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执行能力和自律意识最大的绊脚石,很多人都要犯的错误!

看着别人写的励志文章,睡着自己的床头大觉,为何你的“执行力”如此的差?为何你的“自律意识”如此的弱?

——

——文章作者‖郭子晋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因为无法控制好自己的“行动”而感到懊恼悔恨。明明想要减肥,却在美食面前一败涂地;明明想要戒烟,却经常暗示自己抽上一根、两根没有关系;明明想要远离浪费时间的网络游戏,却在朋友组团的要求之下,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人,这是很多年轻人的通病。个人“执行能力”的强弱,个人“自律意识”的优劣,已然成为大多数年轻人成长速度的最大分界点。

自律性强的年轻人,往往可以快人一步,拥有更好的明天;自律性稍微不足的年轻人,必然要走更多的弯路,经受更多的考验。

要知道,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少目标和理想,缺少的只是一触即发的执行力和自律性。

——

——

——01很多时候,不是自己不够努力,不是自己不够坚韧。目标数量太多,才是自己“执行力”和“自律性”最大的绊脚石。

我有一个朋友小薇,大学毕业没多久就考上了家乡县城的公务员。一方面工作生活安逸稳定,一方面她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规划自己的业余时间,让今后的人生更加充实和精致。

所以,小薇给自己制定了许多工作以内、工作以外的任务目标,并狠下心来一一实现它们。比如:

①小薇想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知识深度,所以她决定每天坚持看一些书籍,每周坚持写一定量的文章;

②小薇对一些办公软件并不精通,所以她决定利用业余时间观看Word和Excel的相关课程;

③小薇体型微微发胖,所以她决定报一个健身训练班,每周至少去两次;

④小薇想要提高一下自己的厨艺,为今后的婚姻生活奠定基础,所以她坚持每晚做饭,甚至很用心的学习各类菜谱。

⑤小薇想要今年拿到驾照,所以她不假思索报了一个学习班,计划在三、四个月之内达成目标。

⑥小薇喜欢看电影,所以她计划和男朋友每月至少看两场电影。

……

与此同时,小薇很用心地列了一个“计划”表格,一旦自己有什么新计划,就把它放在表格上面,从而起到规划时间、督促行动的作用。不止是小薇,很多年轻人都习惯性的将新任务、新计划梳理成表,这是非常正确的行为。

然而,经过半年的生活实践,小薇的生活并没有因为任务目标的具体化、可视化进而井井有条、蒸蒸日上。与之恰恰相反,因为任务目标数量太多太杂,严重影响她自己的执行力和自律性。具体表现如下:

比如某一次,小薇因为持续加班而没有完成“写文章”和“去健身房”的既定目标,从而在她内心里产生了一些“打破计划”的顺从心理和疲惫意识,甚至产生了焦虑、懊恼、悔恨的负面情绪。

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因为没有完成某项任务而产生的顺从心理和疲惫意识,以及种种负面情绪,这些直接影响她执行其它任务的意志力和坚韧性

所以,因为“写文章”和“去健身房”的既定目标没有实现,使得小薇接下来的“做饭晚”和“学驾照”的任务仍然没有及时完成。

现实当中,很多人拥有和小薇相同的经历:某个任务没有完成,接下来其它任务依然有很大的概率无法完成。

在这里,我想提一个犯罪学上的经典理论,叫作“破窗理论”。

——

——

——02什么是“破窗理论”?

如果有人打坏了某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且没有及时修复,其他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栋建筑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碎玻璃、破窗户。

如果有人在某面墙上画了许多涂鸦,且没有及时清洗,其他人依然可能会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也跟着在墙上乱写乱画。

如果某处墙角残留少许垃圾,不久后这里就会留下更多的垃圾废品,最终人们可能会理所当然地把垃圾顺手扔在这里。

这些现象,就是犯罪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其实也有这一层道理。

回归到“执行能力”和“自律意识”这件事情上,我们依然能够看到“破窗理论”的影子和痕迹。即:某项目标的违背和难以实现,直接影响其它目标的坚持和执行。

所以,想要提高我们的执行力和自律性,量化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同时“数量设置”要合理合规,必须依照自己的实际时间进行规划和梳理。给自己留下足够的缓冲时间,避免“第一扇破窗”的出现。

有时候,我们把生活规划的满满当当,早上有早上的计划,晚上有晚上的计划。甚至有的时候,我们还非常强硬的规定自己:每天干什么什么,每天要达到多少多少的数量。

诸如这样的目标任务,看似精致且富有成就感,然而却经受不住“意外事件”的冲击和干预。

我有一个大学同学小陈,在一家报社当内容编辑,虽然他是语言类专业毕业,有一定的写作能力,但是初次参加工作依然显得经验薄弱、捉襟见肘。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小陈给自己制定了每天的写作练习任务。我原本以为小陈会将练习目标定在“2000字”左右的数量级上,结果他只定了“500”字的写作任务。

然而实际上,只要打开电脑的Word软件,小陈总会不知不觉将文章写到2000字左右。如果在某一天、某一周遇到加班情况,小陈只能利用零碎时间,完成500字的写作任务,压力不是很大,且能够保持任务目标的连贯性。从而将自我要求的“行为”,渐渐变成顺其自然的“习惯”。

现在回想起来,小陈的做法非常聪明——将任务目标的“量级”按一定比例减少,从而尽量避免“破窗”的出现,避免“半途而废”的情况出现。久而久之,他的执行力和自律性因为持续性“目标达成”过程中,得到增强和提高。

对我个人而言,也是受到小陈的启发,所以把看书任务从每周四本较少到每周两本;把跑步任务从每周五次减少到每周三次。如此尽量避免“破窗”的出现。

即便某些时段收到外部关键的制约和干扰,然而因为任务目标的缩减,依然可以保证我的计划是持续性的完成的,并没有半途而废情况出现。

——

——

——03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律意识”的焦虑,并非是“别无选择”的无奈,反而是“选择太多”的苦闷。

在具体的工作生活中,很多人非但是懒于作为、敷衍了事的负能量想法,反而在内心深处是积极追求进步,积极谋求规划的真能量意愿

比如某些想着减肥,某人想要学习,某人想戒掉网络游戏……

之所以很多人出现执行能力不足、自律意识不强等等问题,并因此感到强烈的焦虑、苦闷、无奈、气馁等等负面情绪。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任务设置太多,任务量设置太大”造成的。

甚至,还有人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做第一件事情的时候,想着第二件事有没有时间完成;在做第二件事情的时候,又想着第三件事情有没有时间完成……

有这种想法的人更容易在生活中感到焦虑,更容易在做事情期间半途而废。

所以,我们在制定日常的生活目标、工作目标、学习目标等等目标时,一定要适当的减负,给自己留下足够的缓冲空间,以应对突发情况的干扰和制约。

目标要有主次之分,要循序渐进,要有适当的取舍,并不是越多越好,越细致越好。要清楚的明白:很多时候,不是自己不够努力,不是自己不够坚韧。目标数量太多,才是我们“执行能力”和“自律意识”最大的绊脚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直被催的孩子,永远学不会自律
自律性极强的三大星座
孩子自律性差,怎么办?
暑假 | 最应在暑假培养的习惯,家长忽略了,开学后的学习问题就很难改善……
孩子写作业总要催?培养孩子从“他律”到“自律”,只需要这几步
【桃李芬芳】| 向以权作品:家长培养孩子自律性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