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情散文:故乡,心灵的净土

文:罗翊中

图:来源网络

一百多年以前,我的祖先从很远的地方来到这里。战争毁灭了他们的家园,夺走了他们的土地。没有乐土,何以生存?于是,他们被迫离乡,去寻觅一片可以活命的土壤。几经颠沛流离,命运女神总算赏赐他们这片求生的土地。他们刀耕火种,土里求食,过着原始人一样的生活,终于星火燎原,使山野丛林变成了人间福地。

那个年月,只要有土种粮,能够活人就行。好在这里山高林茂,不愁旱涝,而且还能躲避兵役。那时,在山上随便开一片土地,种上苞谷、高粮、大豆、红薯,就够一家人吃喝的。不管山下旱涝绝收,虫害相加,这里依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那时烽烟四起,不是烧杀掳掠,就是抓丁抽税,百姓苦无藏身。正好这里山高皇帝远,风平浪静,虽苦却能保身。因此,故乡就成了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一方乐土。

我的故乡在皖浙边境的大山里。这里有南唐遗迹、古代雄关,更有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想必这片土地下面,一定埋藏了数千年的繁荣与兴衰。也埋藏着我的童年和遥远的梦想。记得那时,每天都在百鸟合奏的晨曲中醒来。朝阳温柔,亲吻大地。林间飘荡着缕缕青烟,溪流弹奏着动人乐曲。群山像泼过水一样的鲜艳,空气清新,如诗如画,感觉心情无比舒畅。晚上,又伴随着蛐蛐的私语和奶奶的故事入眠。童年的梦,是纯真的,没有一丝邪念。那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年代。那是一个纯洁无欲的岁月。那是每个人永远怀念的时期。还记得,我们竹林挖笋,下溪捉鱼,上山砍柴;还记得,崎岖的山道上,有我们放学回家的欢声笑语;还记得,袅袅炊烟带着母亲的爱与绚丽晚霞织就多彩的梦;还记得,一碗竹笋苞芦饭,让我在父母的汗水里长大;还记得……还有太多的记忆,如今想起,仿佛仍在昨天,仿佛又是遥远的过去,再也回不去了。

山里人生活淳朴,自种自食,每日粗茶淡饭,却也身强体健,而且个个高寿而终。病了,就到山上采些草药,熬汤喝下,第二天就生龙活虎了。他们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淡泊名利,心胸豁达,就跟泥土一样朴实。山里的天永远是蓝的,山里的草木也含情,山里的泉水亦甘爽,山里就是天然的大氧吧。印象最深的,还是故乡的云海。记得小时候跟父亲到镇上办事。清晨,山上晴空万里,艳阳高照。当我登上山顶,脚下惊现云的海洋,山下的村庄都淹没在海底,白茫茫一片。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我想要是有孙悟空的本领,驾着筋斗云在海中畅游,那该多好啊!我对父亲说:“那云中一定住着神仙吧?”

父亲笑笑说:“每一片云中都住着一位神仙哩!”

我见他永远穿着粗布衣服,脚穿解放鞋,却把最好的都给了我们。我望着一缕缕烟云在朝阳下升腾,升腾,我想一定是神仙飞上天了。我们往山下走去,大雾吞没了我们。我们一下子进入了一个朦胧的世界,就像那个朦胧的岁月,心里充满了朦胧的幻想、朦胧的憧憬。父亲肩挑一百多斤竹笋,但却健步如飞,很快就消失在我的视野中。我空着两手,却怎么也追不上他。我想,一定是以前的苦日子练就了父亲如此顽强的身体。

记得一个春雨蒙蒙的早晨,父亲头戴斗笠,身披蓑衣从云雾中走来。他肩扛榔头,手拿几根竹笋、一把野菜。我见他被露水打湿的眉毛,突然觉得,这不就是老百姓眼中的神仙吗?百姓眼里的神仙,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不问民间疾苦虚无缥缈的偶像。真正的神仙就应该在老百姓中间,一辈子守护大山,守护心中的信念。

后来,我去了山下的镇里上学,每个礼拜只回家一趟。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我都要眺望落日从故乡的山顶向我匆匆话别。望着星空下的大山,心里就有一种安全感:“啊!故乡,你就在我身边!”可大山始终沉默,就像父亲的眼神,坚定而慈祥。我想,故乡的山啊!一定深藏了太多的故事,等待我去发掘吧?于是,我就盼望着周末,盼望着放假,盼望早日回到故乡——母亲的怀抱。

再后来,我长大了,我整天望着大山发呆,再也无心上山砍柴,下林挖笋了。望着云海,我忽然发现故乡就是这茫茫大海中的孤岛啊!心里有一种被困孤岛的茫然与苦恼。有一天,我对父母说:“故乡太落后了,我要到很远的大城市里去追逐梦想,因为我的理想不在大山。”不错,故乡曾经是先人们的避难所和安乐窝,才使我们得以生息繁衍下来。可是现在,我开始怀疑他们当初的选择,因为大山成了我们追赶现代文明的绊脚石。我问自己:“我这一辈子就要埋没深山,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凡夫俗子吗?”于是,我从心里诅咒故乡,嫌弃故乡,恨自己投胎投错了地方。因为我的心已经飞出大山,飞向繁华的名利红尘中去了。

父母默默地为我准备行囊,然后把我送出山门外,对我千叮咛万嘱咐:“去吧!外面不好,你就回来,啊?”

我望着母亲泪汪汪的眼睛,咬咬牙,背起行囊,大步朝山下走去。走了很远,回过头来,看见父母仍然站在萧瑟的秋风里,望眼欲穿,牵肠挂肚。那一刻,我再也忍不住眼泪,哗哗地流了出来。那一刻,我彻底明白了什么叫“儿行千里母担忧”。无论走到哪里,我就像一只风筝,那一头永远牵扯着母亲的心啊!

在城市的茫茫人海中,我就像瞎子一样,到处摸索,到处碰壁,去找寻梦中的乐土。我忽然想起有句话叫做“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行走在名利红尘中,你才体会到什么叫人情如纸,世态炎凉。而在故乡,人的心永远是热的,人们的脸上永远写着诚实。于是,故乡经常走进我的梦里,走进我魂牵梦萦的思念中。每当半夜醒来之际,望着城市的夜空,我就会想起故乡的明月。故乡的月就像一颗夜明珠,永远悬在纯净的天幕上。她像母亲的眼睛,时刻关注着我,时刻牵挂着我。于是,我在母亲的目光里,踏实地进入梦乡,每晚每夜。故乡的月光是清澈的,温馨的,就像母亲的心灵,朴实而无私。城市的夜空,永远充塞着雾霾,永远充塞着喧嚣,永远充塞着丑陋。城市的月亮是暗淡的,迷茫的,阴凉的,因为它被利欲熏了心。难怪在城市的夜晚,人总是迷失方向,迷失心性,甚至迷失良心。没想到在不同的地方,月亮竟有如此的差别,就像妓女的脸,现实而且善变。

多少年了,虽居闹市,却总有一种身世漂泊心是客的感觉。我们每天都把日程安排地满满的,朝七晚五,按部就班,人简直就是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我们失去了信仰,失去了当初的那份淳朴。我们的心里充满了欲望和世俗,再也清净不起来。我们每日寻寻觅觅,徘徊不定,永不知足,不知道何处是我安心之地。人没有归属感,心总是寂寞的,浮躁的。佛界有十方净土,那么我们心灵的净土在哪里呢?

直到我重返故乡,再次呼吸大山的空气,喝一口山泉烹制的清茶,顿觉心灵澄澈,所有的牵挂都得以释然。母亲用山上的竹笋和地里种的蔬菜为我做了一顿丰盛的晚宴。尝着妈妈的味道,忽然感觉我又回到了童年,又感觉到了襁褓的温暖。我扑入母亲的怀里,把心安放在此,只有这里才最可靠,最持久。原来,这里才是心灵的净土,才是皈依的圣地。这里,没有权欲的欺诈,没有名利的争夺,没有爱恨的障碍。这里,永远是我们灵魂的港湾。

我再次登上山顶,放眼茫茫云海和巍巍群山,心里突然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彻悟与坦然。茫茫大千,芸芸众生,我只不过是众生中的一粒尘埃,何其渺小?于是,往日的自负和清高,都在此刻荡然无存。佛说:“放下,即拥有!”忙忙碌碌,匆匆一生,纵然有金山银海,也带不走一分一毫;情场得意,处处春风,就算怀拥美女三千,到头还是一人独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算权倾四海,终究灰飞烟灭了无痕迹。眼底繁华,终是浮云易散;爱恨情仇,不过红尘一梦。不论贵贱,都是尘世过客,何必太执着于眼前的得失。因为,我们终将走向那个永恒的世界,还原为宇宙间一粒分子。

倒不如学陶渊明,结庐而居,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这让我想起春秋的范蠡,西汉张良,明初的刘伯温。知进退,才是明智之举。而像文种、韩信、岳飞,不就是不知进退而遭杀身的吗?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知进退,不是怯懦无为,消极避世,而是要虚怀若谷、淡泊私利。而是要心怀天下,普渡众生。

万水千山踏遍,最美还是故乡。故乡啊!终究有一天,我依然要回归你的怀抱,因为那是我永恒的归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的父亲母亲 --老后的大山情结
五月写生:怀念老屋,一块心灵的净土
余春娟:难忘故乡 记忆往昔
《我们回家》(深情美文)
朗诵 |故乡山茶花 盛开在天涯
最难抗拒江西“辣子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