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1-40问

21、哪些药物不能混合使用?

在鱼病防治时,使用单一的药物不能达到防治效果时,常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混合使用,但并不是所有的药物都能混合使用,有些药物混用后其作用因相互协同而加强,称为协同作用;但有些药物混用后其作用因互相抵消而减弱,称为拮抗作用。

两种药物混合使用产生拮抗作用的在鱼病防治过程中不能使用,如:

1)漂白粉不能与酸类、福尔马林、生石灰等混用;

2)硫酸铜不能与氨溶液、碱性溶液、鞣酸及其制剂混用;

3)敌百虫不能与碱性药物、阿托品等混用;

4)高锰酸钾不能与有机物(如甘油、酒精、鞣酸等)、氨及其制剂等混用;

5)福尔马林不能与漂白粉、高锰酸钾等氧化性药物混用;

6)磺胺类药物不能与酸性液体、生物碱液体、碳酸镁类、含硫化物、苯胺类药物混用等等。

因此,在使用药物防治鱼病时不要随意将两种药物混用。

22、在一天内什么时候用药最好?

在一天内,晴天上午9:O010:O0(夏季为8:O09:O0)为最佳用药时间(指泼洒用药)。此时,鱼体处于一种较为安全的环境中,水体中的溶氧充足,并呈逐渐上升趋势,水温相对较低,药物毒性较小。因此,这段时间用药比较安全。

具体来说,一般氧化型消毒杀菌药和部分杀虫药(如硫酸铜等)对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有一定的杀灭能力,阴天易造成水体缺氧,甚至引起鱼类浮头,而硫酸铜等药物的毒性往往与水温关系密切,水温越高,其毒性越大。因此,在一天中,应尽可能选择最佳时间用药。

当然,并不是所有药物都在这段时间使用最好,如高锰酸钾、福尔马林、二氧化氯等,这些药物则要求在阳光较弱的环境下使用较好,如傍晚前后或清晨,但应随时注意增氧和加换新水。如果缺乏用药知识,就应问清楚后再用!

23、用药时为什么要注意天气情况?

药物主要是用来杀灭病原体达到防治鱼类疾病的目的,但药物(主要指外用药物)进入水体后,在杀灭水体中的病原体时,往往同时也杀灭了水体中的一些浮游生物,使水体的光合作用减弱,同时杀死的浮游植物发酵会耗氧;而药物在分解或溶解过程中,也会使水体的各项水化指标有所改变,暂时打破了水体现有的平衡;再加上药物本身对鱼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从而使鱼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下来适应新的环境。在天气状况不佳时(如阴雨天气),水体中的光合作用不强、溶氧量较低,水体本身的自我调节的能力较差,而此时用药,特别对水体破坏作用大、对鱼体刺激性强的药物,在水体中的作用时间也较长,往往会造成鱼类缺氧或中毒死亡。这样不仅起不到防病治病的效果,反而会造成更大损失,所以选择晴好天气用药较好。当然,如二氧化氯、水质保护解毒剂、颗粒氧等因具有改良水质的作用,可不受天气情况的制约。

24、寄生虫对鱼类的危害有哪些?

营寄生生活的动物称为寄生虫,寄生虫对鱼类的危害具体表现为:

1)体内寄生虫在发育过程中,沿鱼体内的腔、管以及内部器官移行,使腔管破裂、组织损伤及脏器发生病理变化。

2)虫体的固着对鱼体表和体内器官造成刺激和创伤。

3)鳃部寄生虫的大量聚集影响鱼体呼吸,致使鱼类因窒息死亡。

4)虫体在鱼体内大量聚集时,引起腔、管的堵塞与破裂和组织萎缩,造成营养不良。

5)寄生虫释放的毒素、代谢产物及腺体分泌物毒害鱼体,严重时致死鱼类。

6)寄生虫给鱼体造成的机械创伤,为其它病原体的侵入打开方便之门,从而形成细菌性、真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的继发感染,造成大量死亡。

7)掠夺鱼体血液和其它组织及器官中的营养,使鱼体瘦弱。

因此,在鱼病防治过程中要注意杀灭寄生虫。

25弄水病是怎么回事?应如何预防?

弄水病是由甲壳类寄生虫(如中华鳋、锚头鳋等)和蠕虫类寄生虫(如吸虫类、绦虫类等)寄生于鱼体表或体内引起。水质清瘦或过于老化,水体中桡足类和寡毛类的水生动物过多(如剑水蚤、颤蚓等)的鱼池容易流行此病。此病主要流行季节为49月,主要危害草鱼、鲢、鳊等;患病鱼往往表现为摄食不旺或不摄食、鱼群成团、水中狂游,特别是傍晚前后,往往见到鱼池中无风起浪、见浪不见鱼等现象。

预防该病的发生,应保持水质良好,彻底杀灭水体中的剑水蚤、颤蚓等中间寄主。发病后,在6月份前可使用B1150200g/·米,6月份后可使用B2150200g/·米、克暴威溶液1520ml/·米或氯立爽2025ml/·米,施药后一般12天弄水现象即消失,患病鱼食欲增强;鱼、虾、蟹混养池则用混特1号或混特21520ml/·米。

26、如何区别小瓜虫和孢子虫?

    小瓜虫与孢子虫胞囊寄生在鱼体表时都是表现为白点症状,但通过显微镜可发现:小瓜虫体内有一马蹄形大核,且虫体作缓慢转动;孢子虫胞囊内有许多微小的孢子虫,不作运动。

    肉眼区别法:(1)小瓜虫白点呈球形,大小一致,比油菜籽略小,而孢子虫白点的形态不太规则,较小瓜虫要大,大小区别较显著;(2)取一玻片,滴少许盐水,取几粒白点排成三角形,观察片刻,图形改变者为小瓜虫,反之为孢子虫;(3)患小瓜虫的病鱼体表黏液较多,而孢子虫病鱼的体表黏液较为正常;(4)小瓜虫一般全身均有寄生,且以体侧较多,而孢子虫一般多见于背部、头部、鳃部、尾鳍等。

 

27、鲫鱼头部、鳃部、体侧及鳍条上长了许多米粒大小的黄色圆形物为何物?

鲫鱼头部、鳃部、体侧及鳍条上的米粒大小的黄色圆形物为圆形碘泡虫,属于粘孢子虫的一种,主要危害鲫、鲤,圆形碘泡虫寄生在鱼体的头部及鳍条上,形成许多肉眼可见的胞囊,每个胞囊都有寄主形成的结缔组织膜包围,且这些肉眼可见的大胞囊都是由许多个小胞囊融合而成。圆形碘泡虫寄生于鱼体后,一般不会引起病鱼大批死亡,但影响鱼体正常生长和商品价值。该病主要在秋季89月份危害鲫鱼种,在部分地区亦可危害鲫成鱼。盐碱池易流行此病,同时,近几年该病的大量发生也与品质退化有关。

由于圆形碘泡虫外有一层结缔组织膜包围,因此,一般的外用杀虫药物很难杀死碘泡虫,但采用百部贯众散+地克珠利预混剂内服l2个疗程后,虫体即自动脱落,效果较明显。

28、如何防治草鱼鱼种阶段的鳃隐鞭虫病?

草鱼的鳃隐鞭虫病是由鳃隐鞭虫寄生于草鱼鳃部引起的,该病在我国的危害较大,主要危害苗种,大量寄生时可引起苗种大批死亡,主要流行于510月。草鱼被感染的早期,没有明显变化;当病情严重时,病鱼游动缓慢,吃食减少,直至不吃食,鱼体发黑,鳃丝肿胀,黏液增多,病鱼呼吸困难,最后窒息而死。此病可以通过显微镜确诊。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鳃隐鞭虫大小与红细胞差不多,不过细胞是按同一方向流动,而鳃隐鞭虫的运动方向并不一致。草鱼鳃隐鞭虫主要危害当年草鱼鱼种,死亡率高,一旦发病,应注意及时治疗,可选用纤车净或健水乐全池遍洒,健水乐用量为每亩每米水体350400g

 

29、使用硫酸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硫酸铜溶于水后游离的铜离子能破坏虫体内的氧化还原酶系统的活性,阻碍虫体的代谢或使虫体的蛋白质结合成蛋白盐,目前已成为广大渔民常用杀虫、除藻药物。但如果使用不当,不但起不到杀虫治病的效果,反而影响鱼体生长,甚至引起中毒死亡。因此,在使用硫酸铜时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硫酸铜的毒性与水温成正比,因此一般应在晴天上午使用效果较好,高水温相对减少用量;

2)硫酸铜的用量与水体肥度、有机物和悬浮物含量、盐度成正比,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要视池塘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用量;

3)水体呈碱性时慎用硫酸铜,以免形成氧化铜毒死鱼类;

4)硫酸铜对鱼类等水生动物的安全浓度范围较小,毒性较大(尤其对鱼苗),因此在使用时应准确计算用量;

5)溶解时勿用金属器皿,勿用60℃以上的水,以防失去药效,投药后应充分增氧,防止死亡藻类消耗氧气,影响水质,导致泛塘;

6)硫酸铜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影响造血功能、摄食与生长等)和残留积累作用,故不能经常使用;

7)治疗小瓜虫病、打粉病时切忌使用硫酸铜。

  硫酸铜中毒主要是引起鱼类红细胞和白细胞减少,肝、肾坏死,破坏造血组织,一旦发生硫酸铜中毒现象应及时加换新水,并全池泼洒水质保护解毒剂。

 健水乐内含硫酸铜,使用时,可参照硫酸铜的注意事项。

30、池塘用药应注意哪些问题?

   1)水瘦不要使用消毒剂;用富藻素、活嫩爽肥水素、渔经可乐、活嫩水素等产品肥水。(2)水肥,用强氯精、漂白粉、二氧化氯、溴氯海因、苯扎溴铵等进行瘦水(灭藻杀菌),再用光合细菌、活力菌素等进行瘦水。(3)水动鱼跳,注意查寄生虫;根据寄生虫类别,选择杀虫剂或生物控制剂,不要超剂量使用(如水质肥,需要超剂量使用,分2次泼洒,第1天泼洒一半药量,第2天再泼洒另一半药量。(4)水深超过2米,超过的部分不计算用药量,只按2米计算(按高剂量计算药品),同时将药品分2次泼洒,时间间隔6小时左右;第一次泼洒三分之二,余下的一次性用完。(5)用完药品后,48小时内必须巡塘,防止因鱼体质差、溶氧低、药量计算不正确造成的药害事故;及时发现,可以避免或减少损失。

 

31、草鱼鱼苗头部、嘴部发白是什么病?

草鱼鱼苗头部发白一般是由细菌引起的白头白嘴病,该病通过接触感染,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鲢、鳙、鲤等鱼苗和夏花鱼种。发病快,来势猛,死亡率高,主要流行于57月。

发病原因与水质不良、病原体大量滋生、密度过大、缺乏足够的适口饲料以及鱼体抵抗力降低等因素有关。病鱼从吻端至眼球处的一段皮肤色素消退变成乳白色,口周围皮肤糜烂,有絮状物粘附。在池边观察水面游动的病鱼,可见白头白嘴症状。病鱼反应迟钝,有气无力地飘游在下风近岸水面,不久即死。鱼苗发生车轮虫病也会出现白头白嘴现象.

使用碘复80100g/·米或二氧化氯100200g/·米全池遍洒,连续二次即可治疗此病,同时适时降低密度、加强投饲管理和水质管理可迅速控制此病。

如果是由车轮虫引发的白头白嘴病,可用健水乐400g/·米兑水3000倍全池遍洒,第二天用二氧化氯100200g/·米全池遍洒.

 

32、鱼苗或夏花鱼种出现红头白嘴现象是什么病?

这是钩介幼虫病,又叫红头白嘴病。由钩介幼虫的寄生虫寄生在鱼体上引起的疾病。钩介幼虫用足丝粘附在鱼体上,用壳钩钩在鱼的嘴、鳃、鳍及皮肤上,鱼体受到刺激后,引起周围组织发炎、增生,逐渐将幼虫包在里面,形成胞囊,较大的鱼体鳃丝上或鳍条上寄生几十个钩介幼虫影响不大,但如果钩介幼虫寄生在鱼苗或夏花鱼种的嘴角、口唇或口腔内,会使其丧失摄食能力而饿死。如寄生在鳃上则会妨碍鱼呼吸,引起鱼窒息死亡。这种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春末夏初,主要危害草鱼、青鱼。

【处置方法】

   (1)每亩用10kg漂白粉彻底清塘,以杀灭蚌类。

   (2)鱼苗及夏花培育池中不能混养蚌,进水须经过滤,以免钩介幼虫随水进入池内。

   (3)渔经水环100150 ml/·米,全池泼洒。

 

33、对常规养殖鱼类危害较大的理化因子有哪些,如何消除?

  随着精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多年池底淤泥的积聚,在养殖过程中特别是夏秋高温季节水体中往往会产生亚硝酸盐和有毒氨的超标,甚至产生对鱼类剧毒的硫化氢等气体,直接毒害养殖鱼类。上述有毒物质在水体中的允许浓度为:亚硝酸盐≤0.02mg/L,有毒氨≤0.02mg/L,硫化氢不允许在水体中存在。

出现水质恶化时,使用底净活水宝22.5/·米或好水素5001000g /·米或活力菌素150g250g /·米化水全池泼洒,或抛洒颗粒氧,可消除水体中的有害物质,还可澄清水质增加溶氧并促进饵料生物的繁殖。

 

34、草鱼肝胆综合症如何防治?

症状:发病初期,病鱼体表无明显变化,摄食后出现窜游或痉挛,肝脏颜色略淡,轻微贫血。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鱼体色逐渐变得晦暗,胸腹部、眼眶、鳃盖、鳍基充血;尤其尾鳍基部充血明显,眼球突出并伴有血丝:解剖观察,病鱼体腔内脂肪大量积累,肝脏不同程度的肿大,颜色变为白色、黄色、土黄色、褐色或局部变成绿色,肝脏失去光泽,质脆、轻压易碎;胆囊明显肿大,胆汁充盈,胆汁颜色变为深绿、黑绿或黄色。病鱼常伴有肠炎,烂鳃等症状。

危害:肝胆综合症多发于主养草鱼的精养高产塘,主要危害草鱼鱼种和成鱼,鲤鲫偶有发生。从4月底开始引起草鱼死亡,同一发病塘鱼类死亡无明显高峰期,但病程较长,且重复发病率高;存塘成鱼和大规格鱼种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小规格鱼种。

处置方法:

严格清塘消毒并清除过多淤泥;

控制放养密度;

青饲料和颗粒饲料搭配投喂;

平时注意添加保肝宁、肝胆利康散及电解多维等免疫增强剂。

以下是有并发症的一种综合治疗方案,供参考:

1)发现因该病引起草鱼死亡后,发病塘立即减食1/31/2,更换饲料1015天,并在饲料中添加保肝宁、渔经120、愈血停,每天1次,连喂7天为一疗程,重病池10天后再喂一个疗程。

2)全池泼洒二氧化氯200g/亩·米或聚碘溶液250300g/亩·

3)严格管理好水质,保持良好的水体生态环境,如需换水,应注意池水清新,且温差不超过3℃,以免造成鱼类应激反应,引起更多的死亡。

4 减食、投喂药饵、泼洒药物同步进行,泼药2天后换水;发病池停止死鱼后逐步恢复投饵量。

 

35、草鱼肌肉、口腔和鳃盖发红是什么病?

这是草鱼病毒性出血病。在草鱼养殖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以下症状:

剥去鱼体表皮,可见肌肉点状出血,或全身肌肉充血呈鲜红色,对着太阳光看时尤为明显。与此同时,鳃瓣失血变白,这种症状一般在较小(体长710cm)的草鱼种中常见。

鱼的鳃盖、鳍基、头顶、口腔、眼眶等明显充血,但体表充血不明显,这种症状一般在较大(13cm以上)的草鱼种中常见。

鱼的肠道全部或部分呈鲜红色,但体表和肌肉症状不明显。

这三种症状分别为红肌肉型、红鳍红鳃盖型、肠炎型出血病。三种类型症状有时也混杂出现。

草鱼病毒性出血病危害草鱼种要比成鱼大,青鱼也有发病。该病是鱼种培育阶段广泛流行、危害极大的病毒性鱼病,从2.515cm大小的草鱼都可发病,往往造成大批草鱼死亡。每年69月,水温27℃以上最为流行,水温降至25℃以下病情随之减少或消失。

【处置方法】

预防:

1)用漂白粉彻底清塘。

2)加强饲养管理,适当稀养,改善生态环境,提高鱼体抗病力。

对发病的草鱼,目前尚无很好的方法进行治疗。 严格管理好水质,保持良好的水体生态环境,采用外用和内服配合措施有一定疗效。

外用(任选一种):

二氧化氯200g/·米兑水2000倍全池泼洒;

⑵10%聚碘溶液250400g/·米兑水2000倍全池泼洒;

渔经碘复溶液100g/·米兑水2000倍全池泼洒;

4)渔经底好片200g /·米全池抛洒;

5)渔经水吾250ml+愈血停250g/·米,分别化水后,稀释2000倍混合泼洒;

6)菌毒清15g+渔经强氯精100g /·米分别化水后,稀释2000倍混合泼洒。

内服(任选一种):

渔经壹号100200g拌饲料40kg,连喂5天;第3天开始用10%恩诺沙星200g+板黄散200g拌饲40kg,连喂35天;

渔经壹号100200g 拌饲料40kg,连喂5天;第3天后用10%氟苯尼考200g+三黄散200g拌饲40kg,连喂35天。

 

36、鲫、鲢等鱼肛门红肿,鳍条基部和鳃盖,下颌、眼眶充血发红是什么病?

这是细菌性败血症,渔民俗称暴发性出血病。对发病的鲫、鲢等病鱼仔细观察会发现。病鱼离群狂游、暴躁不安,鱼腹部或体侧有点状或块状充血,腹部肌肉充血,鳃盖、鳍基、下颌、眼眶充血,鳃丝发白,肛门红肿外突,腹腔有腹水,肠道内有少量食物或无食物,肠壁薄而透明,局部或全部充血发红。

此病主要危害鲢、鳙、鲫、鲤、鳊,鲮等也感染此病。该病可使鱼类在34天内出现大批死亡。2月底至11月均有发病,以5月下旬至9月为甚。

【处置方法】

预防:

1 老鱼塘必须清淤,曝晒数天,放养前710天带水10cm,施用漂白粉(10kg/·米)彻底清塘消毒。    

2)选择健壮活泼、无病无伤的鱼种,放养前鲤、鲫用1020ppm的聚碘溶液浸洗1015分钟。    

3)第一年发病的鱼池,第二年养殖时每20天杀虫消毒一次,用B1号或B2150g/·米,全池泼洒杀灭寄生虫。   

4 内服:大蒜素100g+新鱼血停250g拌料40kg,每疗程连服35天。

治疗:

(1)鱼病发生后,尽快调控好水质,保持良好的水体生态环境。

2)第一天用B1号或B2150g/·+渔经高铜70ml/·米,全池泼洒;第二天用渔经强氯精(250g/·米)+愈血停(250g/·米)全池泼洒。

(3)同时开始内服恩诺沙星粉250g40kg料,关键是使鱼能尽早吃到药物。由于药饵在水中散失较大,实际用量应先加大2倍使用,以后逐渐降低至常规用量,服药35天为一疗程。    

(4) 隔离发病水体,妥善处理死鱼、不乱丢弃,渔具专用并消毒,以免相互传染。

经过710天的治疗,该鱼病基本可以治愈。发病期间或刚治愈后,最好停止半月以上的拉网捕鱼、避免大量换水和大量施肥,减少对鱼的刺激,以免加重病情或引起鱼病复发。

 

37、治疗细菌性败血症时,为何要先杀虫后杀菌?

细菌性败血症的致病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该致病菌在任何养殖水体中都存在。当鱼体抵抗力较强时,一般不发病,但在环境条件恶化时,寄生虫往往大量繁殖,破坏鱼体体表及其它器官组织,而此时鱼体处于应激状态,抵抗力下降,致病菌因此乘虚而入感染鱼体致病,可见,细菌性败血症的主要罪魁祸首之一是寄生虫。在彻底治疗细菌性败血症时就必须先杀灭寄生虫再杀致病菌。如果仅仅杀菌,往往引起复发,复发之后再治疗就较为困难,势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如果先杀菌、后杀虫,则由于用过杀菌药物后需间隔23天才能使用杀虫药物,这样治疗时间拖得太长、损失也较大。而先杀虫后杀菌可以连续进行,前后只需2天时间。

 

38、根据哪些情况可以确诊细菌性败血症?

在实际生产中,细菌性败血症因鱼体质差,水环境恶劣,感染速度快,容易迅速致死,鱼体反而表现出一种无症状化趋势,因此给诊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就要从发病规律上来进行诊断:

1)细菌性败血症几乎危害所有淡水养殖鱼类(除草鱼外),故一旦发现池塘大量死亡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品种鱼类时(除草鱼外),在排除了中毒、泛塘等情况之外,基本是可以诊断为细菌性败血症;

2)淡水鱼类其他鱼病一般不危害野杂鱼,如麦穗鱼、黄颡鱼等,因此,一旦发现池塘中有这些野杂鱼死亡,而且死亡次序在其它鱼类之前,就基本上可以诊断为细菌性败血症了;

(3)45月份为鲤、鲫大量繁殖季节,这些繁殖季节的鱼体质较弱,容易被感染,如发现鲤、鲫大量死亡,也可确诊为细菌性败血症。

 

39、鲤体表出现乳白色斑点,以后发展成石蜡状肿块是什么病?如何处置?

这是痘疮病。当发现鱼体体表开始出现乳白色斑点,以后变厚、增大形成表皮的增生物,色泽由原来的乳白色渐转变为石蜡状,略呈淡红~灰白色,上面有时有极小的红色条纹。增生物可高出体表l5毫米,其表面原为光滑,后来变为粗糙,质地也由柔软变为软骨状这样的症状,可知鲤患了痘疮病。此病流行不广,也无明显的流行季节。

增生物的数量不多时,对病鱼,特别是2龄以上的鱼无多大危害,但如增生物蔓延扩大到鱼体的大部分时,就严重地影响鱼的正常生长发育。

【处置方法】严格管理好水质,保持良好的水体生态环境。

1)鱼苗入池前亩用生石灰150kg或漂白粉10kg彻底清塘。

2)隔离病鱼,严禁把有病的鲤鱼运到其它水体中去饲养;不能把病鱼作亲鱼使用。

    3)注意调节好水体的pH值,使之保持在8左右。

(4)如病情严重,可将病鱼放在含氧量较高的水体中,并使用靓水110、福底安等进行调水,体表增生物可逐渐自行脱落而痊愈。

同时采取内外兼用方法。

外用(任选一种):

二氧化氯200g/·米兑水2000倍全池泼洒;

⑵10%聚碘溶液250400g/·米兑水2000倍全池泼洒;

渔经碘复溶液100g/·米兑水2000倍全池泼洒;

4)底好片200g/·米全池抛洒;

   5)菌毒清15g+渔经强氯精100 g /·米分别化水后,稀释2000倍混合泼洒。

内服(任选一种):

渔经壹号200g+三黄散200g拌饲料40kg,连喂5天;第3天开始用10%恩诺沙星200g+板黄散200g拌饲料40kg,连喂3天;

渔经壹号200g 拌饲料40kg,连喂3天;第3天开始用10%氟苯尼考200g+三黄散200g拌饲料40kg,连喂57天。

40、鲢、鳙尾部发白是什么病?

这是白皮病,亦称白尾病。开始发病时,尾鳍末端有些发白,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向前扩展到尾鳍的前部、尾柄,迅速蔓延到背鳍基部后面的躯干,蔓延部分全现白色。严重的病鱼尾鳍烂掉或残缺不全,不久病鱼的头部朝下,尾部朝上,与水面垂直,时而作挣扎状游动,时而悬挂于水中。

此病广泛流行于各地养鱼场的鱼种培育池,每年68月为流行期。夏季分塘前后,因操作不慎,碰伤鱼体,病菌乘机侵入,就引起流行病的爆发。主要发生于鲢、鳙,草鱼、青鱼有时也发生。特别是对鱼苗及夏花鱼种危害较大,死亡率高。病程较短,从发病到死亡只要23天。

【处置方法】 保持鱼池水质清爽,天然饵料丰富。在扦捕、运输等操作时,注意避免擦伤鱼体,在放养前或发病初期,可用20ppm的聚碘溶液浸洗1015分钟。二氧化氯(150g/·米)连用2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产养殖药品种类
【养殖天地】春季水产养殖防病应“内外结合”
冬季常见八种鱼病的诊治方法(第225期)
这种寄生虫病一年四季全国范围都会发生,是鱼类养殖的一大杀手
寄生虫——养殖户的心头大患!史上最全鱼类寄生虫图谱及防控措施,快收藏!
别再傻傻的分不清了!辣椒、生姜、硫酸铜、漂白粉...究竟是防控鱼类细菌性鳃病,还是寄生虫性鳃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