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仙李白的“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可能我们理解错了

公元752年,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经八年了,云游四方时与好友岑夫子相约前往颖阳山居中的丹丘生家里做客。知道李白酷爱喝酒,主人丹丘生自然安排了酒宴为好朋友接风。斗酒诗百篇的李白,在与好朋友的对酌中写出了名流千古的《将进酒》。诗作中的“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一直以来我们对这句诗词的解释都是,自古以来的圣贤者都是默默无闻,只有那些喝酒的才能青史留名。其实就是对诗词语言的直译,但是可能我们一直都理解错了。 

根据《三国志.魏书.徐邈传》记载:曹操刚被封为魏王的时候,徐邈作为曹操的尚书郎。当时曹操下令禁酒,徐邈偷偷喝酒喝醉了。正好有一个叫赵达的人,过来找他问一些曹操吩咐的事情,结果徐邈回答“中圣人”。而赵达就把原话汇报给了曹操,曹操很生气准备杀了徐邈,这个时候度辽将军鲜于辅进谏道:“主公禁酒,平常爱好喝酒的就私下将清酒称为圣人,把浊酒称为贤人,徐邈生性谨慎,今天只是偶尔喝醉了而已。”这大概是有记载的第一次将酒分为圣贤两种,而在这之后就不断有人以圣贤来隐喻酒。

李白自己的诗作中,也多次使用圣贤来借喻饮酒。比如《赠孟浩然》中的“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如果我们用中圣翻译为喝醉酒,解释起来就比较通顺了。陶醉于月亮的美景中总是不知不觉就喝醉了,迷恋这花间岁月都难以陪侍你了。而李白的另外一首《月下独酌四首》其二中有“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更是对圣贤分别对应清酒、浊酒的证明。

我们不妨再试想一下,李白一直自认为才高八斗,自比谢安之类的经世安邦之才,又怎么会沉迷酒中呢?何况五年后,他还参加了永王的勤王部队,以求建功立业。这句诗作中的圣贤就是指古人对酒的一种隐喻,李白以酒自喻,这样翻译过来就是:从古至今的酒都是寂寂无名的,只有品尝过的人才能知道他们美妙。

让我们再来欣赏一次诗仙李白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仙李白曾写道:“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寂寞圣贤《将进酒》
草书李白的诗(十)《将进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太白此歌,最为豪放,才气干古无双”,你还会背么?
《将进酒》原文·翻译·赏析
劝酒高人李太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