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孩子们的生命变得更加丰盈

让孩子们的生命变得更加丰盈

本文写李素怀老师在寻找答案中的成长经历,文中的“我”是李素怀老师。

在杭州参加2021届马云乡村教师终评现场遇见了蓝玫老师,蓝玫老师是中国教育学会家庭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新家庭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也是我2017年在北京终评的面试官,五年过去,没有想到我们又重逢了。我还记得当年她问我的问题:“你如何让孩子们的生命变得更加丰盈?”

我忘记具体内容,但我的回答是让他们觉得成长有意思。

“如何让成长有意思?”

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了我对教育新的探索。

要感谢蓝玫老师,五年后的见面,突然提醒我这五年我经历了什么,是如何让自己成长起来的。对自己也好奇起来,每天忙碌,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到底我获得哪些成长呢?

成长路径

在杭州之前,吕源跟我说,在碰头会上分享一下我对乡村教育画像的理解。我分享了五年我对教师角色的自我迭代,也由单一向丰富多元的维度更新。

五年间,教育认知不断升级,教育视野不断扩展,让我的教育格局变得大了,教育智慧多了,不再局限如何让学生打高分,而是如何让儿童变成他自己,如何让成长变得更加有趣。我是在寻找答案中成长起来的。那我如何去寻找答案的呢?

融入一个圈子,结识一群人。先说这次,我作为F组评审团,结识了人才管理顾问李金保老师,新教育教师成长学院张硕果副院长,浙江致朴公益基金骆筱红秘书长,阿里的刘玲,基金会的志斌。和他们相处的这两天,学到很多,他们的思维方式,审视问题都会启发从其他角度思考。思路一下变得更加多元。李金保老师有一双慧眼,总是能够发现人潜藏起来的特质,表达后的动机,做事的意图,他都能够看出来,我好奇地问他:李老师,如何训练一双慧眼呢?李老师笑笑说:看的多,琢磨的多,自然就可以看到真相了。

可是我从事教育这么多年,看了那么多孩子,怎么就无法看透孩子的本质,找不到他们的特质,总是以好与不好划分。当他们与每一位教师互动、交流时,我发现他们自带的欣赏力,他们欣赏每一位老师,他们创造了一个安全,信任的对话,让老师真实的展示,真诚的表达。似乎他们天生就自带亲和力,谦逊的表达自己,让交流变得平等。他们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身,也让我懂得如何向他们学习。

除了F组的评委老师相当的优秀,也让我感受到了评委组其他人的优秀,在出租车上,我告诉我要去的地方时,司机说:那个地方满大街都是人才,随随便便一个人都不简单。司机说的是实话,评委里每一个人都有传奇的身份,姚基金叶老师,真爱梦想基金谢老师,远川教育的水心老师,满天星公益梁老师……他们的观点和视角让我跳出教育看教育,也让我感受到了教育带给不仅是儿童的成长,也是成人的终身学习。在这样的圈子里,被滋养,被赋能,这一群人就是我的导师,让我进入了成长的快速路,内在的潜能被激活。

这次还有幸遇见了魏晓明教练,唐琼一博士,他们对我的关注和帮助带给我很多神奇的力量,让我有很多顿悟的瞬间,对教育,对儿童有很多新的看见。还有基金会的小伙伴们,虽然他们都如我学生般的年纪,但他们的行事,为人绝对算是我的老师,他们是我学生的未来,从他们身上我找到我做教育的方向和方法。培养孩子的内在品质和核心素养是我的教育的目的。

以书为友,书写美好故事。作为老师,我们很少有机会走出去,脚无法丈量的地方,我可以通过书籍抵达,几年前我也和很多老师一样,除了教材之外(教材也从没有读透过),没有读过其他的教育书籍,我是跟着身边的老教师学做老师,所谓的教育理念,教育观在教育琐碎中被扭曲,在我遇见的所有人中,他们都是一个阅读者,他们身边永远手执一卷书,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让我重构了我的教育观,最近在阅读成尚荣老师《儿童立场》才让我开始学会研究儿童。尝试着走进儿童的世界里。以儿童的视角了解他们。

在面试现场,很多老师分享自己的教育故事、分享教学场景时,我发现老师政策解读的很好,文件诠释的也很棒,考虑了国家层面,研究地方政策,唯独忽视了儿童角度。我们的教育是为谁而做,是为了让儿童成为他们更好的自己。没有儿童观的教育是苍白的。

通过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教育视野,提升我们的教育认知,当我们形成了儿童观以儿童立场做教育,最起码我们会少犯些错误,贴近儿童的生活,给予他们更好的支持和引导。

还有一个特别的现象,我也想分享一下我的感受,希望能够启发更多老师对自己有新的看见,也包括自己。在教育叙事时,我们无视事实,而是在追求一个让自己觉得很棒的假的的教育故事,我们享受在伪造的这个故事里,比如留守儿童问题孩子他们的存在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无私的贡献者和付出者,其实我不是否定老师的的付出,因为我也曾经如此,只是想提醒自己,在教育问题里,在碰到教育挑战时,我们能够主动找一下原因,真相是什么,从源头入手,是什么经历让孩子有这样的现状,我想我们就会有更多解决问题的方式和策略,而不是跳过事实分析,去编造一个动人的故事,教育需要爱,但光有不行,还需要爱的智慧和技能,达到目的地的路有很多条,但在教育上,不是为了抵达目的地,而是沿途风景带给我和孩子们的那些真实和美好。

其实所有的这些看见都是书籍告诉我的,因为现实可能会蒙蔽我的双眼,但书籍常常会让我保持清醒的大脑,让我时刻觉察自己对待儿童的意图和态度。

大胆尝试,勇于实践。要特别的感谢蓝玫老师,当年问的那个问题,如何让生命变得更加丰盈,带着这个问题我一直探索中,虽然有过失败,遇见挫折,甚至还会遭到非议,但实践从未停止过,按部就班可能让自己过得舒服,但是复制粘贴总也无法让自己超越过去,做过很多尝试,也曾有过暗光时刻,恐惧和害怕,害怕做不好,没了面子,恐惧失败,落下把柄引来别人嘲笑……各种担忧限制了我前行的步伐,如果你知道自己不会失败,你愿意去尝试哪些伟大的事情?放下对失败的恐惧,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教育行走,你会变得更加自由、强大。

在实践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经验,说实话,那些经验大多数都是在失败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所以我不再恐惧失败,而是把挫折看成是成长的机会,他教会我如何做更科学,怎么做更有效。

五年过来,自己改变了,源于放下原有的固执,建构一个新的世界,让自己更加开放,总结起来,就是因为遇见了一大群优秀的人,发生了很多故事,阅读了一些书,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把这些看到和想到的,付诸于行动中,每天如此,五年后自己就成长了,未来已来,今天的自己就是未来的过去,也是过去的未来,每一个当下也是未来。

这次经历,让我看到了自己五年来的变化和成长,还有很多新的看见和思考。比如对于乡村教师新画像的描绘。对云谷学校的沉浸式学习,都带给我全新的视角思考教育。

在评选启动会上,我聊了对乡村教师画像的理解。

首先是丰盈的、绽放的生命状态,成人就是行走的教育环境,老师的生命状态会给孩子们的生命带来影响,一个开放,热情,充满好奇的老师,时刻都会带给孩子们一个自由、轻松、愉悦的场域,这样的老师愿意带着孩子们一起探索成长,了解这个可爱的世界。一个抱怨,委屈、焦虑的老师,他的教室里也满是压抑和控制。所以良好的生命状态是良好教育的决定因素。

其次是开放,智慧的老师,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也是学生智力的开发者和个性的塑造者,在这个多元社会里,我们一直惯用以往的教学方式和认知做现在的教育,显然不合时宜,我们要接收一些新的东西,知识也不再变得书本上的考题了,而是让生活和自己变得更好的一种能力,在思考和解决一个问题时,也在考察老师的综合能力,为了与之俱进,拥抱未来,我们有时也要向孩子们学习,教学相长,才可推动教育快速发展。

最后,也是最基本的要求要有儿童观,我们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做教育,否则我们所有的教育都是虚伪而无效的,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孩子,但我们听过孩子的心声,给他们表达自己的机会吗?每当孩子出现问题,我们首先考虑的是怎样尽快把这个麻烦解决掉,没有考虑这个儿童遇见了什么麻烦,他经历了什么让他过的很不开心,我该如何支持和帮助他。当你以儿童的立场审视教育,你就不会抱怨孩子的不听话,不允许他们犯错误,你就会带有包容之心,和他们同在,一起面对和解决问题。

新教育教师成长研究院张硕果老师说,老师在分享让自己最疼头学生的故事,感觉到老师们很无奈,真的把这些事情看的很难缠,却很少人提及把这个问题作为课题去研究。当我们真正的喜欢儿童,会在意儿童所有的问题,会乐于去探索其中发生了什么,找到破解问题的密码,让儿童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好。

当然新时代教师还有很多的个性化标签,热情、好玩、有趣、阳光……

这次在云谷里沉浸式生活两天,除了参加评选活动,得空就在云谷校园里走走看看,每一处独特的设计理念都是把有限的空间延展出更大的无限场域,空间的多功能利用,课程的多元化设计,勾勒一副美丽的的成长风景,很喜欢校园里抽屉式开放性大阳台,每个班孩子打开拉门,看的不仅是蓝天,还有其他班级的小伙伴,可以很好的和他人,自然联结。还有到处张贴的孩子语录,他们可以自由,安全的表达自己,不会遭到成人的嘲笑、打击、批评和不允许,因为这里的老师尊重儿童,看见儿童,他们在创造一个真正属于孩子的校园,让他们可以自由的舒展,尽情的成长。

两天时间不长,但与他人的联结和交流产生的涟漪,足以让我消化好久,沉浸式体验带给我的视觉冲击足以直指心灵深处,基金会的于秘书长带着一群年轻的人在做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他们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帮助乡村教师重新为自己画像,看见乡村教师内在的富足和资源,帮助他们开发自己,创造更美的乡村教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A434|尹忠荣:坚守心灵的净土,享受平凡的快乐
生命的琼浆
今日头条~真正的教育,乡村教师
新父母的100个教育信条 - 思想励志
致国平:一起读书,一起悦读生命
乡村教育的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