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意大利筋膜手法(FM手法)向后序列图谱!

来源大龄琴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KF姐

为了更好的研究疼痛,FM手法体系将人体分为了14个节段,并用拉丁文缩写来表示。

头部节段——CP(CP1,眼;CP2,下颌骨;CP3,耳)

颈部节段——CL(C1~C7)

胸部节段——TH(肋骨和12节胸椎)

腰部节段——LU(腰椎和脐与剑突之间的腹部)

骨盆节段——PV(髂嵴、骶骨、耻骨联合,部分坐骨)

髋节段——CX(髋关节,大腿上半部分,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

膝节段——GE(大腿下半部分,前侧至胫骨结节,后侧至小腿近端1/3)

踝节段——TA(膝关节下方至踝关节)

足节段——PE(跟骨,跗骨,所有的跖骨和趾骨)

肩胛节段——SC(肩胛骨,肩带肌肉)

肱骨节段——HU(盂肱关节,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肘节段——CU(上臂远端2/3,前臂近端1/3,肱二头肌,肱桡关节,肱三头肌)

腕节段——CA(前臂远端2/3,近端腕骨)

剖学运动命名分成了:


向前运动序列(矢状面)——AN

向后运动序列(矢状面)——RE

内旋运动序列(水平面)——IR

外旋运动序列(水平面)——ER

内收运动序列(冠状面)——ME

外展运动序列(冠状面)——LA


这样六个方向的运动序列,在每个人体节段内被称为一个肌筋膜单元(MFU)。它包含了运动单元、神经、血管、关节和负责特定运动的肌筋膜。这样的划分很容易让我们在脑海里形成某一部分肢体的实际运动状态,比如传统的解剖学中,伸膝和屈髋都是在矢状面向前的运动,但表述却相反,而在FM里直接表述为AN-GE(膝向前运动),AN-CX(髋向前运动)。


在每个节段的每个方向上,都会有一个肌纤维力量集中在深筋膜上的点,这个点经常是疼痛的来源,也是筋膜易致密化的地方,被称为CC点(协调中心)。它就像罗马战车住多匹马的车夫,将所有缰绳汇聚到一点。




所以每个节段有6个方向就有6个CC点,将每个节段上下连接又会形成序列链,会让我们找到疼痛传导的方式。接着我们将CC点两两组合又找到了4个对角线即AN-ME、AN-LA、RE-ME、RE-LA它们被称为CF点(融合中心)对角链



CF在CC之间形成一条融合线,平时我们的所有动作都是在这些线上不停的进行精细调节而使我们能够很好的处理动作,比如拿起一杯水。在处理疼痛和观察人体运动时我们发现很多力是按照螺旋的方式在传导的,而在FM中这些传导的线路正好在CF的点上,所以CF不仅形成对角链还形成螺旋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FM筋膜手法治疗腰痛常用CC点
《筋膜手法治疗肌骨疼痛》导读——概念和思路
手把手教你意大利FM筋膜手法
李博士实用运动康复培训-评估和手法调整-意大利FM筋膜体系(上)
筋膜手法(意大利CC点)学习笔记(一)
【FM】意大利筋膜手法培训班学习笔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