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扎根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

本期推文为各位介绍由Matteucci 和Gnoth发表在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上的文章:“Elaborating on grounded theory in tourism research”。

2018.02.15

扎根理论方法在旅游研究中广受欢迎:一方面,研究者可以跳出现有框架,尝试创造自己的分析类属(category);另一方面,扎根理论的概念能够为质性资料提供更为“客观”的研究方法。尽管扎根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但鲜有研究者对其所采用的方法进行批评性的反思。本文阐明了扎根理论方法的基本内容与不同版本,并介绍了旅游研究中扎根理论应用的概况,进而探讨了扎根理论的哲学基础,并鼓励研究者从建构主义视角对理论进行反思和创新。

1

扎根理论

方法概述

美国社会学家巴尼·格拉泽(Barney Glaser) 和安塞尔姆·施特劳斯(Anselm Strauss) 于1967年在《扎根理论的发现》(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关于扎根理论的经典论述,为社会学领域的质性研究提供了系统的方法论策略。Gibson 和Hartman (2014) 总结了扎根理论方法的五个核心原则:

1) 开放性—研究不应遵循某一特定理论框架,研究问题应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保持开放;

2) 解释力—研究工作应该是可信的,并且与人和特定情境相关;

3) 产生与正当性—扎根理论的重点是构建关于现象的知识,而不是为了理解先入为主的观点;

4) 理论结构—扎根理论应构建与核心类属相关的一组理论命题;

5) 研究过程—研究中的各个阶段,包括数据的编码与解释,都应该是灵活的。

然而,自《扎根理论的发现》出版后,格拉泽和施特劳斯开始在不同的方向上应用扎根理论,并逐渐形成了差异化的研究路径。其他学者,如科尔宾(Corbin)、卡麦兹 (Charmaz) 等也对扎根理论进行了拓展。迄今为止,扎根理论方法已经经历了许多发展与变化,并形成了不同的版本。

扎根理论

不同版本

扎根理论方法主要有三个版本,卡麦兹(2011) 称之为客观主义扎根理论(Objectivist GT)、后实证主义扎根理论(Post-positivist GT) 和建构主义扎根理论(Constructivist GT)。这三个版本在本体论、认识论和主要特征上均存在差异。

客观主义扎根理论与1967年提出的经典论述一脉相承。支持者认为,这种方法能够超越特定的研究范式,并能够适应任何本体论与认识论,“不必拘泥于某种视角”。格拉泽指出,“数据”中的类属是扎根理论的核心,研究者应该忽略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这一观点遭到了多数学者的质疑,忽略文献并不能使研究者变得更为中立,而如果不了解相关的主题,研究者将无法确定研究内容。

后实证主义扎根理论是由施特劳斯和科尔宾共同发展的。后实证主义者认为现实具有流动性,并对“人们可以肯定地了解世界”这种想法持怀疑态度。因此,斯特劳斯和科尔宾弱化了对概念的构建,强调对编码范式(coding paradigm) 的应用。编码范式包括预先设定的数据分析框架,能够帮助研究者构建数据,并更系统地探索编码之间的联系。这种定性数据的分析方式更多的是演绎逻辑,而非归纳推理。

建构主义扎根理论以卡麦兹为代表。在符号互动理论的基础上,卡麦兹(2006) 指出:“数据和理论都不是被发现的,我们是所研究世界及所搜集数据的一部分,通过我们在过去和现在的参与,以及与人们、视角和研究实践的互动,我们建构了自己的扎根理论” 。任何理论形式提供的都是对被研究世界的一种解释性图像,而不是世界的真实面貌。由于研究者本身就是研究世界的一部分,建构主义扎根理论更加鼓励研究者对自身进行反思。

2

扎根理论在旅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检索了48篇旅游研究中应用扎根理论的文献,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回顾,发现:遵循客观主义扎根理论的文献有10篇,后实证主义扎根理论的文献为9篇,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的文献同样为9篇;而剩下的多数研究(约42%) 并没有明确地遵循某一特定版本的扎根理论,而是应用了至少两个版本的扎根理论方法。在作者检索的这些文献中,最早的是Riley 在1995年的研究,遵循的是后实证主义扎根理论,其余的大多数文献都是在2005年以后发表的。在最近的六年中(2011-2017年),相关研究大多遵循建构主义扎根理论方法,这与卡麦兹(2006) 的影响不无关系。

但在这些文献中,很少有研究对其所选择的扎根理论方法进行解释说明,多数旅游研究者混淆了扎根理论的不同版本,如:Lumsdon和 McGrath (2011) 认为他们的研究是基于建构主义的,但却采用了格拉泽的扎根理论方法,而在归纳过程中应用的却是施特劳斯和科尔宾提出的后实证主义方法。此外,绝大多数基于扎根理论的旅游研究都缺乏对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探讨,尽管这一现象在当前的旅游研究中普遍存在,但不同版本的扎根理论在哲学基础上存在差异,旅游研究者在应用时应该更为谨慎。

3

扎根理论

哲学基础

哲学基础决定了研究者的方法论。卡麦兹(2008) 指出,无论是客观主义、后实证主义还是建构主义,所有的扎根理论方法都是对现实的建构,即遵循的是现实主义的本体论。然而,在认识论上,客观主义者认为意义存在于与意识无关的对象中,而建构主义者则认为人类不能超越个体经验理性地认知外部世界。因此,多数建构主义者在认识论上是相对主义的。建构主义者既是本体论上的现实主义者,又是认识论上的相对主义者,这一观点引发了旅游学界的广泛讨论。

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说明:建构主义者并非一个同质的群体,其中也存在着不同的学派,一些建构主义者确实采取的是相对主义的本体论立场,而另一些学者则回避对本体论的探讨,只主张认识论上的相对主义。作者认为,这些争议与误解的根源在于,建构主义者认为现实是多重的,这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传达了一种观点,即建构主义者否认现实的存在。事实上,“多重”指的是现实的复杂性、多变性与多面性。建构主义下的旅游是“多重”的现实,但并不意味着“现实已经消失”。Glasersfeld (2008) 也指出,建构主义是一种知识论,而非存在论。因此,作者在文中重申,客观主义扎根理论与建构主义扎根理论在本体论上有共同的认识,但在认识论上立场不同。

不同版本的扎根理论在理论的发现上也存在差异 。卡麦兹(2006) 认为大部分扎根理论是实质理论(substantive theory),因为它们所解决的是在具体的实质领域中被限定的问题。格拉泽(2007) 则认为,实质理论可以进一步抽象为形式理论(formal theory),以产生更为广泛的影响,并适用于各种情境。作者指出,相比较于后实证主义和建构主义扎根理论,客观主义扎根理论对理论的发现具有更高的要求,对建构主义扎根理论家而言,理论化的价值在于对现象的解释。

4

结论与讨论

最后,二位作者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鼓励旅游研究者在一个新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框架中建构扎根理论。作者认为,旅游研究者可以将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 的哲学思想融入到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的研究中, 以促进扎根理论的发展,并拓展旅游研究的新领域。

参考文献

Matteucci X, Gnoth J. Elaborating on grounded theory in tourism research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7, 65:49-59.

推荐书目

凯西·卡麦兹. 建构扎根理论[M].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

本期编者

王心蕊博士、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研究员、中山大学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CLTSD)特聘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旅游发展与劳动力迁移、乡村旅游、旅游经济、旅游地产等。在SSCI期刊及CSSCI期刊中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仙·旅·研

撰稿:王心蕊,博士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编排:黄晓萍,硕士研究生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审校:梁增贤,副教授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理论前瞻庞中英 黄云卿:国际关系理论合成与分析折中主义比较评析 基于科学哲学的视角
【新刊】游宇 陈超丨案例导向研究的比较技艺:哲学基础与分析路径
白云真言:文化与国家安全理论创新
主-客位视角对旅游者行为研究的启示
行业观察丨从选题到设计 探讨学术研究的路径
童宗斌 如何朝向事实本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