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版健身气功·易筋经功法源流(二)易筋经的成形与发展期(上)武功易筋经
userphoto

2024.02.06 云南

关注

易筋经的成形与发展期

  明清至民国,易筋经成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养生、武学体系,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易筋经》专著,以及著名的易新经十二势系列功法。

  早期《易筋经》版本均为专论易筋经的著述,且以武功类为主。如国家图书馆藏的晚明时期的西谛本《易筋经义》,日本公文书馆藏的明末清初的沈校本《易筋经》,台湾“中央”图书馆藏的清初述古堂本《易筋经》。随后出现的《易筋经》文本有的加人了导引养生篇章,有的则被收录在包括多种养生功法在内的养生合辑之中,多偏于强调其导引养生功效。如咸丰八年(1858)吴县人潘霨刊印的《卫生要术》、王祖源于光绪七年(1881)在《卫生要术》基础上刊印的《内功图说》、光绪十年(1884)重刻的专论养生导引术的《易筋经义服气图说》、光绪二十一年(1895)周述官编印的17卷本《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1920年席裕康的集多种养生功法的《内外功图说辑要》等。这些合辑并没有对早期《易筋经》专著进行全盘收录,它们有些舍弃了《易筋经》中关于武术功法的内容,仅对其中专于养生的部分进行摘录。如《卫生要术》中所录《易筋经》实际只是来章氏本中的“十二势图”及其口诀,《内功图说》则与《卫生要术》内容完全一样。《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内容更是庞杂,主旨也在于导引养生。1917年上海大声书局出版了《少林拳术精义》,此书以易筋经为主体内容,另加入了许多武术功法,在内容上多有变动,突出了易筋经的武术价值功效。总体来说,《易筋经》的流传分为武功、导引两条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道路。

(一)武功《易筋经》

  早期的《易筋经》著作中,武功类的篇章较多,通过易筋经的训练,最后可以“其臂腕迥异寻常,以意努之,硬如铁石。并其指、可贯牛腹;侧其掌,可断牛领;努其拳,可碎虎脑。皆小用之技也。武功类的易筋经,其锻炼内容可分为筋膜论、功夫论两大类。筋膜理论在练功中的应用是易筋经的重要特色。如西谛本《易防经》有“膜论”篇载:

  “髓骨之外,皮肉之内,以至五脏六腑,无处非筋,亦无处非膜。膜较于筋,膜为稍软;膜较于肉,膜为稍劲。筋则分缕,半附骨肉;膜则周遍,附着骨肉,与筋有分,其状若此。炼筋则易,炼膜则难。盖修炼之功,以气为主。天地生物,气之所至,百物生长。修炼气至,筋膜齐坚。

  然而,筋体虚灵,气至则起;膜体沉浊,气不倍充,不能发起。炼至筋起之后,必宜倍加功力,务候周身膜皆腾起,与筋齐坚。外著于皮,并坚其肉,始为气充,始为了当。不则,筋为助,譬犹植物无培无土,匪曰全功。”

  筋膜的修炼是易筋经的一个重要手段和目的。这篇“膜论”介绍了筋膜的特点、与气的关系、修炼的步骤等。《易筋经》大多数版本在其书开头处都有“膜论”一篇,其内容大体相似,大意为通过一定的步骤和方法达到“筋膜腾起”的效果。

  功夫论,主要记述了易筋经具体的练功方法、注意事项、练功效果等。其中功法比较丰富,有按揉功、拍打功、运力运气功等。按揉法,可谓修炼易筋经的筑基功夫,用时很长,练法精微。述古堂本《易筋经》之“揉法”载:

    “谚语有云:'筋骨磨厉,而后能壮。’惟此揉法,磨厉之义也。其则有三。
    一曰,春月起功。盖此炼法大约三段,每段百日。初行功时,必解襟;次段功,必须现身,宜取二月中旬;下功为始,向后渐暖,乃为通变
    一曰操有定式。人之一身,右气左血。凡揉之法,宜向右边推向于左,是谓推气入于血,分令其通触。又取胃居右,揉令胃宽,能多纳气,而又取揉者右掌有力,便用不劳。
    一曰操宜轻浅。凡揉之法,虽曰人功,宜法天义。天地生物,渐次不骤,气至自生,候至物成。揉者法之。但取推荡,徐徐往来,勿重勿轻,久久自得,是为合式。设令太重,必伤皮肤,则生癍疿;太深,则伤于肌肉,筋膜必生肿热,两无是处。”           
  关于按摩的手法,《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坚者削之……摩之浴之。”摩法就是用手掌指腹轻轻附在上面回旋按摩。上文列举三个揉的原则。第一个原则,揉功要分为三阶段练习。揉功需要百天三个阶段才能成功。第一阶段,一月开始,揉时把衣服松开;第二阶段,二月中旬开始,行功时要脱掉上衣;第三阶段,要根据个人、环境的情况而定。第二个原则,揉的方向从身体右边推向身体左边。第三个原则,揉法要轻浅适中。
   用木杵、木槌拍打法。拍打法是易筋经的另一个重要功法,用以壮功、成功。木杵、木槌长度和取材都有规定。拍打之火候非常重要,过轻无用,过重损功。西谛本《易筋经·木杵、木槌式》曰:
  “木杵、木槌皆以坚木为主,其最降真,其次文楠、紫檀、花梨、铁标、白檀,皆堪制用。杵长六寸,中径寸半,顶圆而微(尾)尖,即为合式。槌长一尺,围圆四寸,把细顶粗,其粗之中处略高少许。取其高处着肉,而两头尚有空闲,是为合式。
   因为杵、槌有棱角,不能很好地拍打身体的细节,故用石袋拍打以辅助之。“木杵、木槌用在肉处,骨缝之间悉宜石袋。石取圆净,全无棱角,大如蒲桃”。关于拍打的火候,每阶段的行功都有不同的要求。如百日筑基功之后,拍打两肋处要十分谨慎:
  “功逾百日,气已盈满天地之间,充塞周遍。譬之涧水拍岸,浮堤稍加决导,则奔放他之,无处不到,不复涧矣。当次之时,切勿用意引入四肢;所揉之处,切勿轻用槌、杵捣打。略有引导,则入四肢,即成外勇,不复归来行于骨里,不成内壮矣。”
  不知拍打分寸,内功就变成了外功。可见练功是一件非常精细的功夫,需时刻注意把握火候。

  筋膜之气充盈、内功完成之后,还可以把内功引导、运用于外,许多《易筋经》著作中就记载了运功的方法。如西谛本《易筋经·外壮神勇八段锦》曰:

  “内壮既得,骨力坚凝,然后方可引达于外。盖以其内有根基,由中达外,方为有本之学。炼外之力,盖此八法:曰提、曰举、曰推、曰拉、曰揪、曰按、曰抓、曰坠。依此八法,努力行之,各行一遍,周而复始,不计其数,亦准六香,日行三次,久久成功。力充周身。用时,照法取力,无不响应,骇人听闻。古所谓手托城闸、力能举鼎,俱非异事。其八法,若逐字单行,以次相及,更为精专、任从其便。”

  这里把提、举、拉等八种用力的方法称之为“八段锦”。练成之后可以“手托城闸、力能举鼎”。来章氏《易筋经》本还记载了一个专门的运力运气的方法:

  “其法:用意蓄气,周身处处,初立运之。立必捉直,彻顶踵,无懈骨。卷肱,掌指稍屈,两足齐踵,相去数寸,立定;两手从上如按物难下状,凡至地转腕,从下扛物难上,过其顶;两手则又攀物难下,而至肩际转腕,掌向外,微拳之,则卷肱,立如初,乃卷两肱开向后者三,欲令气不匿膺间也……

   凡用势左右,必以其脊,但凡蓄气,必迄其功。凡工日二三,必微饮后及食后一时行之。行之时,则以拳遍自捶,勿使气有所不行。时楂五指捣户臂,凡按久,而作木石声。为作屈肘前上之,屈拳前上之。卧必侧面,上手拳而杵席作卧,因其左右,其拳指握固。

  此套运气法共有十二势,八个运气动作,一个预备势和三个收势。这个十二势运气法与易筋经十二势从外形来看不尽相同,其练习方法也有所区别。宣统三年(1909)梁士贤编辑的《全图易筋经》以及民国时期很多《易筋经》版本都记载了“易筋经十二大劲”功法,其中第一势:

    面向东立,首微上仰,目微上视,两足与肩宽窄相齐,脚站立不可前后参差,两臂垂下,肘微曲,两掌朝下,十指尖朝前,点数七七四十九字,十指尖想往上跷,两掌想往下按,数四十九字,即四十九跷按也(图1)。

图1 《全图易筋经》第一势配图

  共有十二个动作,所以被称为“十二大劲”。民国以来,易筋经十二大劲功法流传甚广,不少武者都传习此法,号称可得大力大劲。《易筋经外经图说·外壮练力奇验图》曰:“此练力练气运行易筋脉之法也。务须严谨有恒,戒酒色。日夜行五、六、七次,工无间断,食饭四五顿。专心练习至百日,能长千斤之力,此指少壮者言也。即软弱无力之人,亦可练至五六百斤。倘年老静气不足者,肯如法操练,日行二三次,亦能健食延年,除一切疾病。”可见当时人对十二大劲的推崇。(文字摘自健身气功通用教材《易筋经》)(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易筋经揉法可使内气入骨!童男、童女辅助练此功更有效!
《易筋洗髓宝芨》内壮篇 - 天下武林网
易筋经-本衙藏版 三月四月行功法
少林易筋内壮功---《气功》杂志
庄欣荣传易筋经金刚体内功 练功内容
硬气功心法(本人出于兴趣转载,请注意不要盲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