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心得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报告

----转变思维,活在当下,身心合一

  1. 本书框架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共分四个大部分,同时也包含了推荐序、致父亲、前言、七个习惯的简要定义与架构图,以及文章结尾部分的后记、附录。

第一部分“重新探索自我”。其中,“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从品德成功论角度提醒人们,高效能的生活是有基本原则的,只有当人们学会并遵循这些原则,把他们融入到自己的品格中去,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与恒久的幸福。从总括的角度谈及,哪怕是成功人士,也常与内心的渴望斗争,也需要协调和高效,以及健康、向上的人际关系。另外,“七个习惯概论”,谈及习惯对我们生活极大的影响,它一贯的、经年累月的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其中的“高效能的习惯(内在原则及行为模式)”图形,用直观的形态阐明了习惯是通过知识、技巧、意愿三方面努力完成的,改变习惯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有了更高的目标才能激发改变,面向未来牺牲当下的意愿才能促进改变。

此部分的付诸实践的表格,对于高效能人士和低效能人士对于七个习惯的反应和态度做了展示,一目了然,便于实施行动。

第二部分“个人领域的成功:从依赖到独立”,主要谈及个人领域的三个习惯,分别是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此部分主要从个人领域的成功原则做了阐述。积极主动原则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做了模型对比,并以关注圈和影响圈图的形式对积极和消极态度的行事原则不同后果做了详细说明,并给出了扩大影响圈的建议,同时也提出积极主动的人关注圈应不小于影响圈的阐释。

以终为始原则从根源上描述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也即“任何事物都是两次创造而成”。此原则提出了改写人生剧本的说法,当我们的“人生剧本”因某些外在原因变化造成与我们内在价值观相冲突时,则需要“改写”和转换,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编写。

要事第一侧重于自我管理层面,避免被琐事牵着鼻子走。指出由领导决定重点后,再靠自制力掌握重点,时刻把它们放第一位,以免被感觉、情绪或冲动所左右。

第三部分“公众领域的成功:从独立到互赖”。讲述了人际关系的本质,并列示了增进人际关系的方法,即设立“情感账户”。储存人际关系不可或缺的“信赖”,也就是他人与你相处时的一份“安全感”。同时谈及了习惯四、习惯五、习惯六。习惯四即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习惯五即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原则,习惯六即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第四部分“自我提升和完善”。这一部分对习惯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提升原则做了展开论述,并从实际行动层面对由内而外的造就自己再次做阐释。

  1. 感悟

此书看了两遍,意犹未尽,准备把它作为指导性书籍,随时翻看。在此报告中,特针对看过本书后的几点感悟做陈述,一方面加深对本书精髓的理解和融会贯通,另一方面是提出见解后,与看过本书的人做个文字方面的交流。

第一点,了解“我是谁”和“爱自己”。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话虽是一直这样说,但是真正深层次的思索“我是谁”这个问题,还真没有深入思考过。也许很难吧!想想思索一下,但每当思维深入后,就散乱到胡思乱想起来,最终以此话题比较触动内心最深处痛处而终结。此书把这个问题以超乎寻常的课题形式提到了议事日程,如果不知道“我是谁”,则一切原则均无从谈起。“努力探寻你自己的心灵吧,因为生活源于此。”

凭借自我意识,我们可以客观的检讨我们的自我思维模式,它影响着我们是谁的判断和我们如何与其他人交往的原则基础,是一张属于个人的人性地图。人性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每一个人性特质都有其积极成分和消极成分,只是处于不同的时期会出现不同的人性展现。比如愤怒特质是消极人性面,但是愤怒在我们处于危难和危险时,会站出来保护自我不受到伤害。

只有认识到我们自己是谁,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在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人际关系,甚至个人品德方面,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接受“循序渐进”的原则,不骄不躁。也许自己是固执的、焦虑的,也许自己是善良的、开朗的,这些都是需要有一个对自己清晰的认识,不骄傲也不批判自己,以宁静与融合的心态接纳自己的所有,爱自己,就像在煤炭中找到了闪耀的钻石。

第二点,用同理心沟通来构建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融洽需要基于对自己的认识基础上,知彼解己。本书中对个人发展及组织发展的六个原则,无不渗透着人际关系脉络,此问题不解决,无法在原则运用中平滑过渡。文中在对知己解彼章节中,着重对同理心进行了阐述。同理心是构建人际关系的基石。一味考虑自己个人利益,不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不仅不容易构建家庭、工作、社会的和谐氛围,对于自己职业生涯的提升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和威胁。而构建了同理心框架,可以做到首先去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这一原则是进行有效人际关系交流的关键。

本书中提到的一个例子很有触动。医生给一位病人看眼病,医生不经过思考就毫不犹豫的把自己的眼镜送给了这位病人。当病人感觉不适时,医生恼羞成怒,埋怨病人不接受自己的一片好心。在没有沟通的情况下,不分青红皂白就妄下结论,只能带来对抗的人际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不乏此例。“知彼”是交往模式的一大转变,因为我们通常把让别人理解自己放在首位。大部分人在聆听时并不是想理解对方,而是为了做出回应。这种人要么说话,要么准备说话,不断地用自己的模式过滤一切,用自己的经历理解别人的生活。就好比那位医生一样,用自己的眼镜治疗别人的眼疾。

从日常工作、生活中也深刻体味到沟通的重要性。以前总认为,“沟通”就是自己不停的表达自己,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意思。读完本书后发现,“说”只是占了沟通的一小部分(移情聆听占了很大一部分),还有30%取决于语调与声音,其余60%靠肢体语言来完成。所以,在移情沟通过程中,不仅要耳到,还要眼到、心到,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体会。移情沟通是在沟通双方建立一本情感储蓄账户,随着储蓄账户存款的增加,则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拉近,最终实现顺畅沟通,达到想要的工作结果。

由此可见,顺畅沟通,并注意用什么样方式和心情及原则去沟通,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也是作为管理者所具备的基本非智力条件。

  1. 如何在工作、生活中运用

首先要建立自己的核心框架原则。任何外界的对抗都是内心对抗的反应,所以,首先要爱自己,了解自己,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原来的核心原则基本是强势框架,以制度为基础,对事不对人的解决问题。但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对抗因素,以“对事不对人”的原则来解决,有很多的弊端。事情是人做的,但是解决问题的时候仅仅解决事情本身,而没有深入了解做事情的人的想法和初衷,没有从内心关心合作的人和下属,造成这些合作方不开心,从而使的事情办理起来非常困难,进展缓慢,推进艰难,严重影响到部门工作进度及公司战略发展的脚步。而这一个问题的存在,从表面上看来是外部问题,但是若深入探究的话,会发现是内心底层设计原则出了问题,如果不设法说服改变思维方式,改变办事风格,则会处处碰壁,从而影响到个人发展及组织发展。

解决此问题的途径,在本书中都给出了基本的框架和程序,有条不紊,值得一遍遍的反复研读,并作为生活和工作及家庭幸福的蓝本,收藏并时时拿出来翻看、求指导。

以上是涉及到个人本身建设,从而影响到其他外界环境建设的问题,简而言之,就是对内爱自己,了解自己,对外以同理心沟通,并运用本书的原则作牵线来整合自己内外部认知,从根本上解决围绕自我展开的一系列问题途径。在本书中都有了明确的答案,尤其是本书末尾的附录四中,给出了人们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索引,以问题来在本书中找答案,简明途径,一目了然。

其次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水平及认知水平,以及平衡关系,从内而外的再造自己。看到本书中作者与其夫人的艰难的沟通反复过程,是一个内心世界的探险,用作者的话来说其刺激程度远远超过了外部世界的任何探险,而且更精彩、更有趣、更引人入胜,更加充满发现和感悟。任何无法沟通的情绪,都存在着一个鲜为人知的、不愿意去轻易触碰的过去,去深挖它,去有讲究的探究它,并用适当的形式让其顺畅展现在沟通双方,或者接纳或者摒弃它,这个过程非常艰难,也让我看到了“沟通”的神奇之处,很想体验那种过山车一样的心理过程。那将会使领导和下属、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融洽异常,赏心悦目,很向往。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根据形式来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事方式,才能体验那种顺畅过山车通道刺激过程。

阅读本书有一种痛彻心扉、刮骨疗伤的感觉痛下决心改变旧的思维方式,接受新的思维方式希望我们都有一个崭新的开放头脑,接受并拥抱一切新鲜事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5篇
实现个人突破发展的四项职业情商修炼
《高效能人士7个习惯》精读Ⅱ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
“美团四大名著”系列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厉害的人,都懂得“不努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