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经典中医图画版:八纲辩证,学穴位养生,大家都能当医生

 

阴阳是辩别疾病类型的两个纲领,阴阳是辩证的总纲,既可概括整个病情,又可分析一个证候,并且可以概括其他六纲。

辩阴证与阳证的关键在于辩别寒热。寒热定阴阳:寒属阴,热属阳。

表证,热证,实证属于阳证

里证,寒证,虚证属于阴证

中医认为,一切病症的发生和发展,都是阴阳失去相对平衡所致。

因此,病证的类型不外阴阳两大类。阴阳是病证类型的总纲,其实质内容即表里,寒热,虚实。

这实际上包括一些虚证,寒证,如痢疾反复不愈,只寒不热,或寒甚热微,神疲体倦,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脉沉细弱,则为虚寒疟疾。

阴本身的病变还有阴虚,亡阴等不同证候。阴虚表现为口燥咽干,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午后颧红,头昏眼花,多梦遗精,尿赤,便结,舌红少津,脉细数无力。

如濅润型肺结核活动期,可出现午后潮热,颧红,口干,失眠,盗汗,遗精,舌红而干,脉细数等阴虚证候。

如重型“流脑”或“乙脑”后期,低热长期不退,神志模糊,四肢颤动或抽搐无力,汗出而粘,舌质绛干,脉细数,时欲虚脱等。

阳证的一般倾向是:急性起病,躁动,兴奋,实热,强壮,进行性,向外,向上,功能亢进,代谢增高,热量有余等。

其主要证候为:身热,喜凉,烦燥,面红眼赤,口渴,喜冷饮,腹胀痛拒按,小便黄赤,大便燥结,气粗多言,狂乱谵语,舌红苔黄,脉洪滑数有力。

阳虚的证候为:舌淡,不渴,畏寒,肢冷,头昏,自汗,喘促,浮肿,阳蒌早泄,便稀,尿清,五更泄泻,舌质胖嫩,脉沉细无力等。

如某些肺源性心脏病的咳喘,行动气促,气接不续,面脚浮肿,畏寒,脚冷,唇舌淡嫩青紫,脉沉细数,多为阳虚型心病。

如爆发型的“流脑”,在病程中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冰冷,血压下降,脉微欲绝,甚至脉伏时,为心阳暴脱之征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析阴阳学说
《伤寒论》113方——烧禈散,典型医案
证的层次结构及构型规律剖析
中医文化,根于阴阳;八纲辨证,归于阴阳(学辩证之:八纲辨证)
脉学金口诀
那些看着陌生的中医词汇(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