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教学中学习教学

在教学中学习教学

做教学设计是教师的日常工作。有好的教学设计,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假期中,我看了美国作者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写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一书,就教学设计和如何学习本书,谈几点不成熟的认识和思考。

 第一,设计教学的立足点:是站在学生角度,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理念。按作者的话讲:精髓聚焦在一个问题上:我们如何通过教学设计,使更多的学生真正理解他们所要学习的知识……我们的教学计划该如何制订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受到知识的影响,包括那些缺乏经验的学生、有较高能力但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能力稍逊的学生、具有不同兴趣和风格的学生。

     这些话我们读来并不陌生。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等这些类似的话,我们也常讲。其实,我们讲的这些话与书中所讲并没有本质差别。但思考下来,书中给我们的启示是:很多情况下,我们还是停留在口头上,或是浅尝辄止、急功近利,缺少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有效的落实。

     第二,设计教学的切入点:是关注教学结果,借鉴逆向设计的思维方式方法。书中要求设计者在开始的时候就要详细阐明预期结果,即学习优先次序,以及根据学习目标所要求或暗含的表现性行为来设计课程。这种从结果出发,再反推回到教学过程,是一种以终为始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应当说,这不是我们多数教师做教学设计的常态。这为我们设计教学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

     第三,设计教学的落脚点:是让学生理解,要把理解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和宗旨。作为教师,无论传授知识,还是培养能力,都必须以学生理解为目的。本书的基本内容,是围绕设计理解两个不同但相关的概念展开的。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二者的关系:如果把逆向设计看作是一个果,而理解则是果中之核;如果把逆向设计看作是一种理论,而理解则是这个理论的灵魂;如果把逆向设计看作是一种方法,而理解则是这个方法要达到的目标或实现的目的。这也正如作者在书中反复讲的,如果理解是目标,那么教学设计必须使得特定的知识和技能在解决问题时有意义

     第四,学在书内,也要学在书外。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自1998年起就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一理念引入了教育领域。20年来,他们一直没有中断此项研究。这中间,又经过六年持续不断的研究和开发根据读者的反馈、自己的观察,经过多次修改才推出了我们现在所见到的该书第二版。这种坚持,体现的是敬业精神。两位作者都在中学做过多年教师,也都是资深的科研工作者。对这一很有意义的改革成果,他们认为:这一改革视角既不是完全原创的,也不是非常彻底的。这本书与过去十多年里很多教育家、研究员、改革家的观点有相同之处。作者这种坚定、执着的工作精神,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注重调查和实践的工作作风,学习、尊重他人工作成果的工作品格,还有客观看待自己工作成果的科学态度,都是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从事研究的科学工作者应有的工作品质。这种书外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说,比书内带给我们的更珍贵,更值得我们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优秀教师主要事迹
小学数学有效作业的研究申报书
读《深度教学》
教师成长“四部曲”
STEM教育追求像工程师工作般的学习和思考
守住教师快乐的底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