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还劳动教育一个鲜活形象

加强学校劳动教育是当前热议的教育话题之一。上好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不仅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应然之道,也是培养具有劳动情怀和劳动本领的合格人才,使其能够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时代重任的必然之举。

     当前,家长舍不得让孩子劳动,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现象并非个例;学校不重视劳动教育,学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现象也并不鲜见。因此,在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不爱劳动、不参加劳动也不会劳动等现实问题,引起教育领域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

     如何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这方面的成功经验、总结论著可谓相当丰富。笔者以为,劳动教育要补短板或者说值得我们反思的现象还有其三。

     其一,家长、教师言行中的反向教育现象。劳动最光荣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当我们煞费苦心地通过思想教育来强化学生劳动意识时,要注意家长、教师不经意的言行产生的负作用。比如,看到环卫工人在清扫街道,家长则领着孩子远远避开,甚至不失时机地教育孩子:你看,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只能扫大街了……”这看似在教育孩子要勤奋读书,却无形中抹黑普通劳动者,贬低劳动者形象,否定劳动的价值。再比如,有学生违反纪律,班主任惩罚违纪学生打扫一个星期的教室地面。对违纪学生进行惩戒教育、由学生打扫教室本都无可厚非,但将两者联系在一起,会不会让学生产生劳动是不光彩的”“‘好学生可以不用劳动等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呢?因此,我们应注意,不可一方面大张旗鼓地进行劳动思想教育,另一方面却因为言行失当而在隐性层面否定劳动教育。

     其二,日常生活中的浪费现象。笔者以为,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当从尊重劳动者开始,尊重劳动者当从珍惜劳动成果开始。劳动教育重(劳动技能)更要重(劳动情感),在一定意义上,涵养学生的劳动情感远比训练学生的劳动技能更能发挥先决性作用。学校教育学生热爱劳动,须家校合力,其中首要应解决铺张浪费、不爱惜劳动成果的问题。现在,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中的浪费现象也司空见惯,比如学生挑食、随意剩饭剩菜等似乎都已习以为常,但恰恰因为学生不懂得一粒米”“一滴油”“一寸布的来之不易,所以难以理解劳动的艰辛与伟大,更难以认同劳动并尊重劳动。因此,浪费行为本身其实是对劳动的不敬,而学校的劳动教育,就须将珍爱劳动成果这一修养根植于学生内心,根植于日常生活。

    其三,学校劳动教育的窄化现象。应该说劳动教育的实践基地主要在家庭,家庭是劳动教育的鲜活课堂。从这个角度来说,家长重视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就显得尤为关键。学校承担着全面育人的教育任务,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前,学校课程中普遍没有专门设置劳动这一课程,有些学校将手工制作等活动课程作为劳动课程合并在综合实践课程中,也有些学校将一些劳动技能培训安排在社团活动之中,甚至还有一些学校的劳动教育只是喊在口头上,因为抓学生劳动远没有抓考试分数叫座又叫好,这些都暴露出学校劳动教育的窄化、弱化问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学校教育一定要主动顺应,积极转变,将劳动教育融入新时代的教育改革发展之中,尤其要充分认识到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正在推动劳动转型、劳动者转身的趋势。

     未来社会是一个充满机遇又充满挑战的社会,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相应的劳动本领、劳动专长,才能立足于时代大潮。因此,学校劳动教育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丰富劳动教育内涵、创新劳动教育外延,将课程设置与前瞻性的项目化任务结合起来,将学生个性特长爱好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多样化的劳动实训平台,促进学生在劳动教育中主动、生动地发展,同时还可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让劳动教育为学生点燃理想的火种,为学生奔向美好未来生活插上腾飞的翅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聋校学生青春期德育教育
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劳动价值观
如何提高劳动教育实效,让每个孩子都闪光? | 围观
劳动,学生成长的必修课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精选大题50道
教育参考丨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基于《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