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急于教小小孩认字,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爸妈营说

本文是今天的【认字专题】第一篇,

关于孩子教育问题,爸妈们都是唯恐落后,为了准备名校的幼升小,多半都去读了数学班、识字班等。

可是孩子到底几岁识字才好呢?今天想讲一个虽然比较冷门,但是爸妈一定会关心的问题——【认字专题】

回复“认字”,可以查看爸妈营所有的【认字专题



本文由原作者、爸妈营内容合作伙伴【Apple妈咪要移民】的创始人Apple妈咪授权爸妈营转载,她的微信号是:apple_mammy,欢迎关注!


假设你面前有一本儿童读物,有人打开念给你听四、五遍,然后合上书本。接着,请你把这个故事复述一边。


也许你能复述出大致情节,但是你能做到,一句对白不漏么?


你能做到,那些华丽的书面语言都一字不差地重复出来么?


你我都未必能做到,但是相信么,小小孩可以。


可以在专心听家长念了很多遍以后,完整、甚至原封不动地复述出整个故事,而这一切竟完全不是刻意背诵的。


前提是他还不认字的话。


因为不认字,他看故事书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听觉和图片上;


因为不认字,他才有机会在学习汉字之前,奠定更深厚、宽广的语文能力,利用小小孩独有的、将来也不复再会有的语言敏锐和模仿能力。


什么是语文能力?认字就算具备语文能力了么?孩子会讲中文就算语文能力过关了么?


远远不够,语文能力是有程度之分的。中文的博大精深,正是在于浩瀚无限、华丽唯美的书面语言。而绝大多数书面语言,除了发表演说外,在我们日常口语中是极少会用到的:你日常用语里会说天空湛蓝如洗么?会说大地绿草如茵么???可故事书里就有太多如此漂亮的表达了。


如果不是有意熏陶,我们的孩子接触这些书面语言唯一的渠道就是未来的语文课,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明明讲中文,小时候上语文课还是觉得那么痛苦的原因——书面语言太多、太难、太陌生了。


而在长长的一生中,唯有在还不认字的幼年阶段,小小孩才可能不分散注意力,才会像学讲话一样,光靠着多听,就能够自然习得漂亮的中文书面语言。


而这些东西,在长大以后,往往要花多几倍的力气,才能在学校语文课上习得。而且,课堂上学到的语汇和年幼脑海里已经根深蒂固的语言,哪个更运用自如呢?


当家里4岁多还完全不认字的哥哥,能够把30页左右的绘本《小魔怪要上学》,绘声绘色地全文复述出来,讲给2岁多的弟弟听时,我讶异地无以复加。


和弟弟一起躺在床上,我听着哥哥的故事娓娓道来:心地善良的小魔怪、茂密的森林里、香甜的牛奶米饭??一个个漂亮的形容词;从前、接着、然后、但是??一连串接续词用得恰到好处;害怕地浑身发抖、热烈地鼓掌、口齿不清地说话??一句句书面语言、连贯性的段落、逻辑顺畅的语言表达,简直难以置信,讲故事的是一个才幼儿园小班的孩子。


而一旦发现自己能够漂亮、完整地讲好一个故事,孩子想要讲故事给大家听的欲望就会迅速膨胀,恐怕以后就是家长被孩子拖着,天天得听他讲故事了。


孩子做到这些,并非他特别聪明,而只是简单地因为:


第一,他每天都可以听妈妈念很多故事书,里面有大量优美的中文语汇;


第二,他还不认字,所以他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些漂亮的语言,以及联系到美丽的画面上了。


我这样讲,并不是觉得认字不重要,只是有时候我们太过心急,总想着要在学前好几年,就去提前灌输孩子学校里才该学的东西,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可事实上,这份急功近利有时也许只能在刚入学那会,给孩子一些优势;从长远来讲,孩子的中文脑袋,或者说孩子的书面语言能力、语汇丰富程度、表达能力,才是更长远的竞争力啊。


并且,也只有尊重幼儿自身的智力感官发展规律,在合适的时间学习合适的东西,才能事半功倍。


我又要做这个类比了。


假设有两个小朋友,一个3岁,一个6岁,一起学认字,哪个会学得更快更好呢?


答案无疑是6岁的小朋友,因为6岁小朋友的自主学习能力、专注能力、记忆力都完胜3岁小朋友,特别是对于认字这样枯燥的事情来说。


可如果说,同样是这两个小朋友,一起听大量优美的中文书面语言,哪个更乐于模仿,更容易耳濡目染、映入脑海呢?


答案恐怕是3岁的小朋友啊,就像小小孩短短2、3年就能学会复杂的中文口语表达一样,他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习得优美的书面语言。


所以当你听到孩子无意识下演讲出来的故事,比你的用词还要漂亮、华丽、完整的时候,千万不要惊讶。因为,他们的强项,本就是模仿听到的东西直接拷贝出来(否则,他们不可能学会说话);而我们成年人则是靠认字、阅读、消化理解再转换成语言,多了好几个环节。


事实上,不要急于认字不是Apple妈咪自己说出来了,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有了这样的呼声。


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三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是薇拉小姐教的。”


这位母亲表扬了女儿之后,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像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劳拉三世幼儿园教她识读了26个字母,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要求该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赔偿伊迪丝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


诉状递上之后,在内华达立刻掀起轩然大波。劳拉三世幼儿园认为这位母亲疯了,一些家长也认为她有点小题大作,她的律师也不赞同她的做法,认为这场官司是浪费精力。然而,这位母亲坚持要把这场官司打下去,哪怕倾家荡产。三个月后,此案在内华达州立法院开庭,最后的结果出人意料:劳拉三世幼儿园败诉。


可以说,美国政府在保护儿童想象力上的付出是不遗余力。美国《公民权法》规定,幼儿在学校拥有两项基本权力必须受到保护:1、玩的权利;2、问为什么的权利。也许,正是因为所有这些保护措施,以及坚决抵制超前教育的态度,才使美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始终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也使美国出现了比其它国家多得多的年轻百万富翁。


然而,目前在国内,看看我们周遭的情况,却是截然相反。幼儿园的孩子都在上认字和拼音的课外班了;更有甚者,未满周岁的孩子,父母就在家里挂满了字卡,带着孩子一个个认,最好孩子一会讲话就能同步认字和阅读了,这是何等拔苗助长的节奏啊。


教养一个孩子,就跟建一座高楼一样,地基打得越深,将来的楼就可以建得越高、越稳。如果我们争的只是,一时之短长。那么确实,没打地基直接先开始造房子的人,肯定已经可以看到不少成果物。而在专心打地基的朋友,可能一时什么收获都看不到。


但那有怎样呢,我们在意的究竟是一时,还是孩子更长远的发展呢?


就语文能力这件事情来说,给小小孩听大量的故事书,接触大量的中文语汇和表达,让孩子充分浸润在优美的中文书面语言里,就是打地基。


至于什么时候开始“造房子”,我的想法是等一等,再等一等,能晚则晚。晚到什么时候呢?晚到孩子自己要求想“造房子”的时候。


会有那么一天么?我觉得肯定会有,如果地基打得够深的话。


家里已经听过几百本中文故事书的哥哥,常常会主动问我某个汉字怎么读,有时候故事书里看到自己认识的某个字就会很兴奋,然后问我前面和后面的字分别是什么。


这种时候,我会认真回答他的问题,但却不再刻意多灌输他其他汉字。


我的小私心是,希望他再晚一些认字,那样我就可以引领他,集中注意力去听更多更多的优秀作品、更长、更复杂完整的章节故事、甚至是先贤经典,利用小小孩独有的语言敏锐和模仿力,来奠定他将来语文能力的深厚地基。


因为,一旦开始认字,孩子就会有意无意去读文字,再也不会完全专注在'听'和'模仿'那些表达上了。


而通过文字去学习书面语言,就回到了我们当年辛苦的语文学习之路,再也轻松不起来,对小小孩来说,也再也不会是一件单纯兴趣使然的事情了。

作者:Apple妈咪,曾供职于国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后DIY移民新西兰,如今,她是一名自由撰稿人,新西兰TV33主持人,同时也是3个孩子的妈妈。欢迎您关注她的原创新西兰育儿和移民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秘密,孩子不能不知!
一年级语文上册认字及组词
8 套识字必备书!0 基础普娃,轻松从认字到自主阅读!
台湾亲子教育第一人汪培珽:父母做好这一件事,娃就养好了
孩子已经入园的爸妈,要认真看一看哦
准备让孩子上幼儿园的家长,这些必须要知道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