么附子理中丸就可以啊,我是十分推崇这个方药的,我觉得这事脾阳,肾阳一起补,可谓一石二鸟之功。如若不补脾阳,肾阳还不是那么充分,那么你肯定不会健康。

我还要说说我以前说过的外阳,也就是卫阳,这个就像是保护一样,在我们人体的外围,外感首先伤及的是外阳,而内伤才伤及的是内阳,如若不想让我们总感冒那就首先固外阳(卫阳),当然如果你内阳(脾肾之阳)十分充沛,那你就不用了。推荐个方药吧,就是玉屏风散,那是固外阳的。

总而言之,我们人体阴阳来说,都很重要,但是阳相对更重要一点,阳气盛则盛,衰则衰。我们可不要忽视这个问题!但是我们不要一过的补阳而忽略了阴啊,什么都是不能太过,太过和不及都是不行的。我的建议是内阳(元阳)45%外阳(卫阳)10%,而阴和元阳一样都是45%我感觉这样是最完美的,最理想的状态!现在六味地黄丸太普遍了,这可是补阴的啊!我们要认清自己该补什么,不该补什么啊。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禅解《黄帝内经》素问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
从中医角度论防治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
行者老师讲座录音整理文稿:20081105六经气化
《黄帝内经》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 - 任之堂主人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四象、五行,原来是这么回事(点透玄妙)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