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小凉山的由来

相传,“大小凉山”是汉武帝时期,一个叫唐蒙的朝廷命官大概划分的众山山名,后来逐步成为地区性汉语称谓。



今凉山州及周边川滇结合部彝区历史上由“斯普嘎洪”和“阿河牛衣”两大宏观地域构成,“斯普嘎洪”指森林山谷,“阿河牛衣”指河谷平川。东从乐山、宜宾,西至丽江、中旬,南从金沙江两岸,北至贡嘎山脉这一地域的山区林区为斯普嘎洪,河谷平坝为阿河牛衣,最古老的“居母惹所”传说中就有“居住于斯普嘎洪,耕种于阿河牛衣”的故事。



远古时期,今西昌一带住有彝、傈僳、撒尼等民族先民邛部(邛人)、盐源一带住有蒙、藏等先民筰人,其他地方还住有女黎、格俄、佘佘、濮苏乌乌等民族,商周及秦均未入朝廷版图。女黎、佘佘、濮苏乌乌等因不适应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于春秋战国前后逐步消失。邛人和筰人则不断繁衍发展迁徙移居形成彝、蒙、藏、纳西、傈僳、撒尼等民族。随着历史发展和地域开发,川滇结合部彝区产生各地地名,“斯普嘎洪”这一宏观性地名近代很少有人提及,“阿河牛衣”也成为安宁河河名。

 


汉武帝(刘彻)执政初期西通南彝,派中郎将唐蒙到夜郎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以厚礼招致各地少数民族首领归汉,于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建立犍为郡。唐蒙率官兵进入邛部后裔哈拉氏领地——今雷波、屏山、马边、峨边、沐川、美姑等凉山东中部各地调查自然、社会情况,语言不通、地形不熟,官兵们以山为标寻道行军,秋末冬初来到黄茅埂时,这里已是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唐蒙站在雪地上近观远眺,他深有感触地说道:“这里是大凉山,东南面群峦均为小凉山也。”从此,汉族称黄茅埂及龙头山为“大凉山”,统称雷波境内及周边诸山为“小凉山”。



民国初期重庆中国银行调查搜集编辑出版的《川边季刊》第一卷《雷波地理》中就有“境内山脉约可分为二支:其一名大凉山,在县境西北部之一段,以山势甚高,遍生茅草,故名黄茅埂,向南延长者名龙头山……其一名小凉山,系大凉山余眼,境内诸山多属之。其中著名之山峰如大梁子、二梁子、锦屏山、大宝顶、老君山等……”的记载。唐蒙经过调查和安抚招致哈拉氏归汉,在今雷波县黄琅建立彝区最早的地方政权“堂琅县”,辖今雷波、美姑、屏山、马边、峨边、沐川等彝族牧区。《川边季刊》第一卷《雷波历史沿革》中就有“汉武帝时西通南夷,置犍为郡,(雷波)为堂琅县地,堂琅即今县境东部之黄琅也”的记载。汉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蜀人司马相如出使今凉山西邛部地西昌置越嶲郡,蜀汉时,堂琅县改为马湖县,隶属越嶲郡,那是后话。
 


唐蒙概划的“大小凉山”山名被历代统治者和周边汉族延用。后来人们习惯地把黄茅埂以西的今美姑、昭觉、布拖、金阳、普格、甘洛、越西及安宁河流域地区称为“大凉山地区”,把黄茅埂东南的今雷波、马边、峨边、沐川、屏山、高县等地称为“小凉山地区”,总称“大小凉山地区”,黄茅埂被视为大小凉山分界山脉。



但除一条发源于今美姑、昭觉、越西、甘洛等大凉山地区,由龙头山与狮子山之间断岩深谷流进小凉山地区雷波境内汇入金沙江的大山河,上游称美姑河,下游称溜筒河,因像一盘巨根网络于大小凉山而总称凉山河外,没有凉山具体地名。也没有用“凉山”拟取过政权建制名称,只有明清时期设置于今昭觉县古里拉打境内的宣抚司曾有“威镇凉山沙马都督府”这样连带性称谓。直到1952年在昭觉成立凉山彝族自治区(州级)开始,“凉山”才真正成为今凉山州地区法定名称。

 

图/来自于网络

/由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俄木尔坡 根据原雷波政协委员沙马史拉、额洛所格、罗汉古吼等口述和查阅有关雷波历史资料和“辞海”等整理撰写而成


【凉山日报新媒体出品】


主编:蒋映春 副主编:苏勇

责任编辑:陈小玉

值班编辑:李阿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凉山小凉山
蓬莱往返黄茅埂 世外桃源羡此山
独立创办20年(1998-2018)纪念集7-当代彝族90后代表诗人16家诗选
【研学之旅】体验五彩斑斓的凉山民俗文化风情
大凉山是哪里大,小凉山又小在哪里?
曾昭抡:我们怎样越过大凉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